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8
次編輯
變更
贝克特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 外文 (著 名 = SamuelBeckett剧作家)
| 图像 =
[[File: U1039P28T3D1039893F326DT20060405172359.jpg|缩略图|center| [http://image.so.com/v?q=%E8%B4%9D%E5%85%8B%E7%89%B9&src=tab_www&correct=%E8%B4%9D%E5%85%8B%E7%89%B9&cmsid=1ff1895384125c885293b5aa7925cadc&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2&id=6535c9981500d5f2fac103cacf745853&currsn=0&jdx=2&fsn=60&adsimgsn=0 原图链接][http://ent.sina.com.cn/h/2006-04-05/17231039893.html 来自腾讯影音娱乐]]]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06|04|13}}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89|11|03|1906|04|13}}
| 出生地点 = 爱尔兰都柏林| 国籍 = 爱尔兰| 外文名 = SamuelBeckett|毕业院校 =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职业 = 著名 诗人、小说家、电影剧 作家、 文学 评论家和 剧 随笔 作 家者|主要成就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 |主要作品 = 《马洛伊》</br>《马洛纳正在死去》</br>《无名的人》</br>剧本《等待戈多》</br></br>
}}
'''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SamuelBeckett 1906年-1989年),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1906年4月13日(或者是3月13日),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福克斯洛柯的斯底劳根,确切的地点是一座名叫库尔俊纳的都铎王室建筑。在孩提时代和中小学期间,他发现自己喜爱体育活动,而丝毫没显露出日后博学和善于驾驭语言的迹象。后来他就读于三一学院,师从[[拉德莫斯·布朗]]攻读现代语言。在这里所受的教育使他的才智得到了表现。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他之所以成名或许主要在于剧本,特别是《等待戈多》(1952年)。
===第一部出色的小说《莫尔菲》=== 其 在回到爱尔兰照料父亲的时候,贝克特开始创作 他 的第一部出色的小说《莫尔菲》,但此书被拒绝42次之后才于1938年找到一家出版商出版。这是个晦涩滑稽的故事,描写一个无法就业的爱尔兰人如何躲避工 作 品 ,又如何卷入了一场爱情纠葛。 《 马洛伊 莫尔菲 》 暗示着即将成为贝克特自己的那种痛苦孤立的世界景象 , 《马洛纳正 但作者却把它掩盖 在 死去》 欢快滑稽的复杂情节之中——三角 (或四角)恋爱,对都柏林社会底层游手好闲之辈浪漫传奇般的描写 , 《无名 以及穿插 的 教育小说成分(尽管读者开始见到小说主 人 》 公莫尔菲时他已完全长大成人,但他却把自己缚在摇椅上 ,= 试图把自己摇入被 人 物简介=忘却的世界)。文学史家将这部著作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并归入爱尔兰的城市史诗之列。
===第一部法语小说《梅西埃与卡米埃》=== 他 经历过战争的混乱以后,贝克特于1946年开始创作第一部法语小说《梅西埃 与 卡米埃》(1970年),翌年开始创作第一部戏剧《埃留提里乌斯信徒》。在今天看来,这两部作品只是随后十年奇迹般的文学戏剧创作的预习。在随 后 来 十年当中,他出版了三部曲巨著《马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和《无名的人》,他的剧本《等待戈多》和《结局》(1956年)也得到出版、翻译和公演,而且他还自己动手把这些作品译成了英语。这些作品奠定了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但却使十几部类似的作品黯然失色,虽然一个次要作家有了这十几部作品,一定会功成名就。 三部曲的写作持续了六年之久(英文译本直到1956年才完 成 ),这是贝克特对自己世界观最详尽的描述;它以马洛伊寻找母亲的近似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开始,通过马洛纳超现实主义的临终反思,直到以无名人脱离躯壳的头颅在旋转的幻觉世界中心的灰色心理作 为 妻子 结局。作为对痛苦、失落和绝望心灵的文学阐述,三部曲是无与伦比的。它通过个人色彩浓厚 的 苏姗·德克沃-迪梅斯尼尔 叙述风格,引导读者越过 一 起 切 参 加法国 照标志而进入纯主观的灰色格调。即使没有几个可以认出的 地 名,它也是赤裸裸的自传,因为贝克特试图描写那些似乎难以诉诸笔端、不言而喻、扑朔迷离而又完全属于个人的一切,而且作品中只有这些内容。 ===《等待戈多》的影响=== 《等待戈多》惊人的成功,反倒使贝克特声名狼藉,他不能不继续写 下 抵抗组织 去,蒙受着这种惩罚。当这出戏首先在伦敦(英文译本)、然后在迈阿密、最后在纽约上演时,贝克特对美国导演[[艾兰·史奈德]]说,成功或失败对他来说完全无关紧要。到1980年,《等待戈多》已经在美国演出了几十场 , 躲 旧金山的实验剧团还为滞留 在 圣昆丁的难民和参加布 鲁 塞尔世界博览会的人们演出。于是人们匆匆忙忙将贝克特称作荒诞派作家,认为他和[[欧仁·尤内斯库]]和[[品特]]同属一个“流派”;评论家和报界也发现他的戏剧虽然令人困惑、沮丧,但又非常重要,并指出这出戏的杂耍渊源和对爱尔兰民间漫画艺术的借鉴。[[威维安·梅 西 荣 埃]]称它是“一出任何事情都没有发 生 活了一段 过的双料戏”。 这突如其来的成功,同时也意味着他要付出大量的 时间。 战 它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贝克特愈来愈缩进他自己隐退的缄默之中。他拒绝就自己的作品发表评论,而让评论家自己到作品本身中去寻找一切答案。 后来他于1955年写成《结局》、广播剧《落下的一切》( 即 1950 此次由罗伯特·品盖特和作者一起译成法语,1957 年 他母亲去世 出版)和专门为演员帕特里克·马洁所写的独角戏《克拉普的最 后一盘磁带》(1956年) 。在贝克特与苏珊娜结婚并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分享国际编纂奖的同年 , 随着编辑 他写出了小说《如此情况》(1961年) 和 戏剧《快乐的日子》。几部小型作品——舞台剧、电视 剧 院老板开始 (其中最优秀的有写于1964年出版于1966年的《啊,乔》),甚至还有一部诗集——都难以确定写作日期,因为贝克特常常靠仔细翻阅陈年笔记并重写早年没有 发 现 表的脚本和手稿中的某些部分,来满足对 他作品 的新的需求。 ==艺术观点== 出版界贪得无厌的胃口,尽管与贝克特的整个艺术观点相对立,却也促成了几部作品集的出版,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作品太短而不能出单行本。其 中 格罗夫出版社出版的著名选集有:《最初的爱情故事及其他》(1947年)、《功败垂成》(1976年)、《作品散编:戏剧篇》(1976年)以及《卡斯肯多与其他短剧》(1967年)。1983年在纽约上演了由艾兰·史奈德执导 的 双语天才 三出短剧《俄亥俄州即兴》(1981年)、《灾难》(1982年)和《什么·哪里》(1983年) , 三个短剧于1984年结集出版。 萨缪尔· 贝克特 在文学史上 的 经济逐渐宽裕起 地位,对于那些相信争取成功是人类合情合理行为的人们,是一种普遍的嘲弄。贝克特在其文学生涯的早期就声明,他没有什么要表达的欲望,没有表达的缘由,也没有表达的对象;但是对他这样又不能不表达的人 来 说,结果表达得不仅丰富,而且深沉。学术界的许多人都认为,贝克特是迄今仍然在世的最伟大的作家 ,但 名声也 他在巴黎却只有一套普普通通的寓所,只允许他的出版商和密友登门造访,偶尔写 出 乎意料地跌落 一篇短的散文或舞台剧脚本,好像是还不能够完全停止工作 。 随着 虽然 他 全力沉溺于体现自己本体论的缄默之中,但还是出版了惊人 的 文学 作品 日渐 。贝克特的生活观就像《等待戈多》里的波佐所说的那样,“他们两脚分开骑在坟墓上生产,光明转瞬即熄,接着又是一片黑暗”,但他却安享天年,而且生活得很好。他的文学生涯以及面对虚无所展示 出 的个人的力量,实践了他的三部曲中最后的一段话:“一定要走下去,我走不动了,我还要走下去。” ==创作生涯== 贝克特的创作应分为两个部分:小说和戏剧。他最初是写小说步入文坛的,有三部曲小说《马洛伊》、《马隆纳之死》和《无 名 的人》 , 但因为 他 却 在戏剧方面的卓 越 来越退缩 成就,使他首先是一个戏剧家。 1953年,一出名叫《等待戈多》的戏剧在法国塞纳河畔上演,轰动了法国剧坛,使贝克特一举成为荒诞派戏剧流派中最重要的作家。1969年,由于“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贝克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的成功,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自此以后,他相继创作了《结局》、《哑剧1》、《倒下的人们》、《最后一盘磁带》、《尸骸》、《哑剧2》、《啊,美好的日子》、《卡斯康多》、《喜剧》等10多部剧本,奠定了他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 ==荣获诺贝尔奖== 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瑞典]]学院常务理事[[罗金]]: 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 到 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或是一个爱尔兰人,如果是一个爱尔兰人,这似是而非的诡谲会 自 己 动地包含于其中。诺贝尔奖确实曾有被分享的情况出现,有趣的是,今年正发生了这种情况:一份诺贝尔奖颁给了一个人,两种语言和第三个国家,而且是一个分裂的国家。 萨缪尔·贝克特于1906年出生在[[柏林]],将近半个世纪后,他才在[[巴黎]]扬名于世界文坛。3年之内出版的5部杰作立刻使他一跃成为文学界泰斗。这5部作品分别是1951年出版 的 隐居状态 小说《莫洛依》及其续集《马洛纳 之 死》,1952年出版的剧本《等待戈多》, 1953年出版的《莫洛依》的第二部续集《无名的人》及另一部小说《瓦特》。这一系列作品的问世,使作者在现代文学 中 大放异彩。 上述的年份只是指这些书出版的时间,不同于其完稿的年代及写作顺序 。 这些作品的雏形必须追溯到当时的环境及 贝克特 思想的早期发展。或许 只 有求助于贝克特近年的作品,才能了解到他的文学起点及小说《莫洛依》,以至作家乔伊斯、普鲁斯特分别在1929年和1931年对他产生的重要影响。这位小说与戏剧的新表现形式的先锋,承袭了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文学传统,而他早年的戏剧创作则植根于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文学和[[阿尔弗雷德·雅里]]的《于布·王》。 从某种角度上说,小说《瓦特》的非凡创作可以看作 是 偶尔鼓起勇 贝克特文学生涯的转折点。久居巴黎的贝克特于纳粹占领后设法逃到了法国南部,并在1942年至1944年间完成了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告别了使用多年的英语而开始用法语写作,由此使他成名。直至15年后他才恢复使用母语进行写作。他在完成《瓦特》而着手开始另一部新作时, 气 迈 氛也变了。他的其他成名作写于1945至 1949年间,都以二次大战为题材。大战后他的作品已趋于成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二次大战对贝克特的影响既不是战争的实际意义,也不是前线的战事或是他自己曾参加的“抵抗运动”,而在于重返和平后的种种:撕开地狱的帷幕,可怕地展露 出 国门 人性在强制命令下服从的本能,已达到了非人道的堕落的程度,以及人性如何在这场掠夺下依然能残存不灭。因此 , 贝克特的作品一再以人的堕落为 主 要是1956年 题,而他所表现的生命态度,更强调了生命存在的背景犹如闹剧般地既怪异又悲哀,这可以说是否定论——一种在完成全部历程前不能受干扰的否定论。它必须继续到底,因为唯有那样,才会发生悲剧思想和诗境显示的奇迹。 这种否定一旦形成了,它能给我们什么呢?一种肯定的愉悦的意象——在其中,黑暗本身将成为光明,最深的阴影将是光源所在。它的名字是同情。有着无数的前辈。亚里斯多德自希腊悲剧中发展出他的经由同情和敬畏的“净化”理论。而否定形成的意象,不只是希腊悲剧中恐惧的积累。人自叔本华深沉痛苦中得来的力量超过了谢林的爽朗天性。人在巴斯卡苦闷的怀疑中找到的神的恩宠,胜子莱布尼兹盲目信仰理论上各种世界的美好。我们再度审视爱尔兰文学遗产对贝克特作品的影响——他获益于[[狄恩.斯威夫特]]对人类黑暗狂暴的描绘远远超过[[奥立佛·哥尔斯密斯]]苍白的田园牧歌。 贝克特世界观的关键在于两种悲观的不同,一种是轻易的,不在乎思考一切的悲观,另一种是在无法设防的悲惨境遇小、痛苦地面对现实而来的悲观。前者的悲观在于凡事皆没有价值因而有其极限,后者试图自相反的观念去解释, 因 参 为没有价值的东西绝不能再降低他的价值。我们曾目睹了前人所未见到的人的堕落,如果我们否定了一切价值,堕落的证明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了解了人的堕落会 加 深我们的痛苦,则我们更能认识人的真正价值。这就是内在的净化及来自贝克特黑色悲观主义的生命力量。更有甚者,这种悲观主义以其丰富的同情心,拥抱了对人类的爱,因为它了解剧变的极限,一种绝望必须达到痛苦的顶峰才会知道没有了同情,所有的境界都将消失。贝克特的作品发自近乎绝灭的天性,似已列举了全人类的不幸。而他凄如挽歌的语调中,回响着对受苦者的救赎和遇难灵魂的安慰。 这在贝克特的两大杰作中或许表现得最为明显,《等待戈多》和《啊,美好的日子》都可被视为圣经的注释。例如在 《等待戈多》 中有这样的句子:“你是那将要降临 的 首演 还是我们要再等待的另一个呢?”剧中两个流浪汉必须面对的,是以野蛮方 式 残忍 而 去过美国 无意义地生存着。这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富有人性的剧本,没有法律比创造本身更为残忍。而人在创造中唯一占有的地方,是出自他有心恶意地将其他法律加诸其上的事实。但倘若我们想象有一个神,一个创造了人类能忍受的、无尽的痛苦的神,那么我们正如剧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将以何种方式相会于某时某地呢?贝克特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剧本 的 迈阿密,1975年因导演该 名字。到 剧 去 终时我们仍未弄清戈多的身份,就像我们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幕仍不明白一样。幕落了,我们深信眼前看 过 德国 的残害的力量,但我们明白一件事,无论经历怎样的折磨,有一种东西是永远磨灭不了的,那就是希望。《等待戈多》中简单地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所作的形式上的抉择 。 在另一剧本中圣经的引喻多和人的现实的选择相关,他们彼 此 后 的关系,就像在旷野里听到了喊声。贝克特在剧本的解说中,针对了一个无望地坐在沙漠中的不负责任的幻想加以说明,但主题则是另一回事。外在发生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逐渐被越积越多的沙子覆盖,直到 他 便隐居巴黎 完全被埋葬在自己的寂寞中。但—样东西始终矗立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 , 那就是他的头和他在旷野里的喊叫。人 只 是 要活着,就有一种不可磨灭的需求,在寻找自己的同类,和他们说话,互 通 讯息。 瑞典学院对于萨缪尔·贝克特未能在今天与我们同在深感遗憾。不 过 他选了首先认识到 他的 作品的重要性的[[巴黎]] 出版商 和外界联系 [[林东]]先生代表他,前来接受奖金。现在就请林东先生从国王陛下手中领取他所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 。 ==代表作品==贝克特在创作上深受 [[ 乔伊斯 ]] 、 [[ 普鲁斯特 ]] 和 [[ 卡夫卡 ]] 的影响,主要作品女诗作《婊于镜》(1930);评论集《普鲁斯特》(1931);短篇小说集《贝拉夸的一生》(1934)和《第一次爱情》(1974);中篇四部曲《初恋》、《被逐者》、《结局》、《镇静剂》(1946);长篇小说《莫菲》(1938)、《瓦特》(1942)、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1951—1953)及《如此情况》(1961)、《恶语来自偏见)(1982)等。这些小说以惊人的诙谐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其中的《马洛伊》三部曲最受评论界重视,被称为20世纪的杰作。
贝克特戏剧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主要剧本有《等待戈多》、《剧终》(1957)、《哑剧I》(1957)、《最后一局》(1957)、《最后一盘磁带》(1958)、《尸骸》(1959)、《哑剧II》(1959)、《呵,美好的日子》(1961)、《歌饲和乐谱》(962)、《卡斯康多》(1963)、《喜剧》(1964)、电视剧《迪斯·乔》(1968)等,这些剧作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被称为“反戏剧”。其中成名作《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三百多场,成为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贝克特为此名噪一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风云人物。
===《结局》===
《结局》(1957)所要揭示的主题是:人的生存状态是荒诞的、痛苦的。全剧只有4个人物,4个人物都是病人。主人公汉姆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瘫痪症患者,终日坐在轮椅里;汉姆的父母都失去了双腿,各人坐在一个垃圾桶里,不时从里面伸出头来要东西吃;仆人克洛夫也患着一种怪病,只能站,不能坐。全剧唯一的动作就是仆人推着汉姆的轮椅在室内转动,汉姆把这叫做“周游世界”。室内一无所有,像地狱般地阴森可怕,室外光秃秃的,像死一般地沉寂。整个场面都显得十分凄惨,剧中所有的人都处在绝望的痛苦中。剧名取为“结局”,这也是有其意义的。剧中的主人公汉姆说:“结局在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然而还在延伸。”戏剧结束并不意味着人生痛苦的完结,它还在延伸……
===《啊,美好的日子》===
《啊,美好的日子》(1963)所要揭示的主题与前剧差不多。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只有一队老年夫妇。戏剧开始时,女主人公维妮半截身子已埋入黄土中。她却好像刚刚起床似的,打开眼前摆出的提包,取出梳洗工具,不停地摸索着牙膏、口红、眼镜等,两手不停地动作,犹如昆虫细肢的颤动。她的第一句台词是“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她接下去讲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毫无上下文联系的意识流字句:商品广告、营养药品、口红、过去的生活片断……到第二幕,黄土已埋到她的颈部了,可她还在赞美说:“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她也照样在寻找生活的乐趣,甚至唱起轻佻的情歌。一切都在按程序重新开始。作者就是这样来无情地、深刻地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已荒诞不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人完全是被习惯与本能支配的对象,他们的精神已错乱到麻木不仁、自我欺骗的地步。
== 腾讯视频 ==
=== 李小龙冠军弟子乔·刘易斯截拳道讲习会 ===
<center>{{#iDisplay: v0805cjwfys |720|480|qq }}</center>
=== 标题 ===
<center>{{#iDisplay: v0805cjwfys |720|480|qq }}</center>
== 优酷视频==
<center>{{#ev:youku| 代码 |720|inline| 标题 |frame}}</center>
<center>{{#ev:youku| 代码 |720|inline| 标题 |frame}}</center>
== '''资料来源''' ==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艺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