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國

移除 48 位元組, 5 年前
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萧条
19世纪起,美國國内開始出現“天定命運論”,[[昭昭天命]]成為美國19世紀時的政治標語<ref>Stephanson's ''Manifest Destiny: American Expansionism and the Empire of Right''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Manifest Destiny in the 20th century, particularly as articulated by [[Woodrow Wilson]] and [[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ref><ref>{{cite book|author=Robert J. Miller|title=Native America, Discovered And Conquered: Thomas Jefferson, Lewis & Clark, And Manifest Destiny|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ccnP7tWU7hwC&pg=PA120|year=2006|publisher=Greenwood|page=120}}</ref>,其中一層含義就是美國人是“天選之民”必須要擴張領土與勢力。在美國的擴張主義思潮領導下,美國西進運動崛起,開始向西部開始擴張。從1803年至1848年,成立的美國的面積幾乎擴大三倍,胸怀[[美國例外主義|新的共和國]]「[[昭昭天命|註定擴展至整個大陸]]」的理想,朝廣闊無際的原野拓展,甚至在「[[路易西安納購地]]」之前便已深入內陸<ref>[http://eps.berkeley.edu/~brimhall/EPS170AC_LNS170AC/L-20.pdf Manifest Destiny- An interpretation of How the West was Wo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906192756/http://eps.berkeley.edu/~brimhall/EPS170AC_LNS170AC/L-20.pdf |date=2006-09-06 }}. Crossroads of Earth Resources and Society. URL accessed on 4 May 2006.</ref>。這種擴展在[[1812年战争]]時遭到短暫的阻撓,但很快隨著戰爭的結束而繼續進行。從此役之後,美國民眾增強「從大洋到大洋」擴展的思潮,認為是不可抵抗的命運。1848年美國攻陷南方的墨西哥首都,贏得[[美墨戰爭]]。墨西哥承認德克薩斯併入美國,也割讓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相當一半的領土給美國<ref>加利福尼亞(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仍屬墨西哥)、內華達、猶他的全部地區,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懷俄明部分地區</ref>。美國政府鼓勵民眾向西墾荒,還鼓勵修築鐵路,與美洲原住民發生更多衝突。19世紀後期美軍與民兵發動多次剿滅美洲原住民行動,直到永遠結束美洲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為止。
=== 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萧条 ===
{{Main|一戰|大蕭條|羅斯福新政|二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於1914年爆發,美國最初保持中立;由於[[德國]]發動的[[無限制潛艇戰]]擊沉在大西洋航行的美國船隻,造成許多美國平民的無辜死傷,激怒美國民眾。在战争最後阶段,1917年美国加入[[協約國列表|协约国]]以對抗[[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由於歷史原因,美國大眾对於[[英國]]和[[法國]]較为同情,雖然有部分[[德裔美國人|德裔]]和[[愛爾蘭裔美國人|愛爾蘭裔]]反對介入<ref>Eric Foner and John A. Garraty, ''The Reader's Companion to American History.'' Page 576. 21 October 1991. Houghton Mifflin. ISBN 978-0-395-51372-9.</ref>。為了保護美國投資者和聯邦政府在歐洲的大量投資也是美國參戰的主因之一。在美國於1917年參戰後,对戰局有所扭转,使協約國在1918年獲勝。戰後,擔心过度捲入歐洲事務,美國參議院并未批准協約國制裁同盟國的[[凡尔赛条约]];相反,美國採取孤立主義政策。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珍珠港事件|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加入[[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以對抗[[軸心國]]。接下來的多场战役成為美國歷史上代價最高昂的一場戰爭,然而前線和大後方创造的大量工作機會、以及軍工產業帶動的生產復甦,使美國經濟完全走出大恐慌的陰霾。美國婦女也因此大规模踏入工作職場<ref>Walker, John F, and Vatter, Harold G ''The Rise of Big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age 63. M.E. Sharpe: May 1997. ISBN 978-0-7656-0067-7.</ref>。
{{clear}}
 
=== 當代 ===
經歷1970年代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後,[[羅納德·雷根]]在1980年當選總統。在1980年代,他大力推行[[雷根經濟學]],美國經濟於1980年代開始復甦。蘇聯在1991年[[苏联解体|解体]],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國依然繼續派兵參與海外的戰爭,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在1990年代,拜[[數位革命]]以及[[互联网]]製造的大量工作機會和技術變革之賜,美國經濟经历史無前例的繁榮成長,新興的[[硅谷]]成為世界資訊產業的龍頭重鎮,誕生諸如[[蘋果公司]]以及[[Google]]在內的大量資訊產業公司。
巡檢員、waterh
17,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