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1
次編輯
變更
恩斯特·布施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恩斯特·布施
| 圖像 = [[File:恩斯特·布施.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60215/77/4297900435763284181.jpg 原图链接]]]}}
=恩斯特·布施简介=
1913年晋升中尉后,调到[[卡塞尔军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任连长,并先后在西战场参加了[[兰斯]]、[[那慕尔]]、[[阿图瓦]]、[[佛兰德]]、[[拉巴斯]]、[[阿拉斯]]、凡尔登诸战役。还参加过1918年在香比尼的各次战斗。1915年晋升上尉的布施,在各次战斗中都表现得勇猛干练。他在步兵第五十六团任营长时,曾获得[[普鲁士高级勋章]]。
1935年他升任步兵第二十三师少将师长,3年后的2月,当 [[ 希特勒 ]] 解除一批陆军将领职务时,他又被提升为军长,调驻布雷斯劳。1938年布施率第八军进占捷克的苏台德区,参加了侵略战争。
1939年9月德军进攻 [[ 波兰]](参见波兰战役),布施的第八军在战役中为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由利斯特指挥的第十四集团军编成内的左翼。
布施的军队从格雷维茨边缘的集结地域出发,经过激烈的战斗,首先突破了[[ 波兰]] 在上西里西亚的坚固边防要塞,夺取了克拉科夫。随后沿维斯瓦河上游两侧推进,接着在[[桑多梅日]]地域渡到了东岸。此后又渡过了桑河下游,直突进向卢布林以南。这时波兰军队的重兵集团在俄罗斯拉瓦,托马舒夫地域与继续向东推进的德军务兵团展开激战。布施率第八军击溃了沿途波军的阻拦,直插往波军的背后,在9月16日与从对面开来的德军另一支装甲部队会师,包围了波兰的重兵集团,并进行了歼灭战。
=成就=
在波兰战役中,布施又一回表现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那种冲锋陷阵的勇敢精神和较高的指挥才能。
1939年10月15日,布施将军接任第十六集团军司令,担负西战场龙德施泰特上将A集团军群左翼进攻的任务。他辖15个步兵师,负责遂行进攻第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卢森堡南部,随后面向南展开所属兵团。和各坦克军一起行动的摩托化师先在马斯河以西保障突击集团左翼(为使这些摩托化师能向前挺进并再次遂行保障翼侧的任务,应尽快以在它们后面进攻的第十二集团军各步兵师和统帅部预备队各师去替换它们)。要求其在马斯河西侧,沿埃纳河面向南组织掩护。这个掩护拟朝西延至 [[ 索姆河 ]] ,以此将法国军队可能实施的反突击阻于尽量靠南的地区和坚固设防的江河地区。
1940年5月10日,布施指挥第十六集团军从特里尔附近攻入卢森堡,并担任 [[ 马斯河 ]] 与摩塞尔河之间边境线的警戒。而B集体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右翼则在 [[ 比利时 ]] 和荷兰军队投降后攻入了法国。
=个人经历=
1940年5月26日,布施因战功而荣获骑士勋章,之后不久即晋升为上将。
布施上将的第十六集团军因准备实施“ [[ 海狮作战 ]] ”计划而被留在了法国北部海岸,准备首先航渡进攻英国。为此,布施进行了大量而认真的专门训练工作。他认为自己在得到足够的空中掩护和海军从两翼对上陆地域进行保障的条件下,攻上不列颠群岛是不成问题的。可是登陆成功后的困难会很大,困难不仅在于陆上英军的激烈抵抗,而且在于补给的速度和保证。补给太缓慢或供不上,就会严重影响登陆部队的作战。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压制英国的空军。
[[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也不敢在限制英国空军行动之前,拿陆军去冒险。为此,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展开了夺取制空权的不列颠空战。
登陆英国作战,因空战的变化不断推迟,最后只成为了一种威胁, [[ 德军 ]] 的最大战绩不过是迫使英国人在1941年以前为保卫岛屿而使庞大的军队都处于战备状态罢了。
1941年5月,布施和他的第十六集团军才被调到东战场担任勒布元帅指挥下的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勒布元帅意图是以强大的右翼快速兵团首先向前推进,以便尽快进至奥波奇卡地域,阻止苏军由波罗的海沿岸退却,为尔后迅速向列宁格勒进攻创造条件。他交给布施上将的第十六集团军的任务是,沿埃本罗德—考纳斯道路两侧向隆袼夫匹尔斯及其以北展开进攻。
6月22日,[[布施]]的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南部的埃本罗德地区发起进攻,突破了苏军边防阵地。但在考纳斯地域,布施遇到了苏军特别激烈的抵抗,他于24日才击溃了苏军,攻占了该地。26日,当登纳堡被德军第五十六坦克军攻占时,苏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冲击。布施立即指挥第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击退了苏军的反击,解除了对德军这个坦克军右翼的威胁,体现了这位司令官的战局观念和指挥果断。29日,第十六集团军进抵西德维纳河,粉碎苏军抵抗后,开始随坦克第四集群进攻。
7月13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 [[ 列宁格勒 ]] 发起攻击,第十六集团军负责保障其右翼。德军第五十六坦克军因突进过快过深,在15日于伊尔门湖西南方的索利奇地域被苏军包围,处境不妙。布施为了掩护第十八集团军的南翼,解救这个坦克军,指挥第十六集团军进行了不间断的非常激烈的战斗,于8月10日以一部进抵霍尔姆。接着以另一部在其北面,又经多日苦战后夺取了旧鲁萨,进抵洛瓦季河河口。并在伊尔门湖和楚德湖之间地域击退了苏军,进至伊尔门湖西北和卢加河附近,与顽强防御的苏军对峙。他的增援行动是快而有力的,并牵制了苏军的兵力。当伊尔门湖以南的苏军合围圈被解,苏军被击退过洛瓦季河和波拉河时,第十六集团军的南翼已推进到伊尔门湖东端至奥斯塔什科夫地域一线。
最让布施兴奋的是,他的集团军左翼在伊尔门湖西北已逼近沃尔霍夫河,到达了预定地域,基本完成了对第十八集团军翼侧的保障。他的南翼和中央已经打到瓦尔代高地的西侧,受到了勒布元帅的鼓励。
10月,勒布元帅遵照训令指挥北方集团军群向东北方向再次实施突击,布施的第十六集团军北翼克服了苏军的顽强抵抗,于11月10日前已推进到季赫温。这一战绩比别的德军部队取得的都要大,使布施的虚荣心满足了一阵儿。因为苏军在12月初就发动了反攻,把推进到 [[ 季赫温 ]] 的德军第十六集团军的部队逐出过沃尔霍夫河,使布施颇感丢脸。布施进攻季赫温的失利,使德军在拉多加湖畔与芬兰军队会师,从而完全合围列宁格勒的计划落了空。
在强大的苏军猛烈反击下,德军第十六集团军已不可能再继续向前推进了。勒布元帅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和巩固已夺取的阵地,违背了希特勒的意志,命令布施撤退到沃尔霍夫河的后面转入防御作战。
1942年元月,苏军为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利用冬季作战中德军的疲惫不堪和装备匮乏,从旧鲁萨以东向南和由霍尔姆向北同时对布施的第十六集团军发起了突击,一举在南北两面深深地突入第十六集团军的两翼。布施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他的第二军和第十军于2月8日在杰米扬斯克被苏军合围了。第二军军长 [[ 布劳克道夫 ]] 将军紧急向布施求救,并说弹药给养等部已十分困难。
苏联统帅斯大林亲自下令消灭被围的德军,并以5个集团军的强大兵力向仅靠空投补给的德军发起了一次次致命的攻击,在有的地点突破了德军的防御战斗队形。并在合围圈内展开了激战。
直到4月,布施上将奉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命令,经数星期苦战,才打开了一条突破合围圈的通路,使合围圈内的10万军队才获得补给和增援。
第十六集团军所占阵地位置的条件十分不利,一直处于 [[ 苏军 ]] 的包围态势下,夏季持久的战斗使各德军师团始终处于紧张之中。七气已经低落。伊尔门湖东南的血战严重削弱了该集团军的力量,继续坚守已是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促使布施数次提出调整防线的建议,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就已在暗中悄悄进行了局部调整。虽然集团军群总司令和其他陆军指挥官都支持布施的意见,但希特勒仍断然拒绝德军部队后撤,其理由是不能降低德军的士气。
直到1943年1月,德军陆军总部才接到希特勒的命令,批准了布施的迫切请求。至此,被围德军有计划的撤退开始。第十六集团军被围的大部分部队能在毫无物资损失的情况下安全退却至后方阵地,于布施的老练与出色的指挥是联系在一起的,布施在退却中的才能表现,功不可没。当月的30日,布施被晋升为元帅。失败了却升官,有人对此不可理解。但其所以如此,也许是希特勒承认了他在艰苦条件下所取得的成就。
显然布施元帅没让希特勒丢脸,在随后的2月2日德军从 [[ 杰米扬斯克基地 ]] 突围退却,和在3月初坚固霍尔姆至旧鲁萨之间的新防御战线中,他的第十六集团军部队打得很顽强也很机动迅猛,不但顺利撤出了重围,还使进攻的苏军受到很大损失,守住了新占领的阵地 。 这场激烈的战斗是在1943年炎夏度过的。第十六集团军在布施的指挥下仍然在[[大卢基]]以西经霍尔姆伸延到伊尔门湖附近的旧鲁萨的防御地区扼守。苏军在7月底至8月初曾发起过几次强大攻势,企图突破布施的正面防御,但经数番鏖兵,布施阻止了对手的企图 。
布施和坦克第三集团军司令官一起提出建议,要求后撤受到包围的侧翼,以便腾出乓力巩固因苏军进攻造成的突出部前的地段。集团军群的长官也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是希特勒固执地坚决不同意,他一直坚持要求从南北两面向涅韦尔实施突击,分割突入进来的苏军。但是坦克第三集团军和布施的第十六集团军都没有力量实施这种冲击,德军集团军群的其他集团军也都被牢牢牵制在其他地段上无法集中足够的兵力,希特勒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德军这两个集团军的相邻翼侧被迫后撤。布施为了挽回自己防区被突破所造成的这种十分严重的局面,拼命组织了几次冲击尝试,想封闭这道血淋淋的伤口。虽然都因兵力太少一再遭到失败,但他那种竭尽全力的精神却没有徒然,希特勒器重的可能正是这一点。
11月,布施升任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接替了身负重伤的 [[ 克卢格 ]] 元帅。同一天,他因在指挥第十六集团军防御中的功劳(特别是杰米扬斯克合围圈内的坚守)而获希特勒颁发的栎树叶骑士勋章。
接任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之职后,布施的参谋长是特雷斯考上校。此人曾策动过博克与克卢格两位元帅参与推翻希特勒政权的运动。谋反的军官们对于是否能把布施元帅也拉入这一运动毫无把握。当时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任职的军官 [[ 施拉布伦多夫 ]] 曾写 逼 道 :“当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时,克卢格突然在从奥尔沙去明斯克的途中因车祸而受重伤,数月不能视事。这就失去了领导本土与前线陆军密切合作实施反抗计划的重要人物。克卢格的继任者布施元帅是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勇敢著称的军人,但是他却下能胜任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职务,因为他缺乏政治上的判断能力。”
当然,这一评语只能代表一位下级军官的个人意见。他之所以贬低布施,是因为未能争取到后者参加其反抗运动。从这个观点上看,说布施政治上缺乏明辨能力。是绝对没有说错的。但说布施在军事上不称职,也许就太绝对化了。
24日这一天,德军坦克第三集团军的防御在维捷布斯克以南破撕开了一条宽达40公里的缺口,沿该市两侧突进的苏军迅速会师。布施再次请求准许放弃该市,并说明防御已被突破,有可能产生致命后果。但希特勒仍然命令以一个师留在维捷布斯克坚守,另两个师向其他德军部队靠拢。不过这次战事发展得极快,还没等布施来得及执行希特勒的新命令,被围的德军3个师就被苏军歼灭了。
到24日傍晚,布施和他的集团军群司令部对于苏军的进攻规模和威胁各集团军的危险,已经一目了然了。布施作为集团军群的司令长官,要对自己的部队负完全的责任,他再也顾不上希特勒的淫威了。他又一次要求改变赋予自己的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这个任务规定中央集团军群要坚守和恢复苏军发动进攻前所占领的防御地区。希特勒又拒绝了这一要求,只准许稍微缩短第聂伯河以东的战线,但这并不能解决苏军对第四、第九集团军翼侧的威胁。25日,博布鲁伊斯克地域第九集团军的态势变得更严重,同第四集团军的联系在罗加乔夫西北被切断。苏军在这里向西深远推进,开始威胁莫吉廖夫一博布鲁伊斯克公路,同时威胁两个集团军的相邻翼侧。第四集团军中央在莫吉廖夫方向被突破,其左翼受到了合围威胁,因为北面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在 [[ 维捷布斯克 ]] 东南突破后,即以重兵沿明斯克公路干线迅速推进。布施鉴于情况严重,不得不命令刚代替休假的海因里希上将的蒂佩尔斯基希将军指挥第四集团军,于25日夜间撤到第聂伯河。但这一决心已下得太晚。坦克第三集团军南翼的防御已被突破,集团军中央在维捷布斯克附近遭到合围 。 26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博布鲁伊斯克以西实施的突击,有可能切断德军第九集团军通往西部的补给线,并与在北翼实施的急进相结合,合围该集团军。苏军在莫吉廖夫与奥尔沙之间与德军第四集团军的退却部队同时渡过第聂伯河。奥尔沙受到三面包围,只在西南方向还有一条通道可行,第四集团军左翼被迫朝这里退却。该集团军的补给线已被截断,苏军通过从北面实施突击,在奥尔沙、鲍里索夫地段切断了明斯克公路干线。被击溃的第三坦克集团军残部在布施的严令下,在波洛茨克东南西德维纳河附近拼命阻止苏军推进,但它与第四集团军相邻的翼侧又被撕开了一个90公里宽口的突破口,苏军快速兵团沿先诺两侧进入了这一突破口 。
布施 报告:情况危急 先去上[[西里西亚]]的施特兰斯居住 , 请求退却,现在每个 后因战线离 德国 士兵都很宝贵。希特勒无视一切反对意见,再次命令把每一座城市都当作“要塞” 边界越 来 防守。过了两天,当奥尔沙已经失守 越近 , 另两个城市又都受到包围后,这个命令才撤销,但为时已晚。德军第九集团军主力在博布鲁伊 就迁至蒙 斯 克地域已陷入苏军重围,坦克第三集团军残部在列佩利 特 附近 已被击溃,第四集团军败退到了别列津纳河。到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已基本被打垮。凡是违抗希特勒禁止突围命令 的 军官都会被撤职,希 奥斯 特 勒对布施的败退更是恼火 贝温。在那里 , 这回布施命中注定该自己扮演一个替罪羊 他以焦急和悲伤 的 角色了。6月28 心情眼看着事态 日 ,希特勒免去了他的职务,并派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总司令莫德尔元帅接替了他 益恶化 。
布施举目仰望战火纷飞的天空,心中充满惆怅,那里英美轰炸机的轰鸣不绝于耳。就在各战线均已崩溃之时,3月底,希特勒又把布施这位一年前被免去 [[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 职务的德军元帅从放逐的生活中召了回来,并派他重新出任防守北海沿岸和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的集群司令。但是败局是任何人也挽回不了的。4月30日下午,希特勒在柏林自杀。5月7日,布施元帅在弗伦斯堡附近一个小村庄里奉命投降。14天之后,他被押解伦敦送入奥尔德肖特的战俘集中营。
1945年7月17日,布施死于心脏病。
布施的一生,正如 [[ 贝克上将 ]] 所说:“一个身居高位的军人,如果此时只知道在其军事任务的有限范围内尽职尽责,而忽略了对于全民族所负的崇高职责,那么他对于自己职责的认识就不够全面和深刻……”
布施对希特勒的盲从,有损于他的军事生涯,他为希特勒卖命落得个悲惨命运。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