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將軍區

增加 47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將軍區位於臺南市西側,嘉南平原西南,為一濱海鄉村。 東鄰學甲區、佳里區,南接七股區,西瀕台灣海峽與澎湖群島對望,北隔將軍溪連北門區,地形為一長方形,東西長約8.7公里。南北寬約5.9公里,總面積約為43平方公里。
 
將軍區由於位處在濱海地區,因此地形中多有潟湖和灘地,將軍溪更在與北門區的交界入海。由於將軍區的面積較為狹小,在區域地理上屬於台南生活圈。
 
村落散集疏密不等,依其自然條件,劃分為長榮、玉山、廣山、長沙、平沙、鯤鯓、鯤溟、西甲、忠嘉、苓仔寮、巷埔、將軍等十二里。在區域地理上係屬臺南生活圈,為一般農漁村集居地區,西部濱海公路、台61快速道路縱貫其間。可分為漚汪區、苓仔寮區、將軍區、山子腳區、馬沙溝區和青鯤鯓區等六大地區。<ref>[https://jiangjun.tainan.gov.tw/cp.aspx?n=7230 自然環境],將軍區-將軍區公所</ref>
將軍區的地理位置
將軍區位於台南市西部沿海地區,北與北門區為鄰、東靠學甲區和佳里區、西濱台灣海峽、南為七股區,總面積約為43平方公里;將軍區由於位處在濱海地區,因此地形中多有潟湖和灘地,將軍溪更在與北門區的交界入海。由於將軍區的面積較為狹小,因此村落分布較為密集,共有18個村落,在區域地理上屬於台南生活圈,可分為漚汪區、苓仔寮區、將軍區、山子腳區、馬沙溝區和青鯤鯓區等6區。
將軍區的歷史發展
將軍區舊稱『漚汪』,清朝時期約在西元1683年,施琅領兵攻打台灣、擊退鄭氏家族有功,因此賜予施琅西起馬沙溝、東至烏山頭的領地,不料馬跑至今將軍庄一帶便斷腳蹄,施琅便在此地興建將軍府,沿途所經之地即為『施侯租』,後來施琅率領族人和吳王親戚至今日將軍溪南岸一帶開墾,逐漸形成『將軍庄』,並設立公館管理;到了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以施姓非日本國民為由,將施姓之大租沒收列入官租,傳說施琅在此設立將軍府後,大門前兩盞分別為施姓和吳姓的大燈,施姓燈忽明忽暗、吳姓燈燦爛非凡,至此之後施姓沒落漸衰、吳姓家運興旺,施姓便舉族遷至北港只留一戶與吳姓聯姻,因此有『施琅開庄,舉庄皆吳』的俗語,1920年台灣總督府將全台行政區域改制,與此地設置將軍庄隸屬於台南州北門郡,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改設為將軍鄉,直至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及改制後升格為將軍區至今。<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nan-city/jiangjun/ 將軍區],將軍區-台灣旅遊資訊網</ref>
31,5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