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凌波

增加 16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凌波'''(Ivy Ling Po , 1940年- ),本名黄裕君; 本地 殿堂級女艺人。她在六十年代以一曲《郊道》竄紅並传颂至今,曾經先後演出多部黃梅調電影而為人所知。
《兒女情深》是凌波演藝生涯中第一部電影,那年她十二歲,也是因爲她跟養母在香港生活困苦,有時連飯都不敢吃,養母透過同鄉的關係得到這個機會,卻也因此成爲改變她一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1961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李翰祥]]提拔她在國語片《紅樓夢》中幕後代唱,1963年受[[李翰祥]]導演賞識,改名凌波。1968年以《峰火萬里情》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74四年與夫婿[[金漢]]白組今日影業公司,拍攝《新紅樓夢》。随着黄梅调逐渐没落,凌波也在70年代末淡出影坛。1988年全家移民定居加拿大。
==梁祝現象 強颱凌波經台==
影片上演後,百代唱片公司以副標「高亭」(Odeon)出品《梁 山伯與祝英台》的雙碟電影原聲帶。致使滿街商店住家、以及唱片行都不停地播唱《梁祝》的歌,影迷歌迷也街頭巷尾吟唱「十 味藥」、「十八相送」、「樓台會」〕,時至今日KTV的點唱歌曲 仍可見黃梅調的「十八相送」、「樓台會」曲目。 《梁祝》電影在六月二十」下片,代理《梁祝》發行的明 華電影公司與攝影新聞畫報社,聯合於六月二十五日在臺北博愛 路美而廉四樓畫廊舉行「凌波照片展」,會場中發售凌波個人的四 时照片,每組三份,售價新台幣十元,共售出上萬份”展覽會原 二十八日結東,由於觀眾如潮湧至,延至七月五日為止。展覽 會期中有位六十五歲的老太太影迷每天來看凌波的倩影,她說及 自己連看《梁祝》電影六十五次此連續消費不止一人,另有 一位小姐說曾看了十七次梁祝》,也有不少影迷宣稱看了上百遍<ref name="許端容2007">{{cite book|author=許端容|title=梁祝故事研究(一)~(四)|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TqAAQAAQBAJ&pg=PA611|date=1 November 2007|publisher=秀威出版|isbn=978-986-6909-47-4|pages=611–}}</ref>。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_-R3MtIjYk}}
==影迷支持 當紅仍要戀愛到底==
根据公开发行的报刊记载,凌波生于 1939 年,小时候名叫君海棠,随养父母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美丽海滨城市厦门生活。在 1967 年《中央日报》发表的回忆录中,凌波记叙了她对这个碰巧成为故乡的地方的痛苦思念。厦门,南洋,我的童年是模糊和困惑的<ref name="Farquhar2011">{{cite book|author=Mary Ann Farquhar|title=华语电影明星: 表演、语境、类型|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sGbng3s0DYUC|year=2011|publisher=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18832-3}}</ref>。在凌波早年的回億錄中,曾提到童年往事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遣憾。六、七歲時,她被賣到養母家,家中任何事情都要負責,早晨起床還得棒洗臉水去侍奉養母, 夜間則睡在客廳的地板上。
 
 
問:您選擇金漢,有沒有後悔過?凌波:沒有,從來沒有,我對我的婚姻生活相當滿足。當年我選擇金漢,是因爲我喜歡他、深愛他,雖然金漢聲音大了一點
凌波非常喜歡安靜的過家居生活,三年前我們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當時我主要的考慮是,我的大兒子跟二兒子很早就到國外去讀書了,小兒子將來也會跟兩個哥哥一樣到國外唸咨,因此經過考慮才決定跟他們一起到國外去。剛到加拿大時,金漢非常擔心,常跟孩子唸道:「現在凌波要煮飯給我們吃了,她怎麼煮,我們怎麼吃呀!」現在金漢很佩服我,我常聽他跟朋友說:「我老婆眞是不簡單,別人做不到的,她可以做到。」在加拿大,我們完全過平凡家居生活,很少有應酬,沒事夫妻倆打高尔夫。前院種了很多花,平常除了家事外,就是剪剪花、澆澆水,每天看到自己一手養出來的花盛開的樣子,覺得好開心凌波:我們也算是投資移民,目前我們做一點高爾夫球的生意,主要是我們一家都喜歡 打高爾夫球<ref name="曾繁蓉1994">{{cite book|author=曾繁蓉|title=我走過的路|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Y4fAQAAMAAJ|year=1994|publisher=月旦出版社}}</ref>。
夫妻雙方一定要互諒、互信,尤其現在我家中掛了幾幅字畫「正心之道」「百忍太和」等, 更覺得中國的古訓是很有道理的:「人間和氣富運開,家中吵鬥便生災」,我深信家和 萬事興。
小孩皮或不聽話的時候,金漢會比較兇一點,我呢?當然不希望他對孩子太兇,有時我也會因爲先生對孩子太嚴厲不高與,金漢就常講我「慈母多敗兒」。父母親一時氣憤失控說出了不適當的話,並非眞正希望孩子滾,但是萬一孩子眞的負氣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