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瓦尔特·罗曼

增加 14,2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瓦尔特·罗曼| 圖像 = [[File:T0176ebaeac14034c6e.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76ebaeac14034c6e.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革命家,学者,军事家| 知名原因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出生日期 = 1913年10月7日 | 國籍 = 罗马尼亚 | 别名 = Walter Roman、G. Katowski、Ernest Neuländer、Ernő Neuländer| 職業 = 革命家,学者,军事家| 知名原因 = [[欧洲反法西斯运动]]的杰出人物。| 知名作品 = 《战争理论》</br>《[[社会发展中的工业革命]] 》</br>《[[科学技术革命随笔]]》</br>《[[西班牙的天空]]》。 }} '''[[ 瓦尔特·罗曼]]'''(Valter Roman,ortografiat uneori Walter Roman,născut Ernest or Ernő Neuländer )(1913年10月7日--1983年11月11日)罗马尼亚无产阶级革命家、 [[ 政治家 ]] 、政治学家、 [[ 理论家 ]] 、党务活动家、国务活动家和 [[ 军事家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活动家, [[ 欧洲反法西斯运动 ]] 的杰出人物。原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长,罗马尼亚政治出版社社长。教授,博士。罗马尼亚人民军少将。 == 人物传记 == '''青年时代''' 1913年10月7日生于奥匈帝国特兰西瓦尼亚的[[奥拉迪亚]]的犹太教哈西德派家庭,出生时取名埃诺(欧内斯特)·内乌兰德尔。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但是,他指出他的种族背景与他完全不相关:"德国人(罗马尼亚德意志人)说我是匈牙利人(罗马尼亚匈牙利人),匈牙利人说我是罗马尼亚人,罗马尼亚人说我是犹太人,但犹太人说我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虽然当时我还不是"。1930年毕业于奥拉迪亚市高中,1930--1933年就读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科技大学]],1933--1934年就读于布加勒斯特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获电机工程学博士。<ref>[http://www.c3.hu/~klio/klio043/klio159.htm Gheorghiu-Dej és a rendőrállam, 1948–1965 ] .c3.hu ,</ref> 1931年加入罗马尼亚共产党(1948--1965年称罗马尼亚工人党)。1933年因参加共产主义运动被捷克斯洛伐克当局逮捕并驱逐到奥地利,1933年5月至10月在维也纳与学生组织联系。1933年10月--1934年5月任罗马尼亚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中央宣传鼓动部和罗马尼亚共产党伊尔福夫县委员会宣传鼓动部负责人。1934年5月在布加勒斯特被逮捕,旋即被释放。1935年底经罗共中央批准去法国。1936年被布加勒斯特军事法庭缺席判处8月监禁。 '''反法西斯战士''' 在法国期间,瓦尔特·罗曼任罗马尼亚共产党旅法领导小组成员、《[[罗马尼亚新闻报]]》主编和瑞士巴塞尔"鲁纳"国际新闻社撰稿人。1935年加入法国共产党。西班牙内战爆发后,1936年10月化名"沃尔特",参加国际纵队,曾两次在战斗中负伤。1936年10月--1938年10月任"我们必胜"第十一国际旅"安娜·波克尔"罗马尼亚炮兵营营长,1937年8月被授予少校军衔。1937年加入西班牙共产党。在西班牙期间,他与来自西班牙桑坦德的[[霍滕西亚·瓦列霍]]结婚。  1938年10月,瓦尔特·罗曼夫妇随国际纵队撤出西班牙,在法国避难,之后前往苏联。1938年10月--1941年7月在加里宁飞机制造厂当电机工程师。1942年3月被[[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召到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工作,受[[安娜·波克尔]]和[[瓦西列·卢卡]]的领导。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后,他被分配的苏共中央国际情报部第205科学研究所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安娜·波克尔]]、[[列昂廷·拉乌图]]和[[约瑟夫·基希涅夫斯]]基一起领导共产国际"[[自由罗马尼]]亚"广播电台,进行反对[[扬·安东内斯库]]独裁政权和罗马尼亚在东线充当纳粹德国的仆从国的政治宣传。1945年4月,他参与组建"霍里亚、克洛什卡和克里桑"第二志愿步兵师和"图多尔·弗拉迪米列斯库"第一志愿步兵师。 '''政治生涯''' 1945年7月回到解放的罗马尼亚,在罗马尼亚"霍里亚、克洛什卡和克里桑"第二志愿步兵师做政治工作,历任第7炮兵团政治副团长、师教育处处长和师教育、文化和宣传部主任。1946年1月任罗马尼亚军队教育、文化和宣传总监察部宣传工作局局长、罗共中央机关报《[[火花报]]》编辑委员会成员,并晋升中校。1947年--1951年任罗马尼亚军队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分管政工),晋升上校,成为军队高级政工领导人。1948年5月1日晋升为罗马尼亚人民军少将。在主持军队政治工作期间,致力于建立一支由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进步知识分子组成的新军队。1949年6月任罗马尼亚科学和文化广播全国委员会委员,1950年--1951年6月21日任副主席。1951年4月6日--1953年1月24日任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邮政和电信部部长。1953年1月24日被调到农业部工作,任水利经济总局局长。1954年4月28日--1983年11月11日任罗马尼亚政治出版社社长。 瓦尔特·罗曼在党内支持[[安娜·波克尔]]和"莫斯科局",与[[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及其党中央发生冲突。1949年,[[斯大林]]对前国际纵队老战士展开清洗,这些人被怀疑是[[托洛茨基主义]]和[[铁托主义]]分子。最初,他在1951年被解除军队领导职务,和所有参加过国际纵队和法国抵抗运动的干部一样。1952年5月27日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全会,掀起反右倾运动,瓦尔特·罗曼被揭发与波克尔的"瑞士秘密账户"有勾连。随着"[[卢卡-波克尔-乔治斯库]]集团"被清洗,罗曼又被解除了在政府中的职位,他被指控为罗共党内和军队中的"铁托分子"和"间谍",随时可能面临审判(1952年),并因此受到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长期审查,调查工作由[[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康斯坦丁·珀尔伏列斯库]]和[[杜米特鲁·科列乌]]领导。1953年[[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对他的政治压力被放松了,被安排到政治出版社担任负责人。但在乔治乌-德治时代,他仍然是一个"反党嫌疑分子"并日益感觉到威胁。1954年4月的调查结论指出"瓦尔特·罗曼是一个坚强的党员,但仍留有自吹自擂,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优点的小资产阶级因素",建议给予其警告和训诫处分。罗曼受到中央的"决议谴责",直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获得完全平反。 1956年和1957年,作为罗共高级干部的瓦尔特·罗曼参与制定罗马尼亚关于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政策,应对事件有可能在罗马尼亚引发连锁反应。1956年10月下旬,瓦尔特·罗曼和奥雷尔·马勒尚作为罗党代表被派到布达佩斯,观察当地局势并将那里的情况向国内作汇报。瓦尔特·罗曼是共产国际老战士、知识分子、退役将军,与匈牙利部长会议主席纳吉·伊姆雷是曾在莫斯科共事多年的老战友,掌握五种语言,特别是能够完美地使用匈牙利语。在他发回的报告中提到通过愤怒的情绪引发所谓的革命暴动。瓦尔特·罗曼在给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的报告中说:"匈牙利党的最高领导人失去了权力,他从来没有成功地被人们所爱戴和团结人民群众。在这里,一位同志对我说,你们非常好,你们那有乔治乌-德治和基伏·斯托伊卡,但这里却是[[拉科西·马加什]]和[[格罗·埃诺]]"。 苏联出兵匈牙利后,他陪同乔治乌-德治、作家[[米哈伊·贝尼乌克]](罗马尼亚作家协会主席)以及其他地方共产党人到布达佩斯,他们三人观察了当地局势,并与[[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谢罗夫]](克格勃主席)进行磋商,表示赞同苏联的政策。1956年11月22日,在南斯拉夫驻匈牙利大使馆避难的纳吉·伊姆雷与瓦尔特·罗曼通了电话,纳吉轻信了这位老朋友,认为能够通过兄弟党与苏联达成协议。在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后的第二天,纳吉和他的助手们在苏军装甲车"护送"下,用军用飞机送到布加勒斯特,亚历山德鲁·莫吉奥罗什等人在机场接待了他们,随后,纳吉等人被送到斯纳戈夫的政府别墅。后来,罗曼参与审讯了被软禁在斯纳戈夫的纳吉·伊姆雷,同时也负责纳吉和苏联人之间的沟通联络,纳吉似乎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昔日共产国际的老朋友,但瓦尔特·罗曼的缓冲作用绝不会达成匈牙利变革僵化体制的政治诉求。罗曼试图劝说纳吉谴责匈牙利的反革命暴乱以换取庇护,被纳吉拒绝。一年后,纳吉等人被遣返回匈牙利,经秘密审判后被处决。赫鲁晓夫之所以处决纳吉,是想把他"作为给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其他领导人的一个教训"。 在列昂廷·拉乌图的推荐和埃米尔·波德纳拉希的支持下,瓦尔特·罗曼在1959年负责撰写和编纂党史,其任务是突出乔治乌-德治在1944年罗马尼亚起义中发挥的特殊作用。1961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全会,瓦尔特·罗曼列席会议,参与了对约瑟夫·基希涅夫斯基和其他被打倒的领导人的批判,如波克尔(她被指控与苏联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保持联系)、鲍里斯·斯特凡诺夫、卢克雷齐乌·帕特勒什卡努。他还对乔治乌-德治的去斯大林化予以肯定,并宣称波克尔的倒台是罗马尼亚与斯大林主义决裂的象征。当时,他认为波克尔和她的合作者瓦西列·卢卡基于他参加过西班牙内战而对他进行了怀疑。1965年乔治乌-德治去世后,瓦尔特·罗曼转变立场,支持齐奥塞斯库的改革,并赞同谴责1968年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干预(布拉格之春)。当时,他特别引用康斯坦丁·多布罗加努-格赫亚的名言:"社会主义和真理是不可分割的"。 '''晚年''' 1965年7月罗共"九大"、1969年8月罗共"十大"、1974年11月罗共"十一大"、1979年11月罗共"十二大"连续四次当选为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1965年12月30日任罗马尼亚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1979年10月起任布加勒斯特理工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系主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高委员会委员、"斯特凡·乔治乌"社会政治科学经济教育学院执行局委员、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民主和团结阵线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3月27日在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任罗共中央社会主义文化和教育、政治活动、意识形态问题委员会委员。1980年4月2日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全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委员。1983年11月11日在布加勒斯特逝世,享年70岁。  瓦尔特·罗曼是老牌共产党人,正统的斯大林主义者,他的儿子彼得·罗曼是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的二号领导人,曾任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全国主席、罗马尼亚总理。 == 著作 == 瓦尔特·罗曼著有《苏联在战争中。努力的方向》(1946年)、《[[战争理论]]》(1948年)、《现代战争》(1948年)、《[[当代军事问题]]》(1949年)、《现代物理学和核能利用的前景》(1954年)、《科学社会主义》(1958年)、《科学和技术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1962年)、《社会发展中的工业革命》(1965年)、《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社会与政治的发展及影响》(1968年)、《[[科学技术革命随笔]]》(1970年)、《二十世纪:伟大的世纪革命》(1970年)、《过去的文件》(1971年)、《[[西班牙的天空。骑士希望,回忆]]》(1972年)等。 == 荣誉 == 瓦尔特·罗曼曾荣获多项功勋奖章和荣誉称号,1945年和1946年两次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红星勋章]];1949年被授予二级"[[祖国保卫者]]"勋章,1954年被授予二级劳动勋章,1959年被授予三级"八·二三革命"勋章,1963年被授予一级劳动勋章,1964年被授予"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之星"二级勋章,1966年被授予"图多尔·弗拉迪米列斯库"二级勋章,1969年被授予一级"八·二三革命"勋章,1971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铁锤和镰刀]]"[[金星奖章]],1971年5月被授予"罗马尼亚共产党成立50周年"纪念奖章,1974年被授予一级"祖国保卫者"勋章,1981年和1984年两次被授予[["图多尔·弗拉迪米列斯库"一级勋章]]。 == 争议 == 瓦尔特·罗曼是一位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2000年,俄罗斯历史学家[[托菲克·伊斯拉莫夫]]的调查结论认为,根据公布的文件显示,在苏联派遣[[马克西姆·李维诺夫]]为首的盟国委员会,调查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之间有争议的北特兰西瓦尼亚问题,1944年年底,瓦尔特·罗曼与李维诺夫委员会接触,提出在苏联、英国和美国几个大国的共同保证下,建立一个独立的特兰西瓦尼亚国家。罗曼的儿子[[彼得·罗曼]]完全否认这一说法,[[彼得·罗曼]]一再质疑这一结论,并提出了他认为的文件,证明他的父亲赞成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保持统一。  针对彼得·罗曼的反驳,伊斯兰诺夫重申了他的结论,并认为,那些归因于瓦尔特·罗曼的观点在当时的国际主义者中是司空见惯的。他还引用了瓦尔特·罗曼自己在1944年的声明, 根据该文件,罗曼认为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对苏联发动战争是有罪的,认为该地区(特兰西瓦尼亚)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具有区域主权传统、经济独立和作为该国最进步部分的地位。 而最新的文件显示,瓦尔特·罗曼参与了克格勃和罗马尼亚工人党设计推翻和诱捕匈牙利总理[[纳吉·伊姆雷]]的阴谋,纳吉及其助手被逮捕后被关押在罗马尼亚。1958年被引渡回国并处以绞刑。2006年,彼得·罗曼发表了《[[帕切帕的红色谎言]]》,驳斥叛逃美国的罗马尼亚前安全高官[[扬·米哈伊·帕切帕]]关于瓦尔特·罗曼参与镇压匈牙利事件和绑架、杀害纳吉的行动。文章指责这是在"公然违背历史真相"。 1983年11月11日,瓦尔特·罗曼在接受手术时因内出血而不治身亡,彼得·罗曼认为他父亲的真正死因是来自[[齐奥塞斯库]]的直接指令的结果。 == 参考资料 ==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