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夕阳箫鼓

移除 117 位元組, 5 年前
維護清理
</div>
'''<big> 夕阳箫鼓 ''',又名《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为 琵琶曲 )</big>''' </br></br>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此曲 为琵琶曲中的大文套,由此曲改编的古筝曲名为《春江花月夜》, 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作者 佚名。<ref>[http://www.sohu.com/a/169708053_297899 琵琶十大名曲,曲曲醉人心 ]</ref>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历史演变 ==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国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1875年前后吴畹卿抄本传谱为共6段加1尾声,无分段标题。其后各派传谱分段不一。在平湖派李芳园1895年所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曲名《浔阳琵琶》,曲体有所扩展,共10段,其分段标题为:①夕阳箫鼓、②花蕊散回风、③关山临却月、④临水斜阳、⑤枫荻秋声、⑥巫峡千寻、⑦箫声红树里、⑧临江晚眺、⑨渔舟唱晚、⑩夕阳影里一归舟。在浦东沈浩初1929年所编的《养正轩琵琶谱》中,曲名叫《夕阳箫鼓》,其分段标题为:①回风、②却月、③临水、④登山、⑤啸嚷、⑥晚眺、⑦归 [1] 舟。1923至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曲。
== 视频 ==
  {{#iDisplay: x01789ocpnn|640|400|qq}}
== 主要特点 ==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音乐开始,鼓声、箫声,疏密有致地悠然兴起;接着,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调的主题款款陈述;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并适时点缀以水波声、桨橹声等造型乐汇,表达了意境幽远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 演奏与创新 ==
 
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中央广播乐团民族管弦乐队指挥家、民乐大师彭修文对此曲的艺术处理极其细腻,他充分运用大乐队拥有丰富的乐器色彩,巧加编配,乐器时增时减,使乐队音响富有高、低、浓、淡、厚、薄的变化,层次分明;在音乐表现方面,既发扬古典音韵优雅的格调,又使音乐充满内在的激情,颇具情韵,富有生气。
中国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飚将此曲改为吉它独奏曲《浔阳夜月》,在1988年广东、香港、澳门举办的吉它大赛中获古典吉它冠军。而黎英海则将它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刘庄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
== 背后的故事 ==
 
'''简介'''
 
夕阳箫鼓是抒情写意的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谈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这首著名的民乐合奏曲。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春江花月夜》历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曾经改编为各种中西乐器的独奏、合奏曲,亦有将其填词用于戏剧之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传统音乐。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春江花月夜》原来是改编自一首著名的传统琵琶文曲《夕阳箫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