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75
次編輯
變更
能高越嶺古道
,创建页面,内容为“ '''能高越嶺古道''',西起南投縣仁愛鄉屯原登山口,沿著塔羅溪上行、越過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中央山脈能高鞍部,而後…”
'''能高越嶺古道''',西起南投縣仁愛鄉屯原登山口,沿著塔羅溪上行、越過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中央山脈能高鞍部,而後下木瓜溪抵達花蓮縣銅門,全長約83KM(步行路段26KM),全程每隔500公尺即設哩程椿一座,除五甲崩山路段外,其餘步道維護良好。古道早期是往來台灣東西部的捷徑,為日人警備道中最寬闊、平穩的一條,如今也成為橫貫越嶺古道中相當熱門及大眾化的一條路線。
古道最早是由泰雅族的大支族賽德克人巴雷巴奧群所開發的,他們在偶然的狩獵中,發現東部地區一片曠野可居住,於是部份族人開始遷徙定居,爾後並往來於埔里與花蓮之間,和花蓮的阿美族人交易貨品,成為稱職的山地商人。日據時期,日人為了控制原住民行動,於1917年以能高越嶺古道為基礎,闢建了能高越嶺道,並設立5個駐在所(屯原、尾上、能高、東能高、坂邊)。民國39年台電公司拓建人行道,架設了127座巨型鐵塔,並在每隔10公里的地點建立保線所,當時被譽為「電力的萬里長城」,並立有「光被八表」碑以為紀念。<ref>[http://xn--kwr22her7a6qdvs6a.tw/mountain/lunkon.htm 能高越嶺古道],能高越嶺古道-輝哥的天空</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