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凝

增加 2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徐凝</big>'''
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祜(792?-853?)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元和间(806-820)有诗名。明人杨基《眉庵集》卷五“长短句体”赋诗云:“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徐诗102首,五七言绝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绝句16首,七言绝句80首,七绝亦高手。徐凝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首首是无以复加,为后人所推崇。代表作有《 [[ 忆扬州 ]] 》《 [[ 奉酬元相公上元 ]] 》等。<br>
== 人物简介 ==
《[[诗人主客图]]》<br>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及门十人:费冠卿、皇甫松、殷尧藩、施肩吾、周光范、祝天膺、徐凝、朱可名、陈标、童翰卿。<br>
皮日休《 [[ 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 ]] 》<br>
  凝之操履不见于史,然方干学诗于凝,赠之诗曰:“吟得新诗草里论”,戏反其辞,谓“村里老”也。方下,也所谓简古者,且能讥凝,则凝之朴略稚鲁,从可知矣。乐天方以实行求才,荐凝而抑祜,其在当时,理其然也。<br>
[[ 唐才子传 ]] 》<br>
  (凝)始游长安,不忍自炫鬻,竟不成名。将归,以诗辞韩吏部曰:“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知者怜之。<br>
[[ 石园诗话 ]] 》<br>  徐侍郎(凝)《 [[ 奉陪相公看花宴会 ]] 》二绝,胜于《杭州开元寺牡丹》诗,白香山赏之,以其末句见誉耳。……洪容斋以为诸绝如《[[辞韩侍郎]]》、《[[相思林]]》、《[[忆扬州]]》,亦皆有情致。今观侍郎诸诗,固皆以情致胜者也。或较之于(张)祜,则实不如。白之抑祜,或出于退轻薄而进朴略之心。而元稹谓“祜雕虫小技,或奖励之,恐变风教”,则实怀妒才之心矣。世不咎元而但咎白,何也?<br>
《[[唐人绝句精华]]》<br>
  盛唐雄浑宏阔气象,一变而为韩愈之奇险,再变而成为白居易之刻露。奇险之极,则有卢仝之怪僻;刻露之极,则有徐凝之粗率。其间复有浮艳与冗漫之作,而唐诗遂衰矣。<br>
学术论文 ; 内容来自<br>                                                                                                                                                内容来自 <br>
李军. 徐凝诗歌新论.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 , 2011 <br> 张兴. 徐凝及其诗歌研究. 《 广西师范学院 》 , 2014 <br> 陈尚君. 徐凝、徐嶷诗甄辨. 《 中华文史论丛 》 , 2008 <br> 刘中桥. 徐凝“恶诗”与李白“敛手”. 《 四川建材 》 , 1998 <br> 张安祖. 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真伪考──澄清一桩文学史上的千年公案. 《 北方论丛 》 , 1995
6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