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六街乡

增加 4,45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一六街乡 </big> '''
|-
| <center><img src=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ic3.zhimg.com%2F50%2Faed6f7cfb21460a3acf530ce6b78e55f_hd.jpg&refer=http%3A%2F%2Fpic3.zh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0123063&t=2450be3c687b46b9bf9cf4b077ce4bf6 width="300"></center><small>[ http://www2.zhihu.com/question/28952414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一六街乡'''地处 [[ 安宁市 ]] 南部,距安宁城区50千米,是安宁市的"南大门"。乡境东邻晋宁县 [[ 双河彝族乡 ]] ,南靠晋宁县 [[ 夕阳彝族乡 ]] ,西接易门县 [[ 蒲贝彝族乡 ]] ,北连安宁市八街镇,三面由少数民族围居,全乡总面积139平方公里。境内群山环绕,沟河纵横,盆岭相间,属乌蒙山系,又是红河水系与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岭处,因此,全乡地势南高北低,乡境内主要河流有:三股水、龙潭山水、石鸡村河、一六街河和车木河,水系属金沙江水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存有铁、锡、钨、铅、锌、高岭土等。 <ref>[ http://www2.zhihu.com/question/28952414 一六街乡(附图)], </ref>
=城乡建设编辑=
2005年,一六街乡继续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注重了对集镇的绿化、[[美化管理]],做到有专人管理,以"绿、亮、美"工程为目标,以卫生治理为基础,积极营造绿色环境为主题的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一六街乡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乡实际,开展了多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活动。截止2005年底,全乡共建成昆明市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村2个,安宁市级文明单位4个,文明村6个,[[花园式单位]]4个,文明示范村2个,文明科室37个。在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全乡100%的村民小组,96%以上的农户参与了创建复评活动,2005年全乡获10星的137户,9星的581户,8星的887户,7星的724,6星的190户,5星及以下82户。通过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和促进了友善的新型人际关系,"[[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公民"已在全乡广大农村和干部中形成共识,村容村貌良好。
=社会治安=
2005年,一六街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始终贯彻执行"打防并举"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充分发挥群众性的地方治安网络,加大普法教育与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把全乡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控制到最小,发案率低,破案率较高。积极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切实把各种社会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机关干部和全乡群众中,开展了"四五"普法和"[[三五治乡]]"教育活动要求,订购了2005年全民普法教育读本,做到了人手一册,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认真开展了普法培训学习,提高了广大机关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在青少年中,开展了法制教育,举办了专题法制讲座活动。利用6·26国际禁毒日和10·26中国禁毒日,进行毒品预防宣传,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受教育3 500余人,有效地杜绝了新生吸毒人员的滋生,强化了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
2005年,全乡共发生刑事案件19件,侦破8件,受理治安案件15件,查处14件,排查社会矛盾4件,受理民事纠纷24件,调解成功21件,调解率87.5%,成功率达88%。基层村委会调解民间纠纷92件,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5%以上,通过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杜绝了省市上访和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社会福利=
2005年,一六街乡的民政工作,充分发挥出了其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搞好扶贫济困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工作。在积极做好查灾、核灾、计灾的同时,着重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问题。2005年全乡解决缺粮128户471人次11 660千克,38户57人纳入农村特困救助,12户20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保障,解决了4户特困户居住问题。解决了受灾户,贫困户的生活困难,确保做到人人无饥寒,维护了社会稳定。在节日期间,入户看望了35户老复员军人,送去了价值3 500元的衣物和7 000元的慰问金,发放了8户军属24 400的优待金,发放4名特困复员军人生活、医疗补助金3 100元。2005年,为8户五保户、29户特困户、22位[[精神病]]患者购买了第三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婚姻登记工作中,严格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审查登记,全年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5对,离婚登记10对,合格率达100%,有效地维护了婚姻登记工作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全乡的民政工作,认真落实了优抚政策,解决好优抚人员的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等问题,切实做好扶贫救残工作,维护了全乡的社会稳定。
==视频==
{{#ev:youku| |640|center|<big> </big>|frame}}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