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尼普尔

增加 5,731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尼普尔''',外文名:Nippur,基督教圣经地名。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上帝论、三位一体论、基督论、原罪论、救赎论、因…”
'''尼普尔''',外文名:Nippur,基督教圣经地名。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上帝论、三位一体论、基督论、原罪论、救赎论、因信称义等。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也称《新旧约全书》,其中《[[新约圣经]]》27卷,与天主教<ref>[https://www.sohu.com/a/286847119_609049 如何正确区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这个终于搞清楚了],搜狐,2019-01-05</ref>完全相同。《旧约》39卷,比天主教的《旧约》少7卷次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圣经》采用不同的译本,译法差别较大。基督教重要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受难节、圣灵降临节(亦称五旬节<ref>[https://www.52lishi.com/article/45092.html 五旬节的意义],我爱历史网,2020-04-22</ref>)、感恩节。

==简介==

古代米所波大米(现今的[[伊拉克]])的一座城,是宗教、商业和文学活动的中心。虽然圣经没有提过这城,但在尼普尔的考古发现对旧约学者来说却很重要。在这城发现许多的楔形文字坭版,跟旧约的记载十分相近,有助于解明旧约事迹,或阐明一些旧约经文和背景。

===宗教===

尼普尔敬奉多神,但主要的神是风暴之神恩里勒,闪族人称之为彼勒或巴力。恩里勒也被称为“天地的王”、“全地的王”、“父”和“众神之王”。他的庙宇伊库尔(意即“山之屋”)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圣地。昔日许多人往尼普尔朝圣,正如今日的回教徒往麦加朝圣。

===地理位置===

尼普尔的废墟,今日称为努法尔,大约在巴格达以南100哩,巴比伦东南面60哩,在舒鲁帕克和基士两古城的遗址中间;这些古城列于苏默王的名单上,并且与洪水有关。努法尔有许多土墩,这些土墩平均高50至60呎。最高的一个位于东北角,高约95呎,称为宾特阿美,意思是“公主”(直译则是“君王的女儿”)。这是庙塔的所在地;这种庙宇是米所波大米城市的特色。恩里勒神庙就在附近。有一座三角形的土墩称为“坭版丘”,因在其上发现许多楔形[[文字]]坭版,那就是祭司居住的地方,也是神庙图书馆和学校的所在地。

===出土文明===

这地方显示曾有不同时期的人居住,并提供许多有关建筑和[[艺术]]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远古不同时期的文明,一直至亚拉伯的时代。大量出土的瓷器和细小文物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的日常生活和志趣。

最重要的要算是大量的铭文,尤其是数以千计的坭版。这些数据特别为我们提供主前三千和二千年代浩瀚的苏默文学的知识。所发现的坭版有许多是重复的,这样,即使坭版有残缺的部分,学者也可从其他相同的版本拼凑出完整的故事。

在尼普尔的文学遗产里,一个颇有趣味的记载,这便是早期苏默版本的[[洪水]]故事。米所波大米的洪水故事常被称为吉加墨斯史诗,因为这是传说中的乌鲁克王吉加墨斯的冒险故事的一部分。吉加墨斯史诗用一种闪系语文亚甲文写成,日期约为主前二千年代初。亚甲文文献多半在尼尼微的亚述巴尼帕图书馆中发现,有些则在赫提人的波格斯凯和埃及的亚马拿发现。

这些早期的洪水故事有许多地方与圣经的记载相类似,但其间的分别也很明显。米所波大米浓厚的泛神主义,跟圣经清楚的一神主义有显著的不同。米所波大米的神话和圣经的记载,都是追溯原来的事件,但米所波大米的版本却被那些负责抄录的祭司和历史家窜改或增删。

在尼普尔的苏默[[文献]]中,也有由神明创造天地的故事,这故事与其他米所波大米地区的创造故事和圣经的记载相类似。

除了神话、传说和史诗(有时是反映实际的事件,如创造与洪水)之外,还有法典、诗歌和其他宗教文献、箴言、书信、皇室铭文、商业记录,以及字音表。

苏默诗像许多古代近东的诗一样,具对称的特色。这些对称或同义或反义,尤其是箴言,常以对句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相反的意思。

由于米所波大米[[城市]]的神庙均接受多种奉献和税款,因此,坭版中发现有许多有关经济方面的记录。这些坭版的内容都是沈闷和重复的,但对于研究某一地区的经济历史却很有价值。一些主前五世纪的记录包括一组共超过700块的坭版,上面刻有一个由多位巴比伦银行家和商人开设的商号的来往账目。由于这商号要负责在该地区为波斯政府征收税款,所以在他们的记录中有纳税者的名字。在那些名单中有希伯来的名字,显示许多被掳的犹太人曾在这里居住下来,并听取杰里迈亚的劝告,为被掳之城求平安,为她祈祷,并继续住在那里直至70年满了(耶二十九1-14)。

===交通===

尼普尔城靠一条可通船的[[运河]]与巴比伦连接起来,巴比伦人称这运河为卡巴鲁,在圣经中则称为迦巴鲁。主前597年与约雅斤王一起被掳至巴比伦的先知以西结,提到他与被掳者在「迦巴鲁河边”,看见神的异象(结一1、3),这暗示被掳的犹太人是在尼普尔或附近地方。

70年期满以后,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回到犹大,但许多人仍留在被掳之地。在尼普尔发掘出来的一些器皿上,有希伯来文的铭刻,显示犹太人有好几个世纪仍居于尼普尔。

——Carl E. DeVries

==参考文献==
[[Category:240 基督教總論]]
277,9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