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洪胜

增加 1,15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郑洪胜''' | 出生日期 = 1842| 國籍 =中国 | 職業 = 援台各营统领| 知名作品 = }} == '''人物 简介'''==郑洪胜(1842 -1912-1912),字道斋, 安徽省 潜山县余井镇人。郑洪胜 青壮年时期投效湘 军、 军,后累积功劳,官至记名提督烈勇巴图鲁,赏曾祖至父母一品封典。历任天津盛营管带官、援台各营统领、北洋武卫军马队全军统领、直隶督标中军副将等职。[1] == '''个人经历''' ==郑洪胜 " 状貌雄伟,谋略过人,驭军严而有恩 ",部下乐为之用 在天津小站时,淮军纠众为乱,势力扩张到各兵营,郑洪胜对其部下,晓以忠义,诱以重赏,人人感奋,以200人破3000乱军,并扑灭粮堆大火,使军米获全。统帅周盛波深加奖勉。  光绪十年(1884年), 郑洪胜 奉命率领盛军,与毅军统领聂士成乘英国轮船,绕道赴台湾支援抗法斗争。台湾军务督办刘铭传 对其 极为器重,委任为台湾各营统领。 部队进驻前线,他奋勇争先,夺回要隘炮台,打通台北至台南的粮食通道。  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 ,郑洪胜奉 李鸿章之 带督标卫队500人奔赴朝鲜 作战并 。七月,进攻高岭,又随聂公大军攻克连山关、分水岭等处, 屡建战功。 到和约构成,才率队回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郑洪胜积极参加- 反抗 八国联军入侵的斗争 。后见聂帅阵亡 慈禧 挟光绪西迁,虽欲以死报国,而事已无可为,扪胸痛哭难已。辛丑条约既成,即求 解甲归田。 郑洪胜久历戎行,有功不傲于乡里,见义勇为,尤为乡人推服。归后,门前插柳,道旁种竹,积极资助善举。余井镇及普渡庵上下游堤坝先后溃决,经绅民敦请,郑洪胜出面督工修筑,不数月工程告竣,使民获益。 [1] 参考资料:1. 潜山近现代人物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