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次編輯
變更
齐德之
,创建页面,内容为“ (13~14世纪)元代外科医家,籍贯生卒不详。 齐德之曾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长期从事外科,在理论和实践…”
(13~14世纪)元代外科医家,籍贯生卒不详。
齐德之曾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长期从事外科,在理论和实践上颇有成就。他在至元元年(1335年)撰《外科精义》2卷,乃采集《内经》以后医学文献中有关疮肿的诊疗论述,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集成。该书言简意赅,被誉为14世纪中医外科的代表著作。齐氏系统地论述了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疗方法,颇有新见。齐氏重视整体观念,认为疮肿虽发于局部,但与全身紧密相关,指出疮肿之生是“皆由阴阳不和,气血凝滞”的缘故。并进行进一步分析,强调诊治外科疾病,必须明乎诊候入式之法,血气色脉参应之源,以及脉之名状、所主证侯、疮肿逆从之方,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从而完善了外科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理论。齐氏于疮疡的诊法论述特精。他主张外科亦应四诊合参,而尤其注重脉诊,他结合疮疡的特点,对二十六脉都有特别的论述,另外,齐氏对肺痿、肺疽的诊候也颇有论述,他首次把肺痿、肺疽列为外科范畴。齐氏对疮疽的辨证有详细阐述。他首论辨疮疽的虚实,认为“疮疽脓溃,肿毒浸展,证候危恶者,须辨虚实”,既从疮疽本身以及患者广泛的临床表现来分析其为虚证、实证,又把它分作脏腑、气血、上下、正邪几个方面来对比观察,齐氏认为不仅局限于疮肿部位的浅深,尤在于辨识病邪的善恶轻重,这是辨证过程中至关紧要的。齐氏对辨脓法,辨疮疽疖肿证候,辨疮疽善恶等问题均有论述。
齐氏在治疗上主张病有逆从,治有缓急,法有正权,方有奇偶,用有轻重,提倡内治外治并用。并对内治和外治的适应范围和机理作了具体分析。另外,齐氏对外科的护理也非常重视,强调护理人员必须“寿近中年,情性沉厚,勤谨耐烦,仁慈智惠”,还提出一系列有利于病人康复的主张,包括病人休养的环境、探视人员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的精神、饮食宜忌等。齐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疮疡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法等,于疮疡的诊法和辨证论述特精,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宋元时期外科学领域中的新成就,对后世疡科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齐德之曾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长期从事外科,在理论和实践上颇有成就。他在至元元年(1335年)撰《外科精义》2卷,乃采集《内经》以后医学文献中有关疮肿的诊疗论述,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集成。该书言简意赅,被誉为14世纪中医外科的代表著作。齐氏系统地论述了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疗方法,颇有新见。齐氏重视整体观念,认为疮肿虽发于局部,但与全身紧密相关,指出疮肿之生是“皆由阴阳不和,气血凝滞”的缘故。并进行进一步分析,强调诊治外科疾病,必须明乎诊候入式之法,血气色脉参应之源,以及脉之名状、所主证侯、疮肿逆从之方,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从而完善了外科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理论。齐氏于疮疡的诊法论述特精。他主张外科亦应四诊合参,而尤其注重脉诊,他结合疮疡的特点,对二十六脉都有特别的论述,另外,齐氏对肺痿、肺疽的诊候也颇有论述,他首次把肺痿、肺疽列为外科范畴。齐氏对疮疽的辨证有详细阐述。他首论辨疮疽的虚实,认为“疮疽脓溃,肿毒浸展,证候危恶者,须辨虚实”,既从疮疽本身以及患者广泛的临床表现来分析其为虚证、实证,又把它分作脏腑、气血、上下、正邪几个方面来对比观察,齐氏认为不仅局限于疮肿部位的浅深,尤在于辨识病邪的善恶轻重,这是辨证过程中至关紧要的。齐氏对辨脓法,辨疮疽疖肿证候,辨疮疽善恶等问题均有论述。
齐氏在治疗上主张病有逆从,治有缓急,法有正权,方有奇偶,用有轻重,提倡内治外治并用。并对内治和外治的适应范围和机理作了具体分析。另外,齐氏对外科的护理也非常重视,强调护理人员必须“寿近中年,情性沉厚,勤谨耐烦,仁慈智惠”,还提出一系列有利于病人康复的主张,包括病人休养的环境、探视人员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的精神、饮食宜忌等。齐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疮疡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法等,于疮疡的诊法和辨证论述特精,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宋元时期外科学领域中的新成就,对后世疡科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