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毛港 (新竹縣)

增加 4,780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圖片名稱''' </p>
|-
|<center><img src="https://cdn.walkerland.com.tw/images/upload/poi/p77597/m33046/46f467e7975d494c0b5fc42065093f0e520ecb3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walkerland.com.tw/article/view/170986 圖片來自walkerland]
</small>
|}

'''紅毛港'''位於[[台灣]][[新竹縣]][[新豐鄉 (臺灣)|新豐鄉]]一個傳統地域名稱,因[[青埔溪]]、[[茄苳溪 (新竹縣)|茄苳溪]]匯入[[新豐溪]]的溪口形成良港得名,古港區在今[[池和宮]]一帶,聚落形成在今日新豐村紅毛、大庄,是新豐鄉最早的聚落。名稱因相傳於[[台灣荷蘭統治時期|荷蘭人]]曾占領該地之港口,而得其名。[[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時紅毛港為北部重要港口之一,後期因港口多年為土砂壅塞,海舶難於進口,航運價值漸失。今日紅毛港南岸擁有豐富的紅樹林生態,因而規劃成遊憩區。此外,曾在紅毛港附近挖掘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考古遺址。<ref>[https://www.walkerland.com.tw/article/view/170986 新竹新豐景點 ▶ 紅毛港遊憩區 ▶ 觀景步道與紅樹林生態、螃蟹親密的接觸 最自然的生態教室 親子同遊景點],walkerland</ref>

== 地勢 ==
紅毛港周圍丘陵環繞,南有鳳鼻山突出於海,北有小丘。紅毛港出入口小,而港內較寬,青埔溪、茄苳溪流入港內,成為細長小港灣。古時港內滿潮時,水深可達八尺左右。

==歷史 ==
公元1646年間,荷蘭人因船破而於此地登岸,且似乎在當地占據一段時間。《新竹廳誌》曾記載:
:「紅毛港在紅毛溪口,古昔為屈指港灣,有荷蘭朗氏等人,寄船舶口碑。」
[[明鄭時期]],相傳鄭軍北伐至此處,荷蘭人因此遭到驅離,當時漢人對荷蘭人等都泛稱紅毛番,而把港口命名為紅毛港。除了這個說法外,關於紅毛港的命名來由還有其他說法,包括昔時有[[生番]]數人架小屋居港南[[鳳鼻尾]]附近,其髮紅,故將本港稱為紅毛港。另一說[[嘉慶]]年間[[英國]]人採購[[樟腦]]在此港運出,故人稱該港曰紅毛港,但此說不可信,因《乾隆臺灣輿圖》就已記載紅毛港之地名。

清初時,紅毛港為北部對大陸地區主要的出納港口之一,出口以樟腦、[[大米|米]]、[[茶]]等為大宗,並進口肥料、[[棉花]]、布、酒等等,成為西北沿岸台灣物資集散地之一,是當地客家移民主要登陸地點。根據史載,紅毛港也為[[康熙]]時官道(外港道)之上。台灣開港以後,[[英國]]商人來台貿易,紅毛港成為樟腦買賣市場,商業興榮,繁華一時,使[[稅釐總局]]在附近的新-{庄}-子設置分局,徵收船貨釐金,而道光年間當地仕紳還在紅毛港畔興建[[池和宮|池府王爺廟]]。

紅毛港當時也為重要的軍事要地,清代時曾在紅毛港的南邊[[紅崎頂]]設置砲台,在當地駐守300名炮兵和300名步兵。[[中法戰爭]]時,法國艦隊曾對紅毛港附近的新-{庄}-子炮擊,但未受毀滅性破壞。之後為因應日本的擴張意圖,於1893年時在紅毛港北邊的[[公館崎]]興建新炮台。

從清[[道光]]以後,港口逐漸淤塞,至清末船隻難於入港,航運功能漸失。如今港灣泥沙淤積,部分港灣內今日己被墾為良田及池塘,目前僅在下游有規模很小的漁港。

== 紅毛港考古遺址 ==
1953年5月,新竹縣文獻會委員郭輝在紅毛港發現黑色「磨製石刀」斷片及[[史前]][[繩紋]][[陶器]]碎片,深受考古學界重視,文化遺物主要是紅色、褐色、淡褐色的夾沙陶。器型為侈口鼓腹的罐形器,口緣通常外侈低矮,少量帶有圈足,通常從頸部以下器身佈滿拍印的繩紋。石器以農業用具日常生活用具為主。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廣義的「繩紋紅陶文化時期」,為新竹地區所發現最大的考古遺址。

== 生態遊憩園區 ==
位於紅毛港下游的出海口南北兩岸,分布繁榮茂盛的[[紅樹林]],林相相當完整,是北台灣地區唯一可以同時觀賞[[水筆仔]]、[[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生態園區,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並在當地規劃[[紅毛港遊憩區]],區內建有跨越南北兩岸的拱橋,以及原木棧道、觀景亭…等設施,藉此更深入觀察紅樹林生態和各類蟹、魚、貝等生物的動態,是具有生態觀光條件的紅樹林生態園區。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