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投溫泉

增加 9,241 位元組, 2 年前
已移除至北投溫泉攻略的重定向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北投溫泉''' </p>|-|<center><img src="http://www.funtime.com.tw/blog/wp-content/uploads/2019/03/30320278714_3a4745d005_c.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funtime.com.tw/blog/funtime/one-day-to-beitou 圖片來自funtime]</small> |} '''北投溫泉'''位於[[台灣]][[臺北市]][[北投區]],依範圍大小,有廣義及狹義兩種說法:*廣義的北投溫泉,泛指[[臺灣]]北部[[紗帽山]]、[[大屯火山群]]、[[七星山 (臺北市)|七星山]][[火山岩|火山岩層間]]、[[金山斷層]]等地,沿[[磺溪]]谷地分布之[[溫泉]],包括[[地熱谷|地熱谷溫泉]]、[[硫磺谷溫泉]]、[[頂北投溫泉]]、[[雙重溪溫泉|雙重溪溫泉(行義路溫泉區)]]和[[龍鳳谷溫泉]]等。 ==歷史==1894年([[清朝|清]][[光緒]]20年),首位在北投溫泉開設溫泉俱樂部的是[[德國]]硫磺商人奧里(Ouely)。翌年(1895年)10月10日,[[日本]]角田秀松[[海軍]][[少將]]及仁禮敬之[[台北縣 (日治時期)|台北縣]]書記官,赴北投視察溫泉。17日,[[水野遵]]民政局長等人在出席士林舊街國語學校開校式後,亦到北投視察。11月,總督[[樺山資紀]]也來視察該地,在現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旁的北投溪,漸漸形成[[瀧乃湯|湯瀧浴場]]。 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了天狗庵旅舍,是臺灣第一家溫泉旅社,但早已傾頹無用,後緊臨天狗庵旅舍舊址興建三年的北投[[加賀屋]]於2010年11月底開幕;至1905年([[明治]]35年),平田源吾募款建成[[北投普濟寺|普濟寺]],供奉湯守觀音,於10月17日舉行了開眼儀式,以保祐當地溫泉業的發展。1905年,台北博物館員工[[岡本要八郎]]和[[春原三壽吉]]在北投溪發現[[北投石]]。1909年(明治42年)8月10日平田源吾發行了《[[北投溫泉誌]]》,成為日後重要的北投溫泉歷史研究文獻。1913年([[大正]]2年)6月,在日本政府[[台北州]]廳主導設立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當時是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格局興建,共花費5萬6千多[[日圓]]。及後,日本[[朝香宮鳩彥王]]殿下、[[高松宮宣仁親王]]殿下和[[久邇宮邦彥王]]殿下分別在1927年和1928年先後參訪北投公共浴場。1930年,北投溫泉旅館料理屋組合為了北投溫泉的發展,委託作曲家[[町田嘉章]],將知名作詞家[[栗原白也]]所作之《[[北投小唄]]》詞譜曲,是北投溫泉觀光的盛事。 在1960年代-1970年代([[中華民國|民國]]50-60年代),溫泉旅館大量建立,估計當時有高達70多間溫泉旅館經營,然而,在1975年後的20年間,溫泉旅館業走下坡,有近50家溫泉旅館相繼停業。這段期間,只有2家新開的溫泉旅館,可能是因為「女性侍應生」制度的廢除、經營模式不善、公共建設不足、以及溫泉過度開發等原因所造成。1995年北投國小師生發起搶救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最後由北投在地的前國大代表許陽明出面向市長陳水扁陳請搶救成功。1998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內政部]]將北投公共浴場列為[[台灣古蹟列表|三級古蹟]],並由許陽明與居民共同推動將之整修為[[北投溫泉博物館]]。除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許陽明也研整理、究提出陳請將北投普濟寺、北投草山教師研習中心、北投不動明王寺、北投台灣銀行舊宿舍、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北投穀倉、北投吟松閣、北投文物館、長老教會北投教堂、草山御賓館成功列為三級古蹟或台北市定古蹟。隔年,觀光局將1999年定為「北投溫泉年」,推動全民認識北投溫泉資源與文化,重新帶起北投的溫泉產業。 與[[陽明山溫泉|草山溫泉]]、[[關子嶺溫泉]]、[[四 溪溫泉]]並列日治時期[[台灣四大名泉]]。 溫泉名物為[[萩餅]]和湯花。 === 特殊產業 ===在[[台灣日治時期]],北投溫泉已有「女性侍應生」的制度,遊客可指 女性侍應生接待沐浴,故此當時的北投溫泉成為知名的聲色場所,一直承續至民國時代。在[[美軍]]駐臺時,更常有美軍[[召妓]]娛樂,1954年4月30日,北投的「女侍應生住宿戶聯誼會」成立,使北投成為合法的[[風化區]]。1967年12月22日,美國《[[時代週刊]]》更以「北投溫柔鄉」為題,介紹北投溫泉,文中刊載了一位美國軍人與兩位女侍應生共浴的照片。由於色情業氾濫,有損國際形象,「女性侍應生」制度於1979年被政府廢止。 如今的北投溫泉已轉型為純粹觀光、[[休閒]]導 ,色情業已全面絕跡。 === 限時專送 ===在女性侍應生服務盛行的日治時期,為了便利侍應生往來各個溫泉旅館,應運而生有了「限時專送」這個特別的接送服務。最初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黑[[轎車]]和[[三輪車]];到了1950年代,逐漸轉由[[ 機車]]接送。要加入限時專送這個行業,必須加入車隊,繳交行費,接受排班,而客人可經由車行安排專車接送服務。除了接送侍應生之外,限時專送也會接載 北投 當地居民上下山、代購生活用品和及替遊客指引方向。1979年,政府廢止公娼之後,限時專送這個行業也受到影響。至1999年,區公所成立巡守隊,由一批限時專送車隊的隊員擔任安全守衛巡邏工作,但後來現時專送重起興起,除了載送民眾之外,還可幫忙繳費、跑腿…等等,一直到現在仍然是北投當地居民愛好的大眾交通工具之一。 === 那卡西 ===起初北投的溫泉業者為了娛樂日本和台灣的客人,分別有[[三味線]]和[[南管]]的[[音樂]]。1925年,隨著[[收音機]]時代的來臨,自行創作的流行歌曲成為一項主要的娛樂。「[[那卡西]]」是日語的音譯,指的是一種流動式走唱的行業,而北投便是台灣那卡西的發源地,當地許多溫泉旅館都有多個那卡西樂團,整個溫泉區的那卡西樂團達上百團之多。音樂除了當時流行的創作歌謠外,也有從日語歌曲重新填詞的作品。樂器也由最早的三味線,轉變為西洋的[[手風琴]]、[[吉他]]等樂器,後期也使用[[電子琴]]。那卡西藝人必須熟記上百甚至上千首的歌謠,這些歌謠包括英語、日語、國語、台語等,客人點歌之後,要在幾秒內找到該樂譜開始演唱。1979年之後,隨著溫泉業的沒落和客人喜好轉為[[卡拉OK]],那卡西這項工作也由北投溫泉區出走到台灣各地發展。  ==地熱谷溫泉==[[地熱谷]]一帶開發於1911年,由於曾有遊客失足跌入高溫區域而被燙死,因此地熱谷昔日稱作'''地獄谷'''或'''鬼谷''',北投當地居民則稱之'''磺水頭''',也因其水色呈綠色而有'''玉泉谷'''之稱。周圍的地質為[[中新世]][[沉積岩]],也可觀察到安山熔岩流,泉溫高達90℃,[[酸鹼值]]約pH1.4,每日出水量約為2000立方公尺。在地熱谷下游約150[[公尺]]處,是孕育具放射性的[[北投石]]的重要地點,但因人為破壞,現時只能在[[北投溫泉博物館]]中欣賞。 ==泉質==北投溫泉的泉質可分為有青磺泉、白磺泉和鐵磺泉三種: ===青磺泉===青磺泉為天然湧泉,地熱谷溫泉便是青磺泉,水色半透明中帶著微綠,具有[[硫磺]]味,水溫約50-75℃,酸鹼值為pH1-2,[[硫酸根]]離子約2600ppm、[[氯]]離子約3000ppm、[[鈉]]離子約1000ppm,是一種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 ===白磺泉===泉質屬酸性硫酸鹽泉,[[pH值]]3~5,泉色呈黃白色,有硫磺味。 白磺泉是引山泉水或溪水入溫合地,讓清水吸納火山氣體和地熱所形成的人工溫泉。[[硫磺谷溫泉]]便是白磺泉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陽金公路西側,十八分大磺嘴一帶。 溫泉 帶硫磺味,酸鹼值約pH4-5,泉溫約45℃,不宜大量飲用。現在還有醫師研究發現,白磺泉泡10分鐘之後,比起一般熱水還有碳酸氫泉,肺活量提升最多,但醫師也提醒,白磺泉屬於硫磺泉,最多只能泡個20分鐘,[[密閉空間]]泡太久,可能會中毒,灼傷呼吸道。 ===鐵磺泉===鐵磺泉分佈於雙重溪溪谷一帶,屬於中性碳酸鹽溫泉,是一種溫度較低,約40至60℃的溫泉,沒有臭味,透明的淡褐色,而池底則常沉澱著鐵石灰質礦物,泉源附近常堆有[[石灰華]]層。<ref>{{Cite web |url=http://teacher.sljh.tp.edu.tw/t415/writes/spring.html |title=北投 溫泉的故鄉 |accessdate=2007-05-20 |archive-date=2005-09-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921221057/http://teacher.sljh.tp.edu.tw/t415/writes/spring.html |dead-url=no }}</ref>  據指所含有的鐵礦物質對[[神經痛]]、[[皮膚病]]、[[風濕]]有一定療效。 == 參考文獻 == {{reflist}}[[Category: 733 臺灣‎ ]]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