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9
次編輯
變更
王葆心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王葆心'''
| 图像 = <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xw/hb/hg/201407/W020140722395625176990.jpg" width="250px"> <br> [http://news.cnhubei.com/xw/hb/hg/201407/t2992660.shtml 来源网页]
}}
其编著的《古文辞通义》是学习、创作、研究古代散文的入门书,在民国初年已出版,影响广泛,其方志学集大成之作《方志学发微》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 ''' 生平简介'''=
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xiāng),号晦堂,湖北省罗田县人。幼入黄州经心书院,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古文史籍,成绩十分优秀。十八岁参加府考以经学第一名得中秀才。
= ''' 学术贡献'''=
王葆心一生著书立说,涉及研究领域颇为广泛,但其晚年,在方志学的研究上致力尤勤,其遗著达170余种。除已刊的《虞初文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再续汉口丛谈》,未刊者有《方志学发微》、《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史志不分家。王葆心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也有目共睹。中国第一部革命史《湖北革命实录》,就是他修纂的。在修纂这部革命史时,他在史学方面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即摒弃了“以君主一人为体,统领历史”的陈腐观念,提出了以“一大群人活动”为中心,“以民人全体为本纪之主体”、“以民权代君权”的修纂理论,主张“革命史应为生人立传”。还认为“政治既有更张,文籍随世递交”,即使被立传的人“日后之自改各有隆污,而其过去之陈迹初无改变。”这些是他对历史编纂学的卓越贡献,时至今日仍有积极的意义。
= ''' 后世影响'''=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1886—1975,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王葆心同乡、忘年之交)曾多次指示有关方面搜集、整理和出版王葆心遗著。已出版:《虞初文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重修湖北通志条仪》、《历朝经学变迁史》、《经学研究前后编》、《中国教育史》、《古文辞通义》等20余种。待出版:《方志学发微》、《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目前《王葆心传》,叶贤恩著,已由崇文书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发行。195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重修王葆心墓,湖北省文史研究馆为其撰文立碑纪念,董必武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以志墓门,后人在墓前写下《谒王葆心墓》诗文:一抔黄土草萋萋,碑壁寒伧香火稀。谁知墓中安睡者,竟是楚宝国君师。
195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嘉其学行”,重修王葆心墓。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题下了“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以表墓门,湖北省文史研究馆为其撰文立碑纪念。
= ''' 评价'''=
除了董必武评价的“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之外,张春霆称王葆心是“集方志学之大成”的学者;闻惕生称其作品为“旧时代方志遗产的总结,新时代方志革新的萌芽”;国民政府(重庆)在1944年如是评价王葆心:鄂耆儒王葆心,性行纯笃,学术渊深。早年从事著述,即同情革命,激发民族思想。民国后,屡经患难,艰贞自矢,志节然。其掌教近三十年,著书达数百卷,实足矜式士林,有功来学。兹闻溘逝,悼惜良深,应予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示政府彰闻耆贤之至意。
195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嘉其学行”,重修王葆心墓茔时,董必武又以旧联题写墓门,以为旌表。并多次指示湖北有关方面搜集、保存、整理和出版其遗著。也正是在董必武的保护下,其大量珍贵著作的手稿,几经辗转,最后被湖北省博物馆珍藏。1959年年夏,董必武在湖北省谈地方志并强调各县都要修县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王葆心曾与甘鹏云、傅岳棻、卢木斋、张国淦等耆宿动议编修《湖北文征》,进行地方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也是在董必武的倡议下,终于启动《湖北文征》的工作,于1964年由湖北省文史馆完成编审。<ref>[http://alumni.whu.edu.cn/info/1043/8721.htm 方志专家王葆心]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