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仲武

移除 1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左氏春秋》 </br> </br> </br> </br>
}}
'''张仲武''' (?-849年),范阳(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清河。唐朝中晚期藩镇、将领。[[唐朝]][[兰陵王]] 。张仲武的家族自祖辈起世代于幽州军中任职。张仲武自幼博览群书,尤精《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官至蓟北雄武军使。会昌元年(841年 ,张仲武率军讨平卢龙军变,获朝廷承认,担任卢龙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等职,封兰陵郡王。张仲武在任内大破回鹘、契丹与奚族,又任检校兵部尚书、东面回鹘招抚使,降服回鹘,累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仲武(?-849年),范阳(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清河。唐朝中晚期藩镇、将领。张仲武的家族自祖辈起世代于幽州军中任职。张仲武自幼博览群书,尤精《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官至蓟北雄武军使。会昌元年(841年),张仲武率军讨平卢龙军变,获朝廷承认,担任卢龙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等职,封兰陵郡王。张仲武在任内大破回鹘、契丹与奚族,又任检校兵部尚书、东面回鹘招抚使,降服回鹘,累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大中三年(849年),张仲武去世,获赠太尉, 谥号“庄”。
== 人生历程史 ==
''' === 投笔从戎'''===
张仲武的父 祖中有不少人都曾在卢龙军(幽州)任职,他自幼博览群书,尤精《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官至蓟北雄武(今天津蓟县)军使,他后来的崛起,正与担任此职有关。
张仲武的父投笔从戎祖中有不少人都曾在卢龙军(幽州)任职,他自幼博览群书,尤精《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官至蓟北雄武(今天津蓟县)军使,他后来的崛起,正与担任此职有关。
''' === 平定哗变'''===
会昌元年(841年)九月,卢龙军乱,牙将陈行泰发动兵变,杀节度使史元忠自立,但时隔仅一月就被牙将张绛诛杀。张绛慑于张仲武威名,一度请其主持军务,但后来又改变主意,上书自请为节度使。张仲武大怒,起兵进攻幽州(今北京)。为了名正言顺,张仲武于十月特派长史吴仲舒到京师长安,请求率本部兵马征伐张绛。吴仲舒说服了宰相李德裕,经过权衡考虑,唐武宗李炎拜张仲武为卢龙军兵马留后,并命抚王李纮遥领卢龙节度使,允许张仲武率军平乱。张仲武以精兵八百人、土团五百人一举攻破幽州,诛杀张绛,平定了暴乱。武宗旋即授张仲武为卢龙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检校工部尚书、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封兰陵郡王 (《新唐书》误作兰陵郡公)。张仲武时年五十余岁。
会昌二年(842年)正月,李炎正式任命张仲武为卢龙节度使。 张仲武就任后,其兄弟也布列要地。他将幽州重镇静塞军、永泰军分授于其兄张仲斌、其弟张仲至,以稳固自己的统治。
''' === 威加北狄'''===
张仲武担任卢龙节度使不久,回鹘大将那颉啜便统兵南犯掠边,张仲武在增强边地各城守备的同时,命其弟张仲至及裨将游奉寰、王如清等率军三万予以反击。此役,卢龙军一举击破回鹘骑兵,斩获不计其数,收降其部落七千帐,分配到各道安置,“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那颉啜中箭而逃,只身北窜,为乌介可汗所杀。 挟战胜余威,张仲武又派大将石公绪兵进契丹、奚族两部,尽杀回鹘监使八百余人,从而恢复了唐王朝对两个部落民族的管辖。此后,张仲武又探知回鹘“欲入五原,掠保塞杂虏”的阴谋,于是将其派来假意结好的宣门将军等四十七人留下,使其计划不得实现,回鹘的人马大都病死,自此不敢再侵犯五原塞。
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唐廷发兵三路,北伐回鹘(唐击回鹘乌介可汗之战),张仲武加官检校兵部尚书,充任东面回鹘招抚使 ,指挥卢龙行营军及奚族、契丹族、室韦族的军队。 在历时数月的征战中,张仲武与其它两路兵马紧密配合,至会昌三年(843年)二月,石雄大败回鹘于杀胡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子罕山),唐军大胜。回鹘兵被斩首万人,收降二万余人,乌介可汗负伤,被迫远遁西域,归附黑车子族,其溃散部队多向卢龙军投降。 李炎论功,加张仲武检校尚书右仆射衔。
此役后,张仲武请求于蓟北立《纪圣功铭》。李炎同意,并命李德裕亲自撰文,以昭示后世。
大中二年(848年),张仲武加官检校司空。 其后累加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去世的时间 ==
大中三年(849年)五月(《资治通鉴》作二月癸巳,由卢龙军奏闻 ),张仲武在任上去世,时年约六十岁。朝廷追赠太尉, 谥号“庄”,军中拥立其子张直方继位。
张仲武的数次作战,为唐朝边境的安定做出了贡献。曾任幽州节度使掌书记的李俭对其有“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的称赞。 <ref>[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7133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07-19]</ref>
''' === 伐回鹘'''===
会昌二年(842年),回鹘大将那颉啜统兵南犯掠边,张仲武命其弟张仲至率军三万予以反击,一举击破回鹘骑兵,收降三万余人,斩获不计其数。那颉啜只身北窜,为乌介可汗所杀。 张仲武挟胜杀留于契丹、奚族的回鹘监使八百余人,使二族重归唐朝管辖。此后,张仲武又挫败回鹘入侵五原塞的阴谋,维护了边境安定。
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张仲武出兵深入,大破北部诸山奚。 这是继会昌时期大破回鹘汗国以后又一次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的军事胜利,至此以后,北方再无大的军事威胁,得到了彻底的平定。
=== 人物评价 ===
吴仲舒:①仲武是军中旧将张光朝之子,年五十余,兼晓儒书,老于戎事,性抱忠义,愿归心阙廷。(《旧唐书》)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oldtangsu/jts_184.htm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列传第一百三十》 ].国学原典[引用日期2015-04-24] </ref> ②仲武得士心,受命必有逐绛者。(《新唐书》)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newtangsu/xts_225.htm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七·籓镇卢龙》 ]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4-24]</ref>
行政員使用者查核員拒收員巡檢員管理員、water、waterc、waterh、waterm、waterp、waters、watert、waterv、waterw、waterz
1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