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8
次編輯
變更
邱成桐
,調整參考來源
==生平==
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7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 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 院、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数学教授;1987年至今,任哈佛大学数学教 授。 丘成桐自幼迷恋数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大学三年级时由于出 众的才华被一代几何学宗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在陈省身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年仅22岁的丘成桐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丘成桐成为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 的教授,并且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终身教授。 1983年,国际数学会议决定将该年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一菲尔 玆奖颁发给证明微分几何中卡拉比猜想和广义相对论中正质量猜想 的-位年仅34的华人数学家,这位才能非凡的年轻人就是丘成桐。 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 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他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他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使他成为菲尔兹 奖得主。 丘成桐教授是第一位荣获菲尔茲奖的华裔人士。他热心于帮助 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自1979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科学院进行高质量的讲学<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ggT8AgAAQBAJ&pg=PT58&dq=%E4%B8%98%E6%88%90%E6%A1%90&hl=en&sa=X&ved=0ahUKEwj9rpf9qJDhAhWGTbwKHTpsC3EQ6AEISjAF#v=onepage&q=%E4%B8%98%E6%88%90%E6%A1%90&f=false</ref> 。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微分几何》,内容主要是他的研究结果。他还直接指导培养我国的数学博士生十余人,成绩显著。
被視為傳奇天才的納許,一輩子渴求的學術桂冠不是諾獎,而是號稱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根據原著傳記所寫,納許很可能是因為怕自己拿不到此獎,過度焦慮而發病,可見得到此獎難度,因為這個獎不像諾貝爾獎年年頒,4年僅頒1次,還必須40歲以下,迄今也只有六十多人得獎。
華人有沒有人得過?有的,20世紀僅1人得過,就是被《紐約時報》讚譽是「數學界的國王」丘成桐;直到三十多年後的2006年,澳洲華裔[[陶哲軒]]才接棒獲獎。台大數學系主任[[陳榮凱]]教授說:「整個20世紀最偉大的華人數學家只有兩人,微分幾何的陳省身與他的學生丘成桐,而丘是現存唯一大師。」 華人數學家大會是丘成桐一手催生,這正是他獨特之處,雖在數學界地位崇高,卻不是窩在研究室的學者,他摩頂放踵到處推廣數學教育,兩岸三地辦了一堆高等數學研究中心與數學獎項,涵蓋面包括華人數學界最高獎項晨星數學獎,到基礎數學的丘成桐數學獎;且在丘成桐建議下,台灣在1997年設立國家理論科學中心,現在也成為台灣基礎科學數學、物理兩學門的重要推手。陳榮凱教授說:「數學圈都知道,他的目標是讓華人在整個世界數學界大放異彩、揚眉吐氣。」 <ref>{{cite news|title=「蘋中人」數學界國王丘成桐|url=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102/38221570/|newspaper=蘋果日報}}</ref>
==言論直率 针砭学界==
對政府與有錢人,他一概不客氣,認為香港沒有好好培育學術科研,最終只會變成一個附庸城市,「政府不開放,私人捐獻者沒胸襟」。就是李嘉誠,他一樣有意見:「Standford(史丹福)當年被人說刻薄成家,結果他把所有身家捐出來建大學,成就百年老校,是件偉大的事情。畢菲特及蓋茨願意捐出大部份身家,值得佩服。香港有錢人願不願意這樣做,值得懷疑。李嘉誠的財力身家全捐出,足以建立世界或中國偉大學府之一,但我估計他不會這樣做。若他捐全部財產,將會千載留名。有錢人不願做這種事情,我惋惜。中國真有能力去思考偉大學術事業,仍然相差甚遠。」他父親畢業於陳嘉庚捐獻建成的廈門大學,曾任教早期崇基書院。
香港平民區域三層高簡單石屋開價一千二百萬,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在哈佛附近有物業,在香港買屋,他說:「買不起。」在史丹福大學任教之時,與現時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的太太是鄰居,兩對夫婦成為知交,中大恒隆數學獎培育具數學天份的中學生,與此有淵源。不過,丘成桐早就認定搞科學與搞地產的概念是相反的,被地產商包圍的特首不會有前途。「香港已走到畸形境地,我好失望,大家只想做金融、地產,用最快方法賺錢。」<ref>{{cite news|title=品味蘋果哈佛講座教授丘成桐:我為何不做港大校長|url=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20506/16311730|newspaper=蘋果日報}}</ref>
與[[霍金]]相識數十載的丘成桐表示,當年他邀請霍金和其團隊到北京參加國際會議,他提出霍金先到香港,再飛往北京,對方欣然同意,於是丘成桐請求時任中文大學副校長[[楊綱凱]]邀請霍金。而當時的中大校長是[[劉遵義]]。只不過,接待霍金的費用十分昂貴,高達60萬元,足以邀請5、6位健全的諾貝爾獎得主訪港。楊綱凱和校中其他物理學教授討論過後,認為經費太過昂貴,還是決定不發出正式邀請。後來香港科大的鄭紹遠和[[朱經武]]得知此事,立即拍板同意邀請。當時朱經武認為,霍金訪港能夠在學術、精神上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同意一力承擔所有費用。因此霍金最終在科大發表演說。丘成桐還透露,因為霍金來港一事,本地企業家還主動向科大捐贈了約300萬港元,因此科大反而在此事上「名利雙收」。丘認為霍金的到港「啟發了一大批香港年輕人的學術氣息,也讓全世界注目香港。」[[鄭紹遠]]在北京接受電話訪問時也提到,最後科大理學院在霍金訪港後首個新學年的收生人數,創該校歷年新高,反映霍金訪港對學生投身科研有正面作用<ref>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168257/%E9%9C%8D%E9%87%91%E9%80%9D%E4%B8%96-%E4%B8%98%E6%88%90%E6%A1%90%E7%88%86%E4%B8%AD%E5%A4%A7%E4%B8%8D%E8%82%AF%E6%8E%A5%E5%BE%85%E9%9C%8D%E9%87%91-%E7%A7%91%E5%A4%A7-%E5%9F%B7%E4%BA%8C%E6%94%A4-%E5%90%8D%E5%88%A9%E9%9B%99%E6%94%B6</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