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東·布魯克納

增加 8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与同时代的桀骜不驯的音乐激进派[[瓦格纳]]与[[胡戈·沃尔夫|伍尔夫]]不同的是,布鲁克纳对其他音乐家,尤其是瓦格纳,表现得极其谦虚。布鲁克纳这种作为一个人与其作为一个作曲家的迥异,使得描述他的人生以及通过这种描述去理解其音乐之背景变得极其困难。
 
他的作品尤其是交响曲,遭致许多人的批评。批评者中最著名的有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汉斯力克]]以及其他支持[[布拉姆斯]]的人们(这其中还包括瓦格纳的批评者)。作品冗长、旋律重复<ref>"The laconic idiom of restraint, the art of mere suggestion, involving economy of means and form, is not theirs. " [[Bruno Walter]] observed, comparing Bruckner and [[Gustav Mahler]] (see Walter's ''Essay'' below).“……简洁拘束的乐句风格、点到为止的联想以及简约的表现方式和形式,(在第四第五交响曲中)都不存在”</ref>,以及布鲁克纳经常在他同僚的协助下不停修改自己作品的习惯,并且因此对哪个版本认可的举棋不定为他们所诟病。正因为布鲁克纳经常性重复地修改已完成的作品,造成他的交响曲作品版本众多,所以产生了音乐学中著名的[[布鲁克纳难题]]。
 
雖然批評者眾,但布鲁克纳亦有许多支持者,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學生兼朋友[[古斯塔夫·马勒]]。马勒曾评价布鲁克纳为“半神半痴”。<ref>''Mahler: A Musical Physiognomy'', by Theodor W. Adorn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page 66</ref>
== 生涯 ==
<p style="text-indent:2em;"> 布鲁克纳在1824年9月4日在奥地利小镇安斯菲尔登一个教师家庭中出生,他是12个孩子中最年长的。当时的奥地利,在教堂唱诗班里任职和管风琴演奏也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布鲁克纳早年学习[[小提琴]],[[钢琴]],但最主要是管风琴,10岁时即会间或到教堂当管风琴师帮补家计。他父亲死后,1837年他到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当合唱男童。在那里他得到音乐方面的深入教育并且受培训成为老师。他的第一份差事,(1841-1843)在小镇温德哈格当学校教师。但布鲁克纳和校長發生龃龉,最后竟至解聘:布鲁克纳自己应行的职责没尽,作曲太“多”,还在管风琴上即兴演奏。这个时期布鲁克纳写有一首[[弥撒曲]](为女中音,两把[[法國號]]和管风琴而作)。
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后来向布鲁克纳提供一个教师职位,经过这一段可朗斯多夫的教师生活后(其中他还写作了一些作品),1845年布鲁克纳回到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在那里作为“临时风琴手”,直到1855年,他已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一部大型B大调弥撒,为合唱,独唱和管弦乐队而作。
== 关于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 布鲁克纳是一位有天赋的[[管风琴]]演奏家,他的管风琴即席演奏很有名。这位虔诚的作曲家在自己五十岁终于在交响曲方面取得突破。他对权威的崇拜在他后三部交响曲上可见一斑:他的[[第七交响曲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是献给[[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第八交响曲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是献给[[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而未完成的第九交响曲,则是献给[[上帝]]的,“如果他不嫌弃的话”,作曲家這樣说。
布鲁克纳的作品以其宏大的音响建筑著称。交响曲的首乐章,(终乐章有时也是如此)有不止两个,而是三个大型主题。这应该归功于布鲁克纳管风琴方面的经验技巧,“音级强度”,不同音响强度之间的突然转变,布鲁克纳对乐器组和对管风琴的音栓的处理如出一辙。
== 影响 ==
<p style="text-indent:2em;"> 布鲁克纳是[[布拉姆斯]]外另一位19世纪在后世留下深刻影响的德奧系作曲家之一。特别是他的第九交响曲,在当时可谓前卫,具有启示性。布鲁克纳大胆的和声对位音响可以说为[[勋伯格]]开了路。他独特的配器和实现手法为[[卡尔·尼尔森]]和[[让·西贝柳斯|西貝流士]]所推崇並推廣。布鲁克纳的影响其实还可见于[[古斯塔夫·馬勒|马勒]]的[[交響樂]]作品,还有[[新古典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如[[保罗·欣德米特]]和[[约翰·尼伯姆克·大卫]]的作品。布鲁克纳另一功绩是,将弥撒和[[感恩赞]]这类宗教音乐音乐会化。布鲁克纳的音乐语言在二十世纪的作曲家[[弗兰茨·施密特]]和[[理查德·魏茨]]的努力下继续延伸。
== 作品 (部分) ==
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