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均

移除 89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均
| 圖像 = [[File:吴均.jpg|缩略图|center|[httphttps://pic5gss3.nipicbdstatic.com/20100111-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4125101_111120055643_2baike/w%3D268%3Bg%3D0/sign=877f2d1de7cd7b89e96c3d85371f259a/0dd7912397dda144fe4c4165b3b7d0a20df4869b.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史学家
| 出生日期 = 469年月日
}}
'''吴均'''(({{bd|469~521 ) ||520年|catIdx=W吴}}) ,字 ''' 叔庠 '''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 吴兴 ]][[ 故鄣( ]]( [[ 浙江 ]][[ 安吉) ]]) 人。 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 [[南梁|南朝梁]]史家及[[文 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 家]] 时官 吴兴 太守柳恽召为 [[ 主簿 ,常引与赋诗 ]] 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 [[明朝|明]]人辑有《 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 朝请 集》
== 吴均通史 人物生平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家境清寒,勤奋好 学。 [[天监]]初年,[[柳恽]] 奉朝请期间 吴兴郡[[太守]] 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召为郡[[主簿]]。后由临川王[[萧宏]]推荐 受[[梁 武帝 不许。遂 ]]重用,曾 私撰《齐春秋》, 稿30卷。如实称 奉呈武帝,书中提到 武帝 曾是[[ 齐明 帝]]的 佐命 之臣 ,武帝不悦, 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 下令 焚之 将书烧毁 ,并 将吴均 。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吴均还注范晔《后汉书》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
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 吴均 体"。《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 史学 。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 很多 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 诗文著作较多,惜多 散佚。==生平简介==吴均(公元469年~公元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 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 章以 描写山水景物 见长,“清拔有古气” 称为" 时人多法,有“ 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 ”之称 。后 又被任为 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 [[诏]]修 齐书 通史 》, 求借齐 居注及群臣行状,武 [[三皇五 不许 ]] 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 下讫[[南朝 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 ]] 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 [[ 普通 ]] 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既是历史学家 ]]) 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 》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未成而卒
吴均亦善作[[骈文]],并以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宋元思书》(见《[[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文史成就==
《梁书·吴均传》说
吴均由桐庐至富阳所过之富春江
吴均由桐庐至富阳所过之富春江
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 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叠编辑本段 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 作品 一览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作品===他著有《 [[ 齐春秋 ]] 》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二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失。还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一卷。《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现被收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云从窗里出。
===人物评价===
梁武帝曾有"吴均不均,何逊不逊"的批评。(见《南史》卷三十三《何逊传》)
===史籍记载===
《梁书》本传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梁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荐之临川靖惠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着作,累迁奉朝请。先是,均将着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奏之。书称帝为齐明帝佐命,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卒。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着《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南史》卷七十二)
 == 参考 = 作品概览 ===*《[[隋书]]·经籍志》录有《吴均集》2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吴朝请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注《后汉书》90卷、《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塘先贤传》5卷、《续文释》5卷、《文集》20卷。已佚。*[[志怪小说]]《[[续齐谐记]]》1卷。<ref>[[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为小说,变卓然可观,唐宋 人都引为典据,阳羡鹅笼之记,尤其奇诡者也。”</ref> ==注释==<references/>{{Wikisource author}} [[Category:南北朝历史学家|W]][[Category:南北朝作家|W吴]]
129,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