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诒让

增加 7,69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 孙诒让 (1848 '''| 圖像 = [[File:孙诒让1.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guoxue.com/wp-content/uploads/2012/10/p_sunyirang.jpg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 1848年9月16日 —1908 | 國籍 =中国 | 職業 = 清末经学家 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 知 德函,字仲容,号籀庼 作品 = }} =='''人物简介'''  == 孙诒让(1848年9月16日—1908) 瑞安人。孙衣言子。幼承 清末经学 聪颖好 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 。13岁即撰成《广韵姓氏刊误》 之殿。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颂( 书,18岁时又写成《白虎通校补》 作冲容),别号籀庼,浙江瑞安人 曾随父宦游京师江淮等地 同治六年举人 博采珍本秘籍 五应会试不中。官刑部主事 广结 旋归不复出,专攻 者名流 见识大增。清同治六 精研古学垂四十 (1867)中举人。后五赴礼闱不第 遂绝意仕进,专攻学术 融通旧说,校注古籍 ,著 书30多 书三十余 。孙诒让所著《周礼正义》为一生心力所瘁 涉及 为清代群 学、史学、诸 新疏中杰出之作。《墨 学、 闲诂》亦为注墨的权威之作。《契 字学、 举例》为 据学、校勘学等诸多方面 释甲骨文开山之作。《温州经籍志》 都具成就 被誉为“近世汇志一郡艺文之祖” 其中尤以 周礼正义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 二十卷, 墨子间诂 四部别录 》二 书为世所重,被公认为“周官 卷,则是目录版本 ”与“墨学”之权威 的专    孙诒让,十三岁就 契文举例 广韵姓氏刊误 是甲骨 ,十八岁写成《白虎通校补》,一生著作达35种,对经学、史学、诸子学、 文字学 、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都有卓越 开山之 成就。主要著 名原 周礼正义 是解释周礼最精审详备之作, 古籀余论 墨子间诂 、《古籀拾遗》、 为训诂名著,被誉为“现代墨子复活”, 籀庼述林 契文举例 、《尚书骈枝》、《 是考释殷墟文字最早著作。   孙诒让苦心 迻》、《札迻》等 对研究 筹建资 文和校释古书 五十来万 作出了贡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20卷、《四部别录》2卷 领导温处十六个县先后成立学堂三百余所 是目录版本学 为浙南近代教育奠定了良好 专著。还校辑《永嘉郡记》 基础 参加光绪《永嘉县志》,协助“永嘉丛书”,撰写《永嘉丛书札记》 并为地方启蒙运动和刷新乡土社会风气起着巨大作用。近代学术界俞曲园、章太炎、张謇、朱芳圃 《温州古甓记》 徐世昌、梁启超、鲁迅、郭沫若、胡适 对他都有中肯的高度评价 其学术成就 《清史稿》482卷为他列传 与著名学者俞曲 温州和瑞安各地还修建了“籀 黄以周合称为 清末浙江三先生 怀籀园 。梁启超赞其 有醇无疵 籀公楼”等建筑物 得此后殿,清 来纪念这位大 有光”,章太炎誉为“三百年绝等双”,郭沫若尊为“启后承前一巨儒”。 问家和大教育家。== '''学术研究'''  == 孙 诒让 晚年,坚辞清廷 多次征召,专以办 校、开风气为己任 是由父亲发蒙的 其父衣言,道 绪二 年成进士,入翰林,历官中外垂 (1896) 。孙诒让五岁时即随两亲居北京 在瑞安创建“算学 从父读 院”(后改称学计馆) 识文义。九岁,受《周礼》 传授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 十岁即旁涉群籍,日以浏览《汉魏丛书》为乐 咸丰八年(1858 力赞项崧等人创办瑞 ),孙衣言出任安徽 方言馆 庆知府 讲授国文、英文及外国史、地理等。同时与友人在温州创办蚕 他才从北京返归里门。年十三,治校雠之 馆(后称蚕桑学校) 教授中外种桑养蚕之学 即草成《广韵姓氏刊误》一卷 光绪二 七年 六岁 读江藩《汉 师承记》及《皇清经解》,知清儒治经、史 方言两馆合并,更名为瑞安县普通 子、小 堂(现瑞安中学前身) 的家法 一年,成立温处学务公处 八复著《白虎通校补》一卷。到了廿六岁 推任总理。后相继任 便开始草创《周礼正义长编》。   他在治 部咨议官、浙江省 道路上,尝自言:“少耽文史,恣意浏览,久之,则知凡治古 务公所议绅和浙江省教育总会副会长。任内积极筹集教育资金,选派优秀学生 ,师今人不若师古人,故自 洋留学 家塾 创办女学 未尝师事人 在温处两地16个县 盖以四部古籍具在 倡办府、县中 堂、温州 者自能得 范学堂、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和一大批小 。”可见他幼承家 学, 总数达300余 从少即打下坚实基础,到后来博极群书,其 。另外 以著作等身 还很注意社会教育 学术超越前人 创办和 主要是出于自己的专攻。他十九岁 与兴办瑞安务农会、瑞安天算学社、演说会、阅报社、劝解缠足会等 加院试以第一人入邑庠。次年应浙江乡试,中式同治了卯科举人。但后来因鄙薄八股时文,虽八上公车 且曾计划筹办温州农工商实业学堂 终未成进士 。  除了杰出   自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 这一段时间里,他侍父从宦于江苏、安徽、湖北三省,使他有机会结交大江南北的文人 术成就 优异的办 成绩外 者名流,相互切磋学问 对地方实业 并甚得父执俞樾、座师张之洞 兴办也颇具热心 垂爱,获益不浅 曾创办 他对于乾嘉训诂考据之学,尤服膺段玉裁、钱 新轮船公司 内河轮船公司和人力车公司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及梁玉绳诸家 还倡导开发南北麂渔业等 走的是正统的朴学道路 1908 光绪元 年, 因劳累过度, 三应礼部试不第之后,由于父亲的 病逝 排,曾以山西赈捐,援例签分刑部主事 享年61岁。孙家的玉海楼 但他不愿以入赀 清代江南私家著名藏书楼 官,只在刑部行走四个月,便乞假离开官场,回到时任安徽按察使的父亲身边,仍埋头做他的学问。   此后,孙衣言调官湖北、江宁布政使,他都随宦在侧,由安庆而武昌,而后又回到南京。光绪五年(1879)秋,孙衣言以太仆寺卿致仕,他也随 返居乡里。中间除遵父命曾 再进京应试与因参议学务而再至杭州外,均在家从事撰著,杜门不出。晚岁,并在乡办团防以御外侮,议变法以图富强,兴学校而言人才,营实业以济民生。清廷诏开经济特科,中外大臣陈宝箴、瞿鸿礻几、张百熙、康景崇、端方、张之洞等先后三次举荐,均不赴;礼部征为京师大学堂监督、礼学馆总撰,也都坚辞不就。   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1908年6月20日),以病卒于家,终年六十一岁。从孙诒让十三岁开始撰著到卒前犹撰就《尚书骈枝》一书来看,其学术生涯,长达四十八年。计著有《广韵姓氏刊误》、《白虎通校补》、《六历甄微》、《温州经籍志》、《温州古甓记》、《古籀拾遗》、《周礼正义》、《札迻》、《墨子间诂》、《周礼三家佚注》、《逸周书*补》、《大戴礼记补》、《周礼政要》、《九旗古义述人《古籀余论》、《契文举例》、《名原》、《学务平议》、《学务枝议》、《尚书骈枝》、《籀庼述林》等二十余种。草创未就者尚有《经迻》、《四部别录》、《汉石记》、《古文大小篆沿革表》等多种。   孙诒让治学范围包括经学、史学、诸子学、古文字学、校勘学、目录学、金石学、文献学。均能创新发明,迈越前贤。他的学术研究门径,是建立在校雠学和文字学的基础上的。因此对校勘古籍,能以古人的语言解释古人的著作,不牵强附会,不泥从成说,古籍中的许多误字、疑义、错简,经他解惑辨析,往往加拨云雾而见青天,使入心目豁然。至于治理经书,他继承的是南宋永嘉学派的学风,以为研究经书义理和所记载的典章制度,在于以其微言大义,针对今之时弊,见诸施行,以收成效。通经致用,讲求事功,可以说是他治学的根本目的。    孙诒让在经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以及地方献的整理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章太炎赞誉他为“三百年绝等双”。郭沫若说他是“启后承前一巨儒”。他又是近代新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成就卓著,是清末著名的教育家。== '''经子训诂方面''' == 在经子训诂上,孙诒让的代表作是《周礼正义》和《墨子间诂》。《周礼》亦名《周官》,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其中《冬官》一篇在汉初已佚,补以《考工记》),是记录我国古代官制的书。孙诒让认为《周礼》是周公致太平之书,先王政教所自出,周代法制之总萃。而秦汉以来,诸儒不能融会贯通,郑玄注失之简奥,贾逵疏过于疏略,遂于1873年开始撰述,至1899年方才完成《周礼正义》八十六卷。前后费时二十六年,孙诒让的《周礼正义》一书,集前人研究《周礼》之大成,广泛而详细地征引各种文献。已为《周礼》的可信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章太炎赞许为“古今之言《周礼》者莫能先也。”梁启超对此书也推崇备至,说“这部书可算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   孙诒让有感于清末政治腐败国家危难,以“墨子强本节用,劳心苦志,该综道艺,应变持危,其学足以裨今之时局。”在清代学者毕沅、汪中、王念孙父子等人整理的基础上,覃思十年而撰成《墨子间诂》十五卷。经孙诒让的集解,《墨子间诂》成为人们阅读的善本。至今还没有一本《墨子》校注能超过并取代《墨子间诂》。特别是书中与近代西学相通的名学、光学、力学等知识的阐发,是与孙诒让的努力分不开的。以至墨学又成为近代显学。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述说:墨子领头的“先秦诸子学之复活,实为思想解放一大关键。”== '''古文字研究方面''' ==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本考释甲骨文的研究著作。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第二年便殉难了,没有顾得上对甲骨作著录和研究,1903年刘鹗将其所得甲骨编为《铁云藏龟》后说:“不意衰年睹兹奇迹,爱玩不已,辄穷两月力校读之,以前后重复者参互采绎,乃略通文字。”于1904年便撰成《契文举例》二卷。该书分日月、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氏、方国、典礼、文字、杂例十篇。既释文字又考制度,开了古字考释与古史考证相结合和先例。孙诒让考释的字共有185个,虽然多半是和单个金文的比较中认出来的常用字,但他毕竟是较系统地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    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孙诒让还著有《名原》二卷,该书综贯音、形、义,从商周文字展转变易之轨迹,探明古文字的源流,并开启了用甲古文考证古文字的先河,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 == '''地方文献整理方面''' ==  继承清代浙江学者关心地方文献的传统,以整理乡邦献为已任,在辑录校理地方文献史料方面也有重大贡献。1877年编成《温州经籍志》三十六卷。自唐宋至清道光以前温州六县文籍广为著录,共一千三百余家,一千七百五十九部。做到“凡遇先哲遗著,片纸只字,罔不收拾”的地步。该志按四部分类,于每书目之下,采录原书序跋、目录,以及前人评议,如有论误,匡纠于后。该志网罗宏富。体例严谨,考证精详,被目录学界称之为“最著名的地方艺文志”。   此外,孙诒让还撰有《温州建置沿革表》,编《温州古甓记》,校集《永嘉郡记》,参加编写光绪《永嘉县志》,协助编辑《永嘉丛书》,还收集了大量地方碑刻拓本。对温州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史事的整理倾注了心血,为后人研究温州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方便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