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叶名佩

增加 2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叶名佩]]'''(Ye Ming Pei)<ref>[http://mini.eastday.com/a/170413100214956.html 叶名佩:抚琴作画 倾尽一世风雅 ] ,东方头条,2017-04-13]</ref> 祖籍[[温州]],生于1929年6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吴门琴社创始人之一,任[[吴门琴社副社长]]。
叶女士从 [[ 十四岁 ]] 开始学习古琴,先后师从[[张子谦]]、[[徐元白]]、[[李明德]]等多位著名古琴家,操缦七十年从未间断;其琴风清婉、琴容端庄,在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长期以来,叶女士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其琴德亦为众多琴人所推崇。
== 人物生平 ==
叶名佩,1929年生于 [[ 浙江温州 ]] ,现定居苏州。少年时,其父在上海任职员,曾随父在上海读书。古琴启蒙老师是扬州古琴师杨子镛。张大千大风堂女弟子叶先生的父亲酷爱古琴,曾师从国乐大师卫仲乐教授学琴。叶名佩自幼受家庭熏陶,对古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14岁时在沪拜淮安山阳古琴家 [[ 杨子镛 ]] 为师,学琴一年。后因杨子镛离沪返乡,乃终止学琴。
由于她父亲非常喜欢古琴,且常与弹古琴者交往,故常常带着她参加今虞琴社的雅集。那段时间,今虞琴社的雅集设在上海 [[ 张子谦 ]] 家。年幼的叶名佩聪明伶俐,在雅集中得到诸多前辈的赏识。当时今虞琴社的活动非常热闹,雅集上常有人吹箫、弹琴、弹琵琶等多种乐器,幼小的叶名佩觉得琵琶声音悦耳动听,想学琵琶。父亲则为她讲说古琴的诸多高雅所在,建议她继续学古琴。当时能够继续学习古琴,事实上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的父亲太喜爱古琴的缘故。叶先生如是说道。
没过多久,叶名佩即拜张子谦为师,开始了新曲子的学习。随后又依次拜古琴名家 [[ 李明德、徐元白 ]] 为师。老师们在教导中,于琴曲的节奏缓急、跌宕起伏,指法的吟、猱、绰、注、撞、逗、进、退等弹奏要领,无不对其一一细心雕琢,使得她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三位古琴家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的示范讲解,又使叶名佩的琴艺逐步增进。她先后从张子谦老师处学了 [[ 《忆故人》、《龙翔操》 ]] 等曲,从李明德老师处学了 [[ 《渔樵问答》、《普庵咒》、《梅花三弄》 ]] 等曲,可惜李明德先生英年早逝,四十多岁便去世了。
1947年叶名佩随 [[ 徐元白 ]] 先生去杭州学琴,并住在徐元白先生家中。在杭州的那段日子,叶先生先后学习了 [[ 《秋江夜泊》、《阳关三叠》、《静观吟》、《思贤操》 ]] 等琴曲。那时,徐元白一家住在雷锋塔边上,一有时间,徐元白先生和夫人黄雪辉就带着叶名佩去观赏西湖,领略那如诗如画的美景。美丽而又内涵深邃的西子湖以及每天晚上元白先生的谆谆教诲无不浸润在叶名佩年轻的心中。在杭州的那段日子,叶先生还结识了师兄——古琴家 [[ 姚丙炎 ]] [[File:叶名佩2.jpg|缩略图|左|[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b5274d4e96eef01f49141fc7d0ff99e0/9e3df8dcd100baa1ccb9b3914510b912c8fc2e06.jpg 原图链接]]]回忆起对古琴的执着,叶先生告诉笔者,她对中国画也有着同样的执着追求。回忆起学画的历程,叶先生告诉笔者,那是来自一次偶然。1946年张大千来上海开画展。朋友们听闻张大千家有张宋琴,纷纷要求他拿出来让在场的叶名佩弹弹,当时很多人在场,叶名佩弹罢,朋友们又怂恿张大千收个徒弟,当时张大千也很高兴,当时就同意了,叶名佩即现场向他磕了三个响头,就这样,叶先生拜国画大师 [[ 张大千 ]] 为师开始学画画了。
1948年叶随张大千同赴成都,继续学画,深得张大千的画风神韵。全国解放后,叶名佩曾参加解放军川北军区文工团搞美术工作,转业后先后在上海、包头、南昌、苏州等地工作,最后定居苏州。在成都学画时,叶曾参加古琴家裴铁侠先生在家举办的古琴雅集,并有幸结识了当时在成都的古琴家 [[ 李王番 ]] 先生。
叶先生开始收教古琴弟子是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教徒至今,已经有六十多人师出其门了。在上海工作期间,叶先生还经常参加今虞琴社举办的雅集,在这期间结识了前辈老琴家沈草农夫妇,并与之常有交往,切磋琴艺,得益匪浅。
定居苏州后,她还常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北京、上海等地专程拜访老琴家 [[ 查阜西、吴景略、张子谦、姚丙炎 ]] 等,关心着各地琴人的活动情况。
转眼匆匆数十年过去了,先生于各派融会贯通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琴风。委婉细腻,恬淡清新是叶的琴艺特点;待人谦和、乐于助人又是她的为人准则,其琴艺琴德足以为后学者仿效。
== 成立吴门琴社 ==
1982年叶先生调回苏州,有感于今虞琴社的凋零,希望能在退休后继续为古琴做贡献,于是通过其师兄姚丙炎的介绍,认识了苏州古琴大家吴兆基先生,结识了苏州古琴家 [[ 吴兆基 ]] 教授及其弟子 [[ 裴金宝 ]] ,经吴老介绍又拜访了古琴家 [[ 徐忠伟 ]] 先生。为提倡弘扬古琴艺术,1986年他们共同筹建了吴门琴社。从此叶名佩在琴社中积极开展宣传演出活动。并不断培养新人,为古琴艺术的推广和发展贡献着其全部精力。
== 个人作品 ==
CD专辑:《 [[ 叶名佩古琴音乐 ]] 》,2009年发行。曲目:龙翔操,渔樵问答,修禊吟,平沙落雁,忆故人,良宵引,普安咒,梅花三弄,阳关三叠。[[File:叶名佩2.jpg|缩略图|居中|[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b5274d4e96eef01f49141fc7d0ff99e0/9e3df8dcd100baa1ccb9b3914510b912c8fc2e06.jpg 原图链接]]]
DVD:《 [[ 静含太古 ]] 》,与吴钊、裴金宝、汪铎、陈长林、李禹贤、刘善教等人的合辑,2006年发行,其中叶名佩先生的演奏曲目有:《 [[ 龙翔操 ]] 》(传自张子谦);《 [[ 思贤操 ]] 》(传自徐元白)、《 [[ 渔樵问答 ]] 》(传自李明德)。[[File:叶名佩1.jpg|缩略图|右|[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26c346b9cf11728b342d8b20f8fdc3b3/4afbfbedab64034f8f330b2eadc379310a551d18.jpg 原图链接]]]琴谱:《 [[ 吴门琴谱 ]] 》和《吴门琴谱(续)》,吴门琴社合编,1998年出版。
== 个人生活 ==
操缦、丹青是叶先生的业余爱好,数十年间,这两样始终伴随着她,从不间断。而除了操缦、教学、丹青外,叶先生还 [[ 舞剑、打太极 ]]
先生性格极随和,任何喜欢古琴、弹琴的人要去拜访,她都很热心地接待。淡泊名利,故身上几乎没什么头衔。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先生的琴风才有着淡泊、悠远、雅致又朴实的意境!
[[File== 视频 == {{#ev: youku|XMzgwOTA4MzMxNg|640|inline|琳碧阁古琴集--《静观吟》 叶名 佩1.jpg|缩略图| 居中|[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26c346b9cf11728b342d8b20f8fdc3b3/4afbfbedab64034f8f330b2eadc379310a551d18.jpg 原图链接]]]frame}}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国古琴家]]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