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拉克·歐巴馬

移除 24,330 位元組, 5 年前
对外政策
2014年6月10日,在共和黨擋下控枪法案後,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10日对外承认其推动控枪法案失败。奥巴马说,此时他羞于做美国人,并称作为一名父亲,他担心这个国家不能有效控枪而引发更多的悲剧。<ref>{{cite web|url=http://www.huanzhongne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1&id=6098|title=奥巴马承认推动控枪法案失败 称羞于做美国人|publisher=环中网|language=zh-hans}}</ref>
 
== 对外政策 ==
2009年4月22日,在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阐述奥巴马对外实施的“怀柔政策”,比如对伊斯兰国家“永不交战”、试图从[[伊拉克]]撤军、关闭[[关塔纳摩]]监狱、结束酷刑、正视[[全球变暖]]问题的政策取向,《[[华尔街日报]]》将奥巴马政府的这种对外政策评价为“适度”。他表示愿意与盟友甚至是自己的敌人合作,解决[[核武器]]等全球性问题;他承诺遵循法制、尊重[[人权]],在[[军事]]上尽量保持克制,而于[[外交]]方面则加强与其它国家的结盟,并尽可能与世界上的[[伊斯兰国家]]建立友善和睦的双边关系。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属于温和、柔性型,与前任布什政府的强硬单边政策风格迥异。他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还要与上一届政府推行的政策划清界限,他认为单靠美国自己的力量还是无法保护自己,所以要加强与其它国家或组织的政治、军事结盟,努力改善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这样国家才会安全。他还强调自己的这一届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必须依法行事,没有权利为所欲为<ref>{{cite news|url=http://cn.reuters.com/article/wtNews/idCNChina-3529520090123?pageNumber=1&virtualBrandChannel=0|title=《解读奥巴马的对外政策》|work=|language=zh|publisher=路透社中文网|date=2009-01-23|accessdate=2010-05-21}}</ref>。
 
=== 中东及北非 ===
伊斯兰世界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这里是历届美国政府的战略重地,关系到美国的能源战略,奥巴马政府认为改善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对美国至关重要。[[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的战略盟友,历史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经常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似乎更偏袒以色列,这使伊斯兰世界认为美国在处理巴以问题方面有失公允,从而遭致他们对美国的不满情绪。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即刻向伊斯兰世界表示善意,希望能彼此友好相处,并许诺对伊斯兰国家“永不交战”。他在就职演说中特别提到对于如何发展与伊斯兰穆斯林国家的关系,他指出与穆斯林国家相处要以互相尊重为基础,遵循共同利益的原则,要顺应时代发展,另辟蹊径,采取新的处理方法,尽量改善与他们的关系,前述的“永不交战”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实施的反恐政策则使他的政府在对伊斯兰世界修好的政策取向上造成矛盾,有媒体分析认为,他的政府在处理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政策上与上一届政府的做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在反恐方面只是将战场从[[伊拉克]]转入[[阿富汗]],并认为阿富汗的反恐局势更为恶劣。有军事分析人士还认为,如果向阿富汗增兵,美国将会有风险。
 
2011年5月19日,奥巴马在[[美国国务院]]再次发表中东政策演讲。一方面,奥巴马表示美国对该地区的外交政策面临历史性的机遇,支持[[2010-2011年阿拉伯世界反政府浪潮|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改革和民主进程]]成为美国外交的“最优议程”。另一方面,奥巴马讲话也涉及到[[巴以冲突|巴以和谈]]僵局的问题,奥巴马希望巴以之间的谈判以1967年的边界为基础,[[美联社]]等新闻媒体认为這是奥巴马政府在中东和平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但有舆论认为,奥巴马的这一表态无疑将触怒[[以色列]]。同时,奥巴马在当天讲话中重申与以色列坚定的盟友关系,但警告巴以双方,如果依然我行我素,不能共同致力于推动和平协议,他们将面对更大的风险<ref>{{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w/2011-05-20/055522497502.shtml |title=《奥巴马发表中东政策演讲 回应北非等地动荡局势》|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浪新闻|date=2011-05-20|accessdate=2011-05-20}}</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com/2011/05/20/world/middleeast/20speech.html|title=Obama Sees ’67 Borders as Starting Point for Peace Deal |work=|language=英语|publisher=[[纽约时报]]|date=2011-05-19|accessdate=2011-05-20}}</ref>。
 
2016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禁止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屯墾決議,在美國無反對下通過,以色列對此強力反彈,因為此決議等於宣佈[[約旦河西岸]]是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違反[[兩國方案]]原則,也間接宣告[[巴勒斯坦國]]有一種準國家的類主權概念。[[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對閣員表示,從掌握的情資顯示,此一決議無疑是歐巴馬政府發起、支持、協調措辭且要求通過的,外界認為是歐巴馬在擺脫選舉包袱後開始展現長期以來的內心真實意識形態,作一些早就想做的事。尼坦雅胡召見美國國務卿克里表明「如同我在週四(22日)說的,朋友不會把朋友提交安理會。」<ref>[http://udn.com/news/story/5/2191923 UDN-美以翻臉]</ref>這是1979年以來美國首次沒有行使否決權阻礙聯合國通過譴責以色列的決議案,此案由新西蘭,塞內加爾,馬來西亞和委內瑞拉在[[英國]]協助起草文件、[[法國]]鼓動下提出,以色列隨後宣布對四國中有邦交的新西蘭、塞內加爾撤回大使和中斷一切援助交流。
 
==== 伊拉克和阿富汗 ====
在新舊总统交接的过渡期,当选总统奥巴马决定讓现任[[乔治·沃克·布什|布什]]内阁的[[美国国防部长|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留任。
 
2009年2月27日,奥巴马宣布将在18个月后结束伊拉克战争,此番言论促使美国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准备在阿富汗军事部署。就伊拉克撤军问题,他认为:2010年8月31日前,美军撤出伊拉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认为此后美国在伊拉克的使命结束。他计划将驻伊拉克的美军由2010年8月的14.2万人逐步缩减,到2011年底总人数将降到3.5至5万人。他认为该撤军计划属于驻伊美军的过渡期任务,保留下来的部队主要用于打击伊拉克的恐怖主义,并为伊拉克本国的安全部队提供训练、装备以及意见咨询服务<ref name="sss"/>。
 
奥巴马上任伊始便提出要加强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力量。2009年2月1日,他宣布要将1.7万美军充实到驻阿富汗部队,以“稳定那里不断恶化的局势”,他认为当时的美国军方对阿富汗局势重视不够,即在“战略关注度、部队指挥以及军需物资配置”方面都没有很好重视。<ref>{{Cite web|url=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news/obama-launches-afghanistan-surge/story-e6frg6t6-1111118893671|title=Obama launches Afghanistan surge|language=en|date=2009-02-19|author=Amanda Hodge|publisher=THE AUSTRALIAN|accessdate=2010-09-02}}</ref>为此他于2009年5月,将驻阿美军总司令大卫·D·迈凯南将军予以调换,任命原美国特种部队司令斯坦利·A·麦克里斯特尔中将为驻阿美军总指挥。他认为斯坦利的特种部队经历有助于在阿富汗实施反恐怖作战。2009年12月1日,他宣布向[[阿富汗]]增兵3万,同时建议18个月后开始撤军<ref name="sss">{{cite news|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Barack_Obama|title=《War in Iraq & Afghanistan》|work=|language=en|publisher=英文维基百科段落译文|date=unknown|accessdate=2010-05-25}}</ref>。
 
=== 拉丁美洲 ===
奥巴马政府对前任政府在[[拉丁美洲]]的政策取向上有所调整,他认为美国在美洲的领导地位必须重新考量,要建立新的美洲联盟。
 
为消除部分拉美国家对美国的不友好情绪,他的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增加对他们的经济援助,并与一贯反美的[[古巴]][[勞爾·卡斯特罗]]政府和[[委内瑞拉]][[查維茲]]政府直接对话<ref>{{cite news|url=http://ilas.cass.cn/cn/xwzx/content.asp?infoid=8982|title=《“奥巴马总统执政后美国对拉美政策调整”研讨会综述》|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date=2009-01-22|accessdate=2010-05-2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03202247/http://ilas.cass.cn/cn/xwzx/content.asp?infoid=8982|archivedate=2009-03-03}}</ref>;也有拉美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对他的拉美政策表示不满,如[[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就批评他在其外交政策上不重视拉美地区,特别是没有对[[洪都拉斯]]爆发的军事政变推翻左翼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使部分拉美国家对他的政府的拉美政策失去憧憬<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27824/2010/02/27/3245s2768243.htm|title=《阿根廷总统批评奥巴马外交政策忽视拉美地区》|work=|language=zh|publisher=国际在线|date=2010-02-27|accessdate=2010-05-22}}</ref>。
 
奥巴马政府在任內一直致力推動美國與古巴進行和解,2015年,美國及古巴恢復中斷54年的外交關係。2016年3月,他成為88年來,首位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ref>{{cite news|url=http://www.storm.mg/article/91026 |title=美國總統訪問古巴 88年來第一次 歐巴馬將發表全國演說、接見異議人士|language=zh|publisher=風傳媒|date=2016-03-21|accessdate=2016-03-2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6/03/160322_obama_cuba_speech |title=奧巴馬:訪問古巴是為埋葬最後的冷戰|language=zh|publisher=BBC中文網|date=2016-03-22|accessdate=2016-03-22}}</ref>
 
=== 加拿大 ===
[[加拿大]]为美国近邻,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密切,都在[[阿富汗]]驻有军队。2009年2月,奥巴马短暂访问加拿大数小时,就两国推进“清洁能源对话”与加拿大总理[[哈珀]]磋商,为双方签订北美气候变化条约铺路。对于与加拿大的关系,他强调他的这一届政府将遵循两国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希望加拿大在刺激本国经济中,不要对“买美国货”反应过度。另外,虽然美国与加拿大都向阿富汗派驻了军队,但奥巴马向阿富汗增兵时,没有明确要求加拿大跟随自己增兵<ref>{{cite news|url=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5/8838014.html|title=《奥巴马“闪电访问”加拿大 上千“马迷”欢呼迎接》|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网|date=2009-02-20|accessdate=2010-05-28}}</ref>。
 
=== 欧盟 ===
奥巴马政府在与欧盟的关系上认为,欧洲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加强,将有利于与美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但也有媒体指出他在与[[俄罗斯]]签署“削减战略性[[核武器]]新条约”方面不给欧盟面子,不重视欧盟的存在<ref name="om">{{cite news|url=http://www.huaxia.com/xw/gjrd/2010/04/1835905.html|title=《星岛日报:奥巴马东欧盛筵或刺激欧盟一体化》|work=|language=zh|publisher=华夏经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4-19|accessdate=2010-05-22}}</ref>。2010年2月,他決定不参加当年5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欧美首脑会议,使欧盟官员感到非常震惊、失望,认为自己受其政府冷落。在阿富汗问题上,欧盟与奧巴馬政府存在分歧,如美国大量向阿富汗增兵时,欧盟并未给与及时配合;另外,在美国热衷的俄罗斯和中东问题方面,欧盟同样没有大力支持美国<ref>{{cite news|url=http://news.eastday.com/w/20100205/u1a5003211.html|title=《奥巴马缺席美欧首脑峰会 欧盟备感受冷落》|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东方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2-05|accessdate=2010-05-22}}</ref>。2010年4月,他出席在[[布拉格]]召开的欧美峰会,对于[[土耳其]]是否加入欧盟的问题上,欧盟与奥巴马政府同样未能达成一致意见<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27824/2009/04/07/3525s2477805.htm|title=《奥巴马支持土耳其入欧盟 德法态度冷淡》|work=|language=zh|publisher=国际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4-07|accessdate=2010-05-23}}</ref>。
 
早在[[乔治·沃克·布什|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就与欧盟成员国的[[波兰]]有军事合作关系,奥巴马就任总统后,这一关系继续延续。2009年12月,他的政府与波兰签订《美国驻军地位协定》,为在波兰部署“[[爱国者]]”反导系统铺路。美国在[[俄罗斯]]邻国部署反导武器,有可能影响到美、俄关系,为了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他调整了布什政府与波兰达成的反导弹防御系统框架内容,将原来准备部署在波兰的远程反导系统改为中、短程,计划于2010年5月在波兰的莫拉格实施部署,而俄罗斯对这一举动甚为关切<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27824/2010/04/23/541s2827910.htm|title=《波兰将于5月接收首批美国“爱国者”反导系统》|work=|language=zh|publisher=国际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date=2010-04-23|accessdate=2010-05-23}}</ref>。
 
=== 俄罗斯 ===
奥巴马总统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刚上任就将美俄关系列为重要议事日程。
 
2009年3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日内瓦]]提出重新构建美俄关系的建议,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回应。2009年4月,他在伦敦与[[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正式会晤后发表《美俄联合声明》,其内容涉及美俄双边的军事安全、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和地区热点等方面。《美俄联合声明》是奥巴马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关系的新标志,是美俄步入双边关系新时代的开始。2010年4月,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与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ref name="pp">{{cite news|url=http://www.america.gov/st/peacesec-chinese/2010/April/20100407172425dmslahrellek0.2740093.html |title=《奥巴马政府公布美国新的核政策》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美国政府网 |date=2010-04-06 |accessdate=2010-05-22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28042025/http://www.america.gov/st/peacesec-chinese/2010/April/20100407172425dmslahrellek0.2740093.html |archivedate=2010-05-28 }}</ref>,但歐盟對他的这一举动有所诟病<ref name="om"/>。
 
在[[烏克蘭危機]]後,奧巴馬改變了其對俄羅斯的立場。白宫14日证实,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会出席今年9月初在俄罗斯举行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但否认此举与普京缺席本周在美国举行的G8(八国集团)峰会有关。<ref>[http://yibada.com/news/view/21323627 白宫:奥巴马缺席APEC峰会]</ref>
 
=== 日本 ===
[[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同时也是美国在亚洲的盟国。对于历届美国政府而言,日本涉及美国诸多的利益因素。在日本国土上设有[[駐日美軍]]的[[横须贺海军设施|横须贺]]与[[冲绳]]等基地,对美国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同样非常重视与日本的关系。对于時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的“对等的日美关系”,他非常欢迎<ref>{{cite news|url=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9/6/2/10109621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096217|title=《美专家:奥巴马政府欢迎“对等的日美关系”》|work=|language=zh|publisher=中国评论新闻网(香港)|date=2009-10-06|accessdate=2010-05-22}}</ref>。2009年11月,他访问日本,与[[鸠山由纪夫]]就深化日美同盟达成意见共识,他认为“日美同盟关系是亚太地区稳定的基轴”。奥巴马还与鸠山由纪夫探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核设施防震技术等问题,双方还携手致力于发展“绿色科技”,并达成意见统一。他访日期间在东京发表演讲,认为日本是亚洲稳定的关键。另有媒体分析认为,他访问日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期望在他的这一届政府任期内,要继续维护、保持存在已久的美日同盟关系。
 
日本是[[二战]]时期核武器的受害国,当时美国为迫使日本投降而在[[长崎]]与[[广岛]]投下[[原子弹]],因此,奥巴马此时强调要与日本在削减核武器和推动核不扩散方面合作,很受日本欢迎,他的“无核世界”观点得到鸠山支持<ref>{{cite news|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1/13/content_12445782.htm|title=《奥巴马访日几大看点 》|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华网|date=2009-11-13|accessdate=2010-05-22}}</ref>。
 
2013年2月22日,他向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明,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是美國在亞太安全和政策的基石<ref>[http://singtao.com/breakingnews/20130223b101004.asp 奧巴馬重申美日同盟重要性]</ref>。
 
2016年5月27日,[[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71年后,奥巴马成为首位任期内造访广岛的美国总统。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奥巴马在[[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悼念核爆的遇难者。<ref>{{Cite web|url=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36395350|title=President Obama visits Hiroshima|website=BBC News|access-date=2016-06-19}}</ref>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奥巴马重視發展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關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11月,奥巴马展开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国事访问,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发表演讲,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探讨[[中美关系]]。他在[[上海]]提到,美国与中国大陸在贸易方面存在非常广阔的互补性,并称赞中國大陸在脱贫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他还批评中國大陸的网络封锁政策;他在北京的演讲中,对中国大陸承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由市场决定汇率的态度表示肯定,并同时向中國大陸强调按经济原理办事的重要性。他认为中美关系的新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中国大陸的伙伴关系使美国摆脱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强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性。<ref>{{cite news|url=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111709pv1.html|title=美中联合声明|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0213539/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111709pv1.html|archivedate=2011-08-10}}</ref>
 
另一方面,他延續此前政府的政策,会见[[达赖十四世]],雖然他是在白宮地圖室與达赖進行非官方例行會面,但仍使北京政府非常不满。奧巴馬政府还要求北京政府对[[谷歌中国|谷歌]]退出中国大陸一事作出解释,北京政府方面则认为“谷歌事件”属商业问题而并非政治问题;奥巴马政府还向来自中国大陸的某些商品征收高比例的[[反倾销税]]<ref name="D1">{{cite news|url=http://www.ccvic.com/guoji/huanqiuzixun/20100203/102522.shtml|title=《综述:奥巴马一连五击“冲撞”中国 对华态度“大变脸” 》|work=|language=zh|publisher=华媒网|date=2010-02-03|accessdate=2010-05-22}}</ref>。
 
奥巴马就职以来曾以与胡锦涛通电话及访问会谈的形式,表示美中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对世界也特别重要。发展健康稳定的美中关系符合两国长期和战略利益。美国方面全面确认奉行美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继续承认这是中国大陸的核心利益。两国在应对全球及地区挑战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希望双方加强这方面合作。<ref name="D2">{{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c/2010-04-02/123919996262.shtml |title=《胡锦涛奥巴马通话 美方称确认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浪新闻|date=2010-04-20 |accessdate=2011-05-20}}</ref><ref name="D3">{{cite news|url=http://news.xinmin.cn/world/gjkb/2011/01/20/8986784.html |title=《奥巴马: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乐见两岸关系改善》|work=|language=zh|publisher=新民网 |date=2011-01-20 |accessdate=2011-05-20}}</ref>
 
2012年2月,奥巴马对访美的時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表示:“美方拒绝任何台独主张”,跟以往美方惯用“不支持[[台独]]”字眼,如出一辙<ref>[http://news.ifeng.com/taiwan/3/detail_2012_02/17/12582330_0.shtml 台湾关注美国“拒绝任何台独主张”字眼]</ref>。國務院其後表明,奧巴馬政府仍維持“不支持台独”的立場。
 
2015年9月「歐習會」,歐巴馬重申美國立場。他表示美國信守基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ref>{{cite web|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926/699429/ |title=歐巴馬提台灣關係法 歐習會重申一個中國 &#124; 即時新聞 &#124; 20150926 &#124; 蘋果日報 |publisher=Appledaily.com.tw |date=2015-09-26 |accessdate=2017-05-23}}</ref>。
 
=== 中華民國 ===
西元1979年1月1日起,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主要以'''臺灣或臺灣統治當局'''稱呼,中華民國與美国非官方层面之間的联系十分密切,与美国同样认同[[自由]]、[[民主]]、[[人權]]與[[司法獨立]]等价值观,同時也是美国在全球的第11大贸易伙伴<ref name="e">{{cite news|ur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3714 |title=《奥巴马政府的对台政策走向》 |work= |language=zh |publisher=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date=2010-04-09 |accessdate=2010-05-27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11165532/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3714 |archivedate=2011-08-11 }}</ref>。此外,美国对中華民國军售金额亦十分巨大。2008年5月,尚处总统竞选阶段的奥巴马曾给[[中華民國总统]][[馬英九]]写信,表示支持美国政府主张的“[[一个中国]]”政策。2009年1月13日,[[美國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再次提到「一個中國」政策,并认为國會制定的《[[臺灣關係法]]》是美国对台关系的法律基础。奥巴马政府对台政策是协助臺北當局与北京當局以和平方式化解歧见,同时也不接受任何片面改变现状之举<ref name="e"/><ref>{{cite news|url=http://www.npf.org.tw/post/1/5002|title=《歐巴馬當選總統後對台軍售的影響》|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湾)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date=2008-11-14|accessdate=2010-08-20}}</ref>。他延续美国政府[[美国对台军售列表|对台军售]]的政策,2010年3月,他提出的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获得美国国会通过<ref>{{cite news|url=http://news.qq.com/a/20100305/002453.htm|title=《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奥巴马政府64亿对台军售案》|work=|language=zh|publisher=腾讯新闻|date=2010-03-05|accessdate=2010-05-22}}</ref>。2015年歐巴馬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東協加一活動時,公開指出「台灣」是美國反恐的夥伴,消息並於美國國防部網站公布。<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123/738119/|title=《歐巴馬談反IS 公開提台灣》|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北:蘋果日報|date=2015-11-23}}</ref>歐巴馬在2016年9月作為首位到訪寮國的美國總統,在與寮國民眾暢談民主與人權的價值時,以台灣的民主茁壯為例,強調民主可以在亞洲蓬勃發展<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9070060-1.aspx|title=《歐巴馬談亞洲民主人權 引台灣為例》|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北:中央社|date=2016-09-07|}}</ref>。他並在可能是8年任內最後一次白宮記者會中,罕見深入談到台灣,指出台灣人同意,只要能以某種程度的自治繼續運作,就不會改變現狀。<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2170151-1.aspx|title=《歐巴馬有關台灣及一中政策重要談話全文》|work=|language=zh|publisher=台北:中央社|date=2016-12-17}}</ref>
== 核武战略与反恐怖主义 ==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