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陽成天皇

移除 12,91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 5px 0; "> '''陽 成天 皇2.jpg皇''' </p>| 缩略图-|250px|[<center><img src="https://baikekotobank.baidujp/image/dictionary/daijisen/media/111301.comjpg" width="280"></piccenter><small>[https:/ 阳成天皇/3046515kotobank.jp/0word/4034970a304e251f07d5cf5aa086c9177f3e5375?fr=lemma&ct=single#aid=0&pic=4034970a304e251f07d5cf5aa086c9177f3e5375 %E9%99%BD%E6%88%90%E5%A4%A9%E7%9A%87-145763 原图链接]阳成天皇:[[日]]本第57代天皇。876年12月18日至884年3月4日在位。諱'''貞明'''。]圖片來自kotobank]</small> |}
'''陽成天皇'''({{jpn|j=陽成天皇|hg= ようぜいてんのう|rm=Yōzei Tennō}} ;{{bd|869年|1月2日|949年|10月23日|catIdx=Y陽}}), 男,[[ ]] 本第57代天皇。876年12月18日至884年3月4日在位。諱'''貞明'''({{jpn|j=貞明|hg= さだあきら|rm=Sadaakira}} <ref>林明德.悠游京都:探索京都庭园、佛寺、神社、河川、町家:均恒智慧,2015:318</ref> 。 [[File:阳成天皇1.jpg|缩略图|左|250px|[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wjmb.html?tj=1 原图链接]阳成天皇:884年,[[藤原基經]]以天皇暴虐為由,廢陽成天皇,改立[[光孝天皇]]。]] ==简介== 884年,[[藤原基經]]以天皇暴虐為由,廢陽成天皇,改立[[光孝天皇]]。<ref>藤原时平、菅原道真、大蔵善行、三统理平.日本三代実録:大和朝廷,901:元庆5年2月9日条</ref> [[File:阳成天皇3.jpg|缩略图|[https://baikekotobank.baidu.com/pic/阳成天皇/3046515jp/0word/4034970a304e251f07d5cf5aa086c9177f3e5375?fr=lemma&ct=single#aid=0&pic=d0c8a786c9177f3ed4e1c09d70cf3bc79e3d564c 原图链接]阳成天皇]] 最初,陽成天皇在皇宮裡養馬,號「北邊院」;繼而喜好捕蛙捉蛇、鬥犬鬥猿;乃至於殺人取樂。為此基經開始計畫廢立天皇。開始時基經心中的繼任人選是[[仁明天皇]]時被廢的廢太子[[恒貞親王]],然而恒貞親王並未首肯;最後以謙虛寬大為由,決定立[[光孝天皇|時康親王]]。(時康親王之母[[藤原澤子]]與基經之母[[藤原乙春]]是姊妹的關係,均是[[藤原總繼]]之女。時康親王為基經之表兄。此外,時康親王早先經濟狀況不佳。基經擁立時康親王,除了親王的「雅量」之外,亦可能是基於上述兩項理由。)<ref>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中国大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06%E9%99%BD%E6%88%90%E5%A4%A9%E7%9A%87-01</ref> [[File:阳成天皇4.jpg|缩略图|161px|[https://baike.baidu.com/pic/阳成天皇/3046515/0/4034970a304e251f07d5cf5aa086c9177f3e5375?fr=lemma&ct=single#aid=0&pic=b2de9c82d158ccbfe85b9e981ed8bc3eb03541a8 145763 原图链接]阳成天皇陵]] 在基經決定立時康親王之後,[[左大臣]][[源融]]以自己亦有繼承之權為由,表示異議;基經則以源融以賜姓為人臣,不得登帝位,拒絕源融。最後在基經的強勢主導下,決定擁立時康親王。之後以「賽馬」為由,誘騙天皇出宮,至 陽成 院;基經則領百官迎時康親王,是為[[光孝 天皇]]。<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wjmb.html?tj=1 阳成天皇是日本SM爱好者的始祖?_蒋丰_新浪博客] 2016年8月17日 - 这里,我要给读者先说上一句,在日本天皇史上,这样有“神经病”的天皇,可不止阳成天皇这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昭和天皇的父亲——大正天皇,就也是一位“神经病”...,kotobank</ref>
==生平==
阳成天皇(868年-949年)(在位876年-884年),他的母亲藤原高子,是当时的摄政大臣[[藤原基经]]的妹妹。他 出生 在京都染殿第,是清和天皇的长子;染殿第是[[藤原良房]]的宅邸,日后[[清和天皇]]退位 移居于此,于是又称清和院。  阳成天皇被描述成一代暴君。他在做太子的时候斗鸡走马,放荡 羁。阳成天皇于9岁成为天皇,朝政由藤原基经一人包办,依然成天赛马、舞枪弄棒,没有一点做人君的样子。藤原基经恐怕朝中大臣不服,不得不推让一下,甚至不上朝以示退避。 天皇便天天派专人往他家送公文,于是留下摄政、关白都在家办公的先例。 尔后,阳成天皇更加怙恶不悛,动辄把劝谏他的亲信杀死。藤原基经不得不进宫阻止他的胡作非为,禁止他除了参加新尝祭之外的公开露面。884年,在藤原基经的逼迫下,17岁的阳成天皇 到3个月就 迫以身体有病为由退位,做了太上皇;藤原基经不顾别人的反对, 与自己关系亲切的表兄、时已55岁的时康亲王 [[光孝天皇]]。时康亲王从辈分上是阳成天皇的叔祖父,本来不 可能继位;经由这次政变,之后的天皇全部都是光孝天皇的子孙,原本的长房皇族就被排除在继承序列之外。 退位后的阳成上皇相当放荡不羁,曾让人把妇女的衣服扒光,用琴弦绑起来,扔到水池里面把她淹死。直到949年,阳成上皇才以82岁的高龄驾崩。尽管他和他的兄弟们已经无缘帝位,但是他们的 孙后来成为显赫的清和源氏,该氏族以武艺为才能,逐渐成为世族并攫取政治权力;十一世纪末,源氏出身的[[源赖朝]]成立了[[鎌仓幕府]]以后,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 ==轶事== 生于皇家,众星拱月,一朝登基,君临天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落在日本阳成天皇的头上 真的就未必是幸事!   说起来那是[[ 观]]八 观18 (公元866 (876 )冬天的事情了。对了,稍微具由中国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大唐的太宗在位时 )11月 年号就叫“贞观”。嗯,日本历代天皇的年号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古典。只不过,日本[[清和天皇]] 是彻底“山寨”了中国大唐 让位于9岁 的贞 观年号 明亲王 话说回来,那年临近新年的时候,已经有[[藤原多美子]]和[[平宽子]]等多位妃嫔的清和 由于阳成 天皇 登基时尚幼 依然迎娶了比自己年长八岁的、又闹出过私奔丑闻的由母方伯父[[藤原 高子基经]] 担任摄政 当然,我从来不认为他这是变形的“姐弟恋”,也不认为这是他具有“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而知道这是他一方面畏于藤原家如日中天的权势压力,另一方面是贪图难以抗拒传说中藤原高子绝世美貌的诱惑。《[[日本记略]]》中说这 藤原高子在年近六旬花开荼蘼时依然绯闻缠身、艳事不断,盛年花开 时又是如何娇艳动人 今人也可想像一二。   这位美人藤原高子果然不负清和天皇的偏宠 由双亲 兄长[[ 藤原基经]]的期待 协力处理政务 于公元868 然而元庆4年(880 冬天,诞下一子。在众人的期待中,这个 清和 的第一个儿子,还未百日即被立为皇太子,而这个“幸运儿”就是 驾崩 来的被称为“神经病”的阳成天皇。这里,我要给读者先说上一句,在日本天皇史上,这样有“神经病”的天皇 可不止 阳成天皇 这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昭和天皇]]的父亲——[[大正天皇]],就也是一位“神经病”!   公元876年,不愿忍受已成一手遮天之势的 藤原基经的 钳制,生性淡泊的清和天皇宣布退位 关系似乎恶化了 元庆7 仅8岁的阳成天皇在母亲高子和舅父基经的扶持下即位,开始了傀儡皇帝的悲剧人生。现存的史书留下的多是有关于阳成天皇暴虐荒唐和有精神疾病的记录,可是究竟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内容,实在令人怀疑,毕竟,“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   阳成天皇并不是任人摆布的布娃娃,妹妹高子也羽翼渐丰,意见相歧,公元896 (883 )8月之后 藤原基经 借口阳成天皇杀了乳母的儿子,犯了在皇宫内院杀人的大忌,罪无可恕,逼阳成天皇退位。在自己的亲舅父胁迫,阳成天皇下不得不宣布退位,此时的他才刚刚17岁,还只是个半大孩子。退位之后的阳成天皇行为更加放诞、性情愈发怪戾。   《[[扶桑略记]]》中记载了阳成天皇逊位后的“极意纵肆”的荒唐生活。闯入寻常百姓家中,抢夺人家的马匹,挥鞭抽打屋主,这些匪夷所思的恶行,他都只当是寻常的恶作剧。甚至连权倾 开始拒绝上 野的左大臣源融所建的别院,他狂躁起来也毁坏围墙打砸院舍 书中更有一段令人瞠目的记载,说阳成天皇“尝捕一女子,以琴弦缚之,置于水中,以为笑乐”,捆缚加窒息,今天的SM爱好者们恐怕都要尊他一声祖师爷了!或者说,阳成天皇就是日本SM爱好者们的始祖?
  然而就是这样疯癫张狂 清和天皇曾经让藤原基经 人, 女儿入宫。 阳成天皇的[[ 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元服礼|元服礼]] 和歌集中 之际 却收录了了他一首情辞恳切、意境悠远的作品。“仰望筑波岭,飞泉落九天。相思积岁月,早已化深潭。”阳成天皇这首借潭水之深表达 藤原基经又想让 自己 对爱妻绥 的女儿藤原佳美 内亲王深厚情感的 [[藤原温子]]入宫 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暴戾之气,这样优美深沉的意境让人无 但最后并没有实现。近年有说 相信他 认为可能 一个“精神病人”!因为遭到了皇太后[[藤原高子]]的反对。
  阳 成天皇 年轻时就深爱上了自己孙女辈的绥子内亲王 生性荒誕。起初 如同今日的“爷孙恋”,后来终于如愿迎娶她 为妻子 天皇在皇宮裡養馬 感情甚笃 並建立「北邊院」;不久他不務正業 这段相濡 喜好捕蛙捉蛇、鬥犬鬥猿;乃至於 殺人取樂。為此皇舅[[藤原基經]]開始計畫廢立天皇。開始時基經心中 感情或许 繼任人選 他后来六十多 [[仁明天皇]]時被廢的廢太子[[恒貞親王]],然而恒貞親王並未首肯;最後在884 癫狂生活里唯一 ,以謙虛寬大為由,決定改立天皇 安慰吧!可惜 叔祖[[光孝 妒红颜 皇|時康親王]]。(時康親王之母[[藤原澤子]]與基經之母[[藤原乙春]]是姊妹的關係,因此兩人都是[[藤原總繼]]的外孫。此外 绥子 時康親王 早就离开人世 先經濟狀況不佳;基經擁立時康親王 在她离世后 除了親王 二十多年里 「雅量」之外 阳成天皇究竟 亦可能 怎么渡过的?!基於上述兩項理由)
  这样一 在基經決定立時康親王之後,[[左大臣]][[源融]]以自己亦有繼承之權為由,表示異議;基經則以源融已賜姓為人臣,不得登帝 深沉痴情 ,否定源融 男人是怎样成为历史上荒唐的暴君?我想, 繼承權。最後 外戚专权虎狼环伺 基經 处境 強勢主導 下, 決定擁立時康親王。之後以「賽馬」為由,誘騙天皇離宮到陽成院,事後陽 成天皇 怪诞的举止也许只是他想要反抗藤原氏迫害的一种方式,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无声抗争,也是迫 不得 已委曲求全的自保 不宣布因健康理由退位 他没有选择像他的父亲一样遁入空门寻一片净土 基經則領百官迎時康親王 选择成为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神经病” 為[[光孝天皇]]
==家族==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憾失生命中的挚爱,又深受外戚专政的压制,甚至连性命都被到了威胁,癫狂不羁自毁形象才是最安全的生存方式吧!“精神病人”阳成 父:[[清和 天皇 平平安安的活到八十二岁,这样的人生,得到如此高寿,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历史的尘埃堆积成厚厚的封土,只剩下位于[[京都]]*母:[[ 左京区]藤原高子][[净土寺]]阳成天皇的墓地——神乐冈东陵,藏起所有的秘密,自顾无言的看着世事流转、历史变迁。
==相关==*皇妃:**[[綏子内親王]]**[[姣子女王]]*子:**[[元長親王]]**[[元利親王]]**[[長子内親王]]**[[元良親王]]**[[元平親王]]
阳成天皇做上皇时,留下了一首和歌, 后被收录到《[[小仓百人一首]]》:  筑波岭のみねより落つるみなの川恋ぞつもりて渊となりぬる 直译: 筑波山 出峰漩落 男女河 细脉积 深渊涡 意译: 飞流直下筑波岭 相思积成万尺渊 〔歌意探析〕 水无乃川从筑波山的顶峰飞泻直下,日夜不停、激振荡漾,正如作者心中的恋情,山下那一汪深邃的潭水,不就是这倾诉不尽的恋情所积蓄起来的吗?用「渊」来比喻「恋」,两者在“深”上有着共通之处,作者并没有提到“深”,但却能让人感到“深”,这确实是个绝妙的比喻。 这首深情而奔放的情诗送给[[绥子内亲王]],想必内亲王殿下一定是非常感动,也难怪绥子后来成了阳成院的皇后。一般认为,这首和歌应该是阳成院年少时向绥子求爱的作品,作于退位之前。从这一首和歌来看,阳成院应该是很有才的,可惜患了精神病(或者说是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否则,阳成院很可能成为一代杰出的歌人。 == 相關 影片==<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ye3wOQLjgUQ8kRH3xMgk|alignment=left center|dimensions=640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歴代天皇ゆっくり解説 第五十七回  陽成天皇}} </div>{{-}}
{{clear}} == 日本天皇== 第一系  ▪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绥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宁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灵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 [[开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 [[成务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应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宁天皇]] ( 480-484) ▪ [[显宗天皇]] ( 485-487) ▪ [[仁贤天皇]] ( 488-498) ▪ [[武烈天皇]] ( 498-507) ▪ [[继体天皇]] ( 507-531) ▪ [[安闲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 [[钦明天皇]] ( 539-571) ▪ [[敏达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极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齐明天皇]] ( 655-661) ▪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统天皇]] ( 686-697) ▪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圣武天皇]] ( 724-749) ▪ [[孝谦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称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阳成天皇]] ( 876-884) ▪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圆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 [[一条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 [[三条天皇]] ( 1011-1016) ▪ [[后一条天皇]] ( 1016-1036) ▪ [[后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后冷泉天皇]] ( 1045-1068) ▪ [[后三条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鸟羽天皇]] ( 1107-1123) ▪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卫天皇]] ( 1141-1155) ▪ [[后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条天皇]] ( 1158-1165) ▪ [[六条天皇]] ( 1165-1168) ▪ [[高仓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后鸟羽天皇]] ( 1183-1198) ▪ [[土御门天皇]] ( 1198-1210) ▪[[ 顺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后堀河天皇]] ( 1221-1232) ▪ [[四条天皇]] ( 1232-1242) ▪ [[后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后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龟山天皇]] ( 1259-1274) ▪ [[后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见天皇]] ( 1287-1298) ▪ [[后伏见天皇]] ( 1298-1301) ▪ [[后二条天皇]] ( 1301-1308) ▪ [[花园天皇]] ( 1308-1318) ▪ [[后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后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长庆天皇]] ( 1368-1383) ▪ [[后龟山天皇]] ( 1383-1392) ▪ [[光严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 [[后光严天皇]] ( 1352-1371) ▪ [[后圆融天皇]] ( 1371-1382) ▪ [[后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 [[称光天皇 ]]( 1412-1428) ▪ [[后花园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门天皇]] ( 1464-1500) ▪ [[后柏原天皇]] ( 1500-1526) ▪ [[后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亲町天皇]] ( 1557-1586) ▪ [[后阳成天皇]] ( 1586-1611) ▪ [[后水尾天皇]] ( 1611-1629) ▪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后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后西天皇]] ( 1654-1663) ▪ [[灵元天皇]] ( 1663-1687) ▪ [[东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门天皇]] ( 1709-1735) ▪ [[樱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园天皇]] ( 1747-1762) ▪ [[后樱町天皇]] ( 1762-1770) ▪ [[后桃园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参 考文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Category:日本軍政人物]]
47,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