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36
次編輯
變更
佳里區
,無編輯摘要
==自然環境==
佳里區位處 [[ 嘉南平原 ]] 西南沿海地區,居北門地區六區之中樞。面積38.9422平方公里,地勢極為平坦,海拔5.5公尺,而最高地區,北頭洋小型沙丘亦不過海拔17公尺,轄區地質屬砂頁新沖積之壤土甚為肥沃,頗適農作物耕作栽培經營。
區內土壤種類單一,僅有沙頁岩沖積土,遍佈區內各處,其土壤特性,排水性佳,為種植旱作物理想之土壤。 佳里區年雨量介於1,200 - 1,500mm,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為旱季,雨量極少,五月至九月吹東南季風,全年百分之八十以上雨量均集中於此期中,平均溫度攝氏23度,整體而言,雨量充足,適合農業生產。<ref>[https://jiali722.tainan.gov.tw/cp.aspx?n=7116 自然環境],佳里區-佳里區公所</ref>
==歷史沿革==
(圖 古天興縣治紀念碑)
===歷史===
佳里區早期稱之為蕭壠社,係平埔四大社之一,即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蕭壠社(今佳里區),鄭成功來台後,撫慰番地,開墾力耕,從事開發,社會秩序遂告大定,自此漢人即陸續來台,拓殖定居,創立學堂,發展教育,於是文化漸進,人口日增,地方逐漸繁榮,逐成為漢人社會。清領時期隸屬台南府諸羅縣,並曾為縣治所在,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制為台南州北門郡佳里庄(命名佳里之始),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十二月升格為佳里街,直至西元1945年二戰後實施地方自治,改稱為台南縣佳里鎮。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改稱「臺南市佳里區」。
===沿革===
佳里區在清領時期隸屬台南府諸羅縣並曾設置為縣治,直到明治29年(西元1895年)被日本統治後改隸台南縣嘉義警察署麻豆管轄,而後於明治30年(西元1896年)行政區域調整將台南縣改為台南、嘉義、鳳山等三縣,後編屬為嘉義縣置蕭壠警察署,明治31年(西元1897年)蕭壠警察署廢止改為蕭壠分署,而屬於麻豆警察署管轄,同年三縣廢止併入為台南縣,屬於麻豆辦務署管轄,明治34年(西元1900年)置鹽水港廳蕭壠支廳,明治42年(西元1908年)地方制改正屬台南縣蕭壠支廳,大正9年(西元1920年)十月一日復改制為台南州北門郡佳里庄(命名佳里之始),昭和8年(西元1933年)十二月昇格為佳里街,一直到西元1945年二戰後,於民國35年1月25日政府頒布「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實施地方自治,改稱為台南縣佳里鎮,並於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改稱「臺南市佳里區」。<ref>[https://jiali722.tainan.gov.tw/cp.aspx?n=7115 歷史沿革],佳里區-佳里區公所</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