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桂林西山摩崖造像

增加 6,528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桂林摩崖造像</big> '''   |-   | File:桂林西山摩崖…”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桂林摩崖造像</big> '''
 
|-
 
|
[[File:桂林西山摩崖造像.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lbkTkKIRmLkEk7sTkKILlrELjboImLkEk74TkKIMkrELjbkRmLkEk78TkKILkbHkOFeOL34ElKJJ0qR7zOMTEl%20OKaIPjeh5yupNj%20lHzrHjMz%20PEl%20XJ6IPjeh5yuF9j%2FlHxOVNj%20lHzo%3D%3D_-2119895583&query=%E6%A1%82%E6%9E%97%E8%A5%BF%E5%B1%B1%E6%91%A9%E5%B4%96%E9%80%A0%E5%83%8F 原图链接][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a809e6368df58c62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桂林摩崖造像'''==

桂林摩崖造像共有178龛、610余尊。其中西山95龛、241尊;伏波山45龛、239尊;叠彩山26龛、100余尊;骝马山6龛23尊;象鼻山1龛5尊,普陀山2龛4尊;月牙山1龛2尊,隐山1龛1尊,虞山1龛1尊。

=='''简介'''==

桂林磨牙造像几乎全为唐代与宋代所镌。最大造像高达2米,最小的仅几厘米,均在西山。大多数造像都是1龛3尊,也有1龛1尊、2尊、5尊、7尊、11尊的。
主尊多为佛,又以释迦牟尼居多,阿弥陀佛居次。
胁侍在西山、还珠洞以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胁侍菩萨为主;在风洞迦叶、阿难等胁侍弟子多于胁侍菩萨。有少量佛龛下镌有供养人及造像记。
桂林磨牙造像除6龛外,其他均为佛教造像。
造像中的佛绝大部分结跏趺坐(即盘腿打坐)。手式以施合掌印、与愿印、无畏印、定印、缚拳印、说法印等为主。造像规范化、定型化;故事性不强。精美不如北方著名大型石窟,但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研究桂林古代社会、宗教文化
桂林磨牙造像是、对外交流、石刻工艺等的珍贵资料。

=='''分类'''==

按时代可分为——中唐之前造像、晚唐造像、宋代造像、明代以后造像。
按姿态可分为——立像、坐像、跪像、飞天像。
按宗教可分为——佛教造像、道教造像。
按身份可分为——佛像、菩萨像、罗汉像、护法神像,道教神像、道士像、灵物像。

==造像精品简介==

(1)[[宋伯康造像]]——刻于伏波山千佛崖北壁,为唐大中六年(852年)桂管监军使宋伯康所造,旁有造像记。像高1米多,身着紧身衣,交叉斜佩华美的璎珞。造像肌肤圆润、表情谦和。手上持有净瓶,发间有一尊阿弥陀佛小坐像,为观音。但奇怪的是其头发本该是菩萨的发式,但却呈螺卷状。该造像刻工相当精美,为桂林造像中的一颗明珠。
宋伯康造像旁还有一龛与其姿态、风格、大小都类似的造像。此造像面对漓江,从洞中无法看清其正面,这说明唐代还珠洞无陆路可通,故造像面江,以迎乘舟观光的游客。
此两龛造像风格大异于桂林其他造像。
(2)伏波山001龛——晚唐作品。一龛五尊。主尊之佛趺坐于长寿龟托起的须弥座上、两侧菩萨手持宝瓶、飘带仿若透明,极富质感。为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西方三圣佛龛。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长寿龟恰好与此对应。但此处阿弥陀佛未作接引印,而施说法印。本龛左缘有一在桂林造像中罕见的金刚力士,与其对应的右边的金刚力士已毁,仅余一残足。
(3)伏波山003龛——晚唐作品。1龛3尊。主尊释迦牟尼趺坐于仰莲座上,和蔼可亲,气宇不凡,右手作说法印。左边文殊菩萨左手下垂侧立;右边文殊菩萨作合掌印、面带微笑。后世不知是谁在莲座下的须弥座上刻上了“炼丹”二字。疑为中国历史上道、佛两家互相争斗之后又以度调和共存的产物。这同时也说明中国老百姓对宗教的实用主义:不管何教,只要吉祥消灾,皆可混同供奉。这是东西方极为不同的宗教观。
(4)伏波山004龛——晚唐作品,1龛1尊,为释迦牟尼的旃檀佛像。佛陀一手指地、一手指天站立于龛中,左手指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指天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同时,此手印还表示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5)[[毗卢遮那龛]]——晚唐作品。伏波山千佛崖面江南壁第一龛。1龛7尊。中间坐说法的是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像,又名大日如来),下有莲座。旁边分立左胁侍迦叶、文殊;右胁侍阿难、普贤。佛龛左、右角各跪一供养者(即捐钱造像之人)。毗卢遮那身后有圆形头光及莲花瓣形身光。人若站在试剑石东南角临水处,抬头即可远观此龛。
(6)李实造像——观音峰035龛,为中唐调露元年(679年)十二月八日李实所造。刻于西山观音峰山腰岔路中途,1龛3尊,为卢舍那佛(即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像)。两侧文殊、普贤分坐于带茎莲座上。此龛为西山摩崖造像的代表作。
(7)[[阿弥陀佛龛]]——刻于龙头峰石径尽头处,唐刻。为桂林摩崖佛像中场面最华丽、最复杂的一龛。主尊阿弥陀佛趺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上,背有火焰熊熊的身光、头光。旁有弟子、菩萨各两队。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手所举宝瓶冒出一道毫光,光中出现一飞天(全市惟一的一尊飞天),体态瘦削、张臂欲舞。右胁侍大势至菩萨繁复硕大的背光顶部向主尊冒出一道毫光,光中趺坐一合十小佛。龛下还有供养人像。
(8)真武帝君龛——刻于伏波山大悲古洞旁,紧挨“拾翠”二字。1龛3尊。主尊为贯甲披袍的真武帝君。其座椅下有龟蛇及水。全面饰波纹框,呼应玄武水神之名。其左上角一天将双手左执旌旗,右上角一力士双手右捧一如意。龛旁有造像记,为民国年间所刻。全面人物形象、姿态均类似关公,为桂林构图最丰富的摩崖道教造像。
(9)曾公岩真武帝君龛——1龛3尊。中坐真武帝君、左右为火将、水将,三尊均未贯甲,双手执笏坐于椅上,真武帝脚踏龟蛇。水将作龙王形象,龙眼龙须、形态逼真。本龛有1.7米长、约0.7米高,为清代作品。 
 
<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桂林摩崖造像],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7-3-2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2,4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