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惠陵

增加 91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惠陵</big>'''|-|<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63fc5484397f84e0.gif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068305&sid=6281373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中文名称;惠陵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馆藏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所属年代;汉 所属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 align= light|所属地区;四川成都
|}
汉'''惠陵''',史称“惠陵”,位于 [[ 四川 ]] [[ 成都 ]] 市武侯区 [[ 武侯祠内 ]] 。陵墓占地2000平方米,封土高12米,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陵前有“ [[ 汉昭烈皇帝之陵 ]] ”碑, [[ 清乾隆 ]] 五十三年(1788年)立。
史载, [[ 刘备 ]] 于223年4月病逝于 [[ 白帝城 ]] 后,运回 [[ 成都 ]] 安葬;墓中还葬有 [[ 刘备 ]] 的先后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现有匾“ [[ 汉昭烈陵 ]] ”“ [[ 千秋凛然]]"对联:“一抔土尚巍然,向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鳞古道令人想汉代宫仪”。<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18da19853ab53321?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惠陵只是刘备的衣冠冢,刘备真正墓穴在这里], 快资讯 , 2019-12-13</ref>
==基本简介==
武侯祠旅途风光,刘备殿---成都
三国创始人,基业最大的是 [[ 曹操 ]] ,寿命最长的是 [[ 孙权 ]] ,可是他们的最终归宿处:漳河畔西门豹祠的曹操墓地,随之日月春秋逝去而已不可寻;孙权市家蒋度在明知犹在,但自 [[ 朱元璋 ]] 毁鸡鸣寺建孝陵,它被留下来看陵门,此后虽然号称梅花山的孙陵冈尚存,但当年 [[ 蒋陵 ]] 的定伟规模,亦仅是紫金山下一土丘了。和魏、吴两个创业者相比,基业最小,称帝也短的蜀汉昭烈帝 [[ 刘备 ]] ,死后所葬的惠陵,已经历长达1700多年,风风雨雨,夕阳渔鼓,至今仍依傍着武侯树巍然疙立。比起 [[ 曹操 ]] [[ 孙权 ]] 的最后归宿,那是幸运得多了,就是从纵向比,也比他前后那两个曾割据 [[ 四川 ]] 称王立国的 [[ 公孙述 ]] [[ 李雄建 ]] 死无葬身之地要好些,‘总算有一块方寸的埋身之处,有诗为证:“君不见公孙跃马归乌有,悍骨知他何处朽。又不见李华建多·珠五点扶古象无踪迹。谁似君王百代思,鬼神呵护无尽时。”(明刘道开,见《[[古今图书集成]]》第五百九十六卷成都府部)从现有材料,未见有惠陵被发掘、盗挖的文字记录。清槽人使(坚威集]]》说:“嘉靖中,盗发局先主基,数盗穴墓而入。现两人张灯对棋,侍卫十余。盗惊拜谢,一人顾谓曰:‘尔欲饮乎?’乃各饮以一杯,兼艺与玉带数条,命速出。盗出外,口已漆矣,带乃巨蛇也。视其穴已如旧矣。”此说借盗墓者进入惠陵受到惩罚事,比喻刘备不可盗挖,也说明了刘备墓从未被盗挖。可是中国历史几千年,帝是几百个,很少没有皇帝陵墓被盗挖的,那么刘备惠陵为什么没有被盗挖?因此,两宋时候就有人怀疑,惠陵不是刘备奠基,它只是纪念刘备的衣冠冢。刘备的真墓只能是在他病死的 [[ 白帝城 ]] (重庆奉节)处。此说几百年来多有流传。据说,60年代 [[ 郭沫若 ]] 路过奉节城进也说过刘备真墓不成都;而是在奉节。
==奉节墓地==
1985年, [[ 陈剑 ]] 提出刘备尸体葬在奉节说。他有三条理由:第一, [[ 奉节 ]] 四月份后天气炎热,尸体最易腐烂发臭,要将它送到千里之遥的 [[ 成都 ]] ,实在不易;第二,据元以来典籍和地方志记载,甘皇后葬于奉节。而据《[[三国志]]》, [[ 甘皇后 ]] 是与 [[ 刘备 ]] 合葬的,但她却没有葬在惠陵,可见刘备也是葬在奉节的;第三, [[ 刘备墓 ]] [[ 奉节 ]] ,在历史上多有传说,近年奉节城里多处出现人工隧道口,很像墓道,而且其走向均指向府号(现县人民政府大院)。(《[[天府新论)1985年第3期) [[ 陈剑 ]] 还说,近年,文物控测队曾使用超声波开展物探,发现在大院所在地底深处,埋藏有两个建筑结构,分别为13米到15米长,高5米。有专家认为它很可能就是刘备和甘夫人的真正墓葬。
==历史史证==
但谭良啸、目一飞不同意此说,他们针对陈剑说作了批驳,认为刘备葬于惠陵,史志言之确凿。中国早发明尸体防腐术;至于甘皇后葬处,《[[三国志·先主甘皇后传]]》有详记,“后卒,葬于南郡(湖北江陵),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于蜀,末至而先主殂陨。丞相亮上言:……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甘皇后)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期。……故昭烈皇后(甘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告天下,具礼仪别奏。制曰可。”按 [[ 刘备 ]] 是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四月,死于 [[ 白帝城 ]] 永安宫的。翌月,他的梓宫自永安宫送到成都,八月安葬于惠陵,此处称“梓宫在道,园陵将成”,是指刘备之枢正在由永安运往成都的途中,成都的惠陵正在加速修建中,这份奏章是在白帝城(或正在途中)的丞相 [[ 诸葛亮 ]] 给成都的后主 [[ 刘禅 ]] 的,可见刘备和甘皇后确是合葬于惠陵的。谭良啸等认为,一刘备虽死于奉节白帝城,但确系运回 [[ 成都 ]] 安葬。此事陈寿的《[[三国志]]》记载甚明,陈寿生长在局地,曾在蜀国为官,岂能将国君的墓地缪记?”(《[[巴蜀之谜))四川社科院学者沈伯使近日也就笔者询问,持“刘备惠陵系真墓”说,他提出“最简单的理由有二:(一)史书明言 [[ 刘备 ]] 还葬 [[ 成都 ]] ;(二)所谓天热尸体难运之说,亦站不住脚。 [[ 秦始皇 ]] [[ 刘备 ]] 早死400多年,仍不顾路遥,还兼 [[ 咸阳 ]] ,到刘备时,防腐技术大有发展,何不可运尸回成都?”而“所谓奉节地下发掘古墓,实不可信”。《[[三国志]]》记载应属可信,陈寿写调志座还引用了大批蜀汉档案材料,但他毕竟不是与刘备、诸葛亮所处同时代的人;而有关帝王陵墓因防百年后盗挖之灾,从来就是虚虚实实、假假真真,即使当时人员也未必能梳理清楚,所谓刘备的真墓假墓,那都是本本或传之于口碑之说。所谓奉节说,其所以能够不胜而走,扑朔迷离,也不能节说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这里有人们对于古墓葬的新奇,更有对于刘备这个三国风云人物,而奉节确实和刘备有别致的地域姻缘,人杰地灵,由此推测和附会,以帝王传统的神秘行为而滋生自己的神秘感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既然有关人士已提出这个疑惑,有系铃还得解铃,因此要解开它,看来仍得要作一番实地勘察才是哩!
==有关对联==
[[ 汉惠陵 ]] [[ 成都 ]][[ 丞相祠堂 ]] 右,昭烈帝奉安处也。陈桐阶题联云:“岷峨望气信葱茏,运启蚕丛,位崇杜宇,历数蛮夷大长,荒服争豪,善国有攸归,待到浊鹿上宾,二祖遥传皇帝统;高蒋称陵皆僭窃,臭遗彰德,迹溷丹阳,几经风雨消磨,死灰就冷,斯人谁不朽,朅来石牛凭吊,一抔独见汉江山。”自注:“浊鹿城献帝崩于此。”按,对幅起句,可云大言炎炎。又,武侯祠联云:“誓欲龙骧虎视,以扫荡中原,惊风雨,泣鬼神,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时当地裂天崩,求缵承正统,失萧曹,见伊吕,西汉功臣,东汉功臣。”笔酣墨饱,扫尽一切门面语,斯为杰作。又,题北地王 [[ 刘谌 ]] 神龛联云:“河山大好,经先帝留兹安乐窝,断送顿成空,县公实辱三分鼎;家室漂摇,仗何人保我子孙福,自裁唯有死,丞相徒劳六出师。”按,后主出降魏,封为安乐县公,联引之不啻千钧笔力。又,题大庸县关庙联云:“此邦距西蜀边鄙间近一千里,问神迎社鼓,可趁交通便利,临歧小住汉官仪。”按,全首紧抱大庸立说,是为宽题走窄路,孙氏庙反跌,尤若振衣千仞冈。陈又有题张桓侯墓联云:“君知刘豫州乎,似说生能助臂;身是张翼德也,可怜死不归元。”可云戛戛独造。又,陶在东题西湖昭忠祠联云:“光复有功,赢得湖山供俎豆;男儿遗恨,未能甲马奏铙歌。”亦殊整齐。盖祠祀辛亥攻南京战死者,故有光复之句。 ==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h0846nm4rzn|480|270|qq}}<center>三国:在武侯祠旁边就是惠陵,这是诸葛亮为刘备选的墓地</center></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