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1839公约

增加 3,09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伦敦条约</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s.aixifan.co…”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伦敦条约</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s.aixifan.com/o_1ceohlgvubbi12s51rcvjshm9b1s.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www.aixifan.com/a/ac4382283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伦敦条约

外文名
Treaty of London

别 名
[[伦敦公约]]

签署地点
[[伦敦]]
|}

'''[[伦敦条约]]''':也叫作'''[[1839公约]]''',于1839年的4月19日签署。在此条约中,[[欧洲]]承认[[比利时]]的独立与[[中立]]的地位。
伦敦条约的历史重要性在其第十二章要求比利时保持永远的中立地位,并暗示当有入侵发生时,条约的签署方须保护比利时的中立地位。
<ref>[http://www.aixifan.com/a/ac4382283 伦敦条约],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简介==
自1815年以来,比利时一直是[[荷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830年,比利时人脱离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利时王国]]。他们不能接受荷兰国王对新教的偏爱和对法语的蔑视。直言不讳的自由主义者认为[[威廉一世]]的统治是专制的。工人阶级中有很高的失业率和工业动荡。虽然有小规模的战斗,但荷兰在数年之后才最终承认失败。1839年,荷兰签署了《伦敦条约》,接受比利时独立。主要国家保证比利时独立。

根据《条约》,荷兰南部各省自1830年起独立,成为国际公认的比利时王国,而林堡省则分成比利时和荷兰两部分。

[[卢森堡大公国]]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需要澄清),卢森堡的三分之二领土被称为“卢森堡的第三个分区”。这左臀部大公国,覆盖了三分之一的原始一半的原始居住的领土和人口,在个人与荷兰,在King-Grand公爵威廉(以及随后威廉二世和威廉三世)。这样的安排确认了1867年的伦敦条约称为“第二次伦敦条约”指的是1839年的条约,并一直持续到King-Grand公爵威廉三世1890年11月23日的死亡。

比利时事实上的独立是经过9年断断续续的战斗建立起来的。英国、奥地利、法国、德国联邦(由普鲁士领导)、俄罗斯和荷兰的协约签署国正式承认了比利时的独立王国,并在英国的坚持下同意了它的中立性。

该条约是一项基本的“立法”条约,成为欧洲国际法的基石;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事件中尤为重要。1914年7月31日,比利时军队的动员被下令,比利时国王同时公开呼吁欧洲注意德国、英国和法国庄严地要尊重和捍卫其国家的中立。

1914年8月,德国入侵比利时,违反了条约,英国于8月4日宣战。英国大使告知英国将与德国就后者对比利时中立的侵犯进行战争,德国总理[[西奥博尔德·冯·贝特曼·霍林格]]称他不能相信英国和德国会因为一纸“小纸片”而开战。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136,4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