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谷利

移除 5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谷利
| 圖像 = [[File:谷利.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2/D20EDBEC3EE0186545C822834D88FF78.jpg 原图链接]]]}}
[[ 谷利 ]] (Gu Li),[[三国]]吴人。原为[[孙权]]的奴隶,后为孙权左右给事、亲近监,因秉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而受孙权宠信。逍遥津之战因救主有功,被拜为都亭侯。或与[[谷朗]]为同族。据说谷利姓源自其人。
=人物生平=
谷利,是孙权的左右给使,因为谨慎刚直成为亲近监官。谷利性格忠诚果断,正直刚烈,说话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孙权非常喜爱信任他。
吴大帝征讨合肥时,没有成功,撤军还兵。突破重围后[[孙权]]乘骏马撤退走津桥,此时桥南已被毁坏,谷利说:”至尊牢牢抓住马鞍,我在马后加鞭,以助马势。“孙权果然一跃得过,孙权脱险回去后,封谷利为都亭侯。
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孙权在武昌建造大型船舰,取名「[[长安]]」,可乘坐三千人。但当这艘船下水试航之际,狂风大作,当时与孙权一起在船上的谷利,立刻命令舵手转往樊口,孙权说道:”应当迎风往罗州去!“谷利拔刀上前对著舵手威吓:”你不往樊口我就斩了你。“舵手于是立即转往樊口。 [1] <ref name="是何年">{{cite web |url=http://www.4hn.org/files/article/html/0/475/31338.html |title=册府元龟●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accessdate=2013-03-09}}</ref> 
当大船入樊口之时,风势已经比刚才猛烈数倍,无法行船。孙权对谷利说:”阿利,你怎麼这麼怕水!“[[谷利]]这时跪下说:”大王您是万乘之躯、金枝玉叶,却随随便便在大风大浪下跑去玩水,船楼又高,吃风很大,一但翻覆,您有个万一,国家社稷将要怎么办?所以我才敢冒死抗命。“孙权於是更加的器重谷利。至此以后,孙权不再直呼其名,而以「谷」代称,以示尊重。
 
=史书记载=
《[[三国志·吴主传]]》引《[[江表传]]》 [2] <ref name="国学原典">{{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angzz/sgzz_047.htm |title=三国志·吴主(孙权)传 | accessdate=2013-03-09}}</ref> 曰:权乘骏马走【宋、冯本,“走”作“上”】津桥,桥南已见彻,丈馀无版。谷利在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权既得免,即拜利都亭侯。谷利者,本左右给使也,以谨直为亲近监,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权爱信之。
《[[三国志·吴主传]]》黄武五年春 《[[江表传]]》曰:权於武昌新装大船,名为长安,试泛之钓台圻。时风大盛,谷利令柂工取樊口。权曰:“当张头取罗州。”利拔刀向柂工曰:“不取樊口者斩。”工即转柂入樊口,风遂猛不可行,乃还。权曰:“阿利畏水何怯也?”利跪曰:“大王万乘之主,轻於不测之渊,戏於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是以利辄敢以死争。”权於是贵重之,自此后不复名之,常呼曰谷。
《[[水经注·卷三十二]]》:孙权之攻合肥也,张辽败之于津北,桥不撤者两版。权与甘宁蹴马趋津,谷利自且著鞭助势,遂得渡梁。凌统被铠落水,后到追及,流涕津渚 。 [3]  《[[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人部十九·妒淫愁泣贫奴婢佣保·奴 引《江表传》 [4] :谷利,孙权奴
《[[ 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卷三 十八◎兵 ·人 十九· 妒淫愁泣贫奴婢佣保·奴 环济 吴纪 江表传 [5] 曰 大皇帝征合肥,未下,因撤军还兵。吕蒙等共留津北,魏将张辽奄至,围数重,蒙等死战。既破围上马出,外浮桥南已绝,丈馀无板。 谷利 时为亲近监 白曰:"至尊牢摄鞍缓鞚,利当着鞭以增马势。"於是得渡 孙权奴
《[[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八◎兵部八十九·鞚 引环济《吴纪》曰:大皇帝征合肥,未下,因撤军还兵。吕蒙等共留津北,魏将张辽奄至,围数重,蒙等死战。既破围上马出,外浮桥南已绝,丈馀无板。谷利时为亲近监,白曰:"至尊牢摄鞍缓鞚,利当着鞭以增马势。"於是得渡。
=演义记述=
东吴牙将,合淝会战时曾救 [[ 孙权]]=参考 资料文献=1. 册府元龟●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是何年[引用日期2013-03-09]2. 三国志·吴主(孙权)传 .国学原典[引用日期2013-03-09]3. 水经注·卷三十二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8-10-14]4. 艺文类聚 卷三十五 .中国国学网[引用日期2013-03-10]5. 太平御览 卷三百五十八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3-03-10]{{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