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赤尾清纲

增加 11,530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赤尾清纲'''<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赤尾清纲'''<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98/12170280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30/1o3b7rg3d3.html 圖片來自名人简历网]</small>
|}
关于赤尾氏的起源,原本有着出身并不低微的通说。该说认为赤尾氏有关系紧密的两支:一支是三条实雅长子公纲于嘉吉年间蛰居于浅井郡丁野村,其此时即有一子曰浅井重政,而另有一子为赤尾家纲,这里的重政被认为是浅井亮政的曾祖父。另一支中赤尾氏与浅井家族的关系更为密切,据称亮政之父浅井贤政另有一子为赤尾骏河守教政,而教政有子为新二郎为政。如此说成立,再论年纪推算,清纲很有可能就是教政之子,同时也是浅井亮政的侄子。无论两支中的哪一支都表明赤尾氏与浅井氏有着相当接近的血缘关系,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赤尾氏受到浅井氏如此的重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赤尾清纲

外文名Aka:o Kiyo

国 籍:日本

民 族:大和民族

关 于:赤尾氏的起源

日文名:赤尾清綱
==赤尾氏起源==
不过随着浅井起源三条说被攻破,赤尾氏的出身传闻也就一同被打破了。亮政不过是凭借婚姻关系而继承嫡流的浅井郡郡司家庶系,其原本的出身低微,明显是在下克上后通过讨好贵绅才获得虚假系谱的。那么,赤尾清纲的祖上也当然不会出自三条氏,而很有可能和浅井氏一样只是赤尾地头出身而已。他们因为世代与浅井郡司家关系紧密,所以也讨得了一个出自三条家的伪谱。

在清纲时期或之前的赤尾氏中可列数的仅有清世一人,而他的事迹也颇为渺茫。大约在天文(1532——1554)后期,井口氏与三田村氏关于用水问题发生争执。三田村氏依靠浅井一门的亮赖和[[忠种]],而井口氏则依托赤尾清世为后盾,双方相持不下。其实,井口氏的当主经元此时乃是浅井久政的岳父,也就是长政的外祖父,并非虚弱无力的家族。而他们在用水争执中没有依靠浅井本家,而是借助赤尾清世的权柄,这足以说明此时的赤尾氏在家中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力量,或许他们和浅井氏之间真的存在某种极为紧密的血缘关系亦未可知。结合当时及之后的情况看,清纲的父亲很可能就是这位位高权重的清世,而不是什么捏造的骏河守教政。
==贤政初即位时的助力==
赤尾美作守清纲通称孙二郎(亦有称孙三郎),他是近江伊香郡赤尾城城主,也是侍奉了浅井家[[亮政]]、[[久政]]、[[长政]]三代的重臣,并在小谷城建有[[赤尾屋敷]],和[[海北纲亲]]、[[雨森弥]]兵卫一起被称为“[[海赤雨三将]]”。

浅井亮政死后,其子久政即位。不善战事的久政在与夙敌南近江六角氏交战中屡屡失败,被迫以从属身份求和。亮政时代从未受过如此屈辱的清纲等家臣因此渐渐与久政不和。而对此毫无察觉的久政又为求得六角家进一步的信任,命令其长子迎娶六角家重臣平井(飞来)加贺守定武之女,并接受六角义贤的赐字,将其子起名为贤政。由此,一向仰慕祖父亮政的贤政对于父亲的示弱也十分不满。清纲等众家臣对于久政更是失望透顶,纷纷将希望转移到年轻的少主贤政身上。

[[永禄三(1560)年]][[贤政]]十六岁时,众家臣秘密商定实行兵变逼迫久政退位,拥立贤政。在赤尾清纲、远藤直经以及安养寺经世等的主持下,在丁野村评定会上,众家臣一致决定拥立贤政,迫使久政卸下家督的位置。贤政即位后,立刻回绝了六角家的婚姻,并正式与六角家决裂。

愤怒的六角家为彻底征服浅井氏,于当年集合约两万五千军势(有异说)攻入北近江,矶野丹波守员昌一面死守佐和山城,一面向贤政告急。贤政连忙集结军势一万一千余人赶赴佐和山城城郊。是役,赤尾清纲也作为游军随军出战。双方于野良田发生激战,一方面由于六角军过于轻敌,另一方面贤政也不似其父般无能,战斗的结果是六角军惨败,六角家的势力被彻底从北近江拔除。《浅井三代记》中更称此后六角家臣个个畏惧浅井家。

永禄四(1561)年,美浓的斋藤治部大辅义龙去世,其子暗弱的龙兴即位。于是,美浓三人众开始动摇并与尾张的织田信长靠拢,而斋藤 氏家臣日根野备中守则因浅井氏与斋藤氏有姻亲关系而倒向贤政一边。应日根野备中守的请求,贤政便于三月中旬领军七千攻入美浓,以战争迫使斋藤龙兴退位,赤尾清纲亦随军出战。按计划贤政军当迅速越过美江寺川,一战迫使斋藤龙兴在一日间退避,大军进驻[[稻叶山]]。而在接下来的两天内从离稻叶山十町的地方行动以示威胁,并由日根野出面按照当初预定的那样让重臣们同意和睦,并令斋藤方的重臣交出人质作为保证。不过,因为以竹中重元为首的部分家臣拒不交付,又不好正面攻城,氏简便一日日虚耗下去。

另一方面,得知浅井军主力进入美浓的消息后,六角家认为这是灭亡浅井家的绝佳时机,遂起兵进攻浅井家,一度攻入佐和山城。浅井久政自觉以留守的兵力无力抗拒六角的进攻,一边向盟友朝仓氏求援,一面则向贤政发送告急文书。得知消息的贤政立刻召开军议,会上决定由赤尾清纲担任殿后任务以掩护主力部队退出美浓。

这个任务有多危险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贤政入侵美浓本是因受到了斋藤家家臣的邀请而来,正因如此,贤政所带出的兵力并不很多。贤政之所以能够顺利打到稻叶山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斋藤家的军队故意纵容所致,但却在最后关头发生了意外的变数,使得一场本当轻松无比好似出游般的出战变得凶险万分。斋藤家部分家臣的临时变卦大大出乎了贤政的意料,而兵力本已不多又无意与斋藤家树敌的贤政自然不能强攻稻叶山城,而此时撤军则又显得虎头蛇尾,既有负他人所托,于面子上也是颇有点过不去。贤政希望时间可以让那些临时变卦的家臣们想通,从而风光的撤出美浓。不过,六角家却不给他这样从容的机会。六角家此时的入侵对于贤政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本是受人所托才入侵美浓,如今却弄得进退维谷,想来这也是贤政始料未及的吧。而斋藤的临时变卦则更让贤政对斋藤家失去信任,从容的撤退显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只有留下人来殿后,才能保证大部队的安全退出。仅仅只有七千人的贤政军撤退后还需要面对六角的大军,那么在美浓的损失自然是越小越好,殿后的兵力自然也是越少越好。虽然斋藤家传至龙兴手上时已经衰落是众所周知的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先前根本没有实际性抵抗的斋藤家积蓄的兵力到底有多少,不用明说也能够想象得到。所以,担任殿后的任务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甚至可能贤政当时就准备把殿后部队当做弃子准备丢卒保车吧。

其次,事情到了这步田地,美浓方面也很清楚自己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了。那么,为了避免贤政将事情抖露出来,斋藤氏的家臣们也只有“痛打落水狗”以期消灭浅井家来使得事实永远被掩盖下去这一条路可走了吧。否则,龙兴事后追究起来,于自己可就大大地不妙了。

同时,在当时遗留下来的文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竹中重元是这场追击战的策划者和参与者之一。他的实力决不是能够小视的。虽然其他家臣的兵力不会归于竹中指挥,但仅凭借其本身的实力就足够给浅井氏殿后的部队造成极大麻烦了。

当然,以上这些仅是个人的猜测而已,未必都是实情。但不管当时真相如何,斋藤家派出了追兵追击撤退中的贤政却是不争的事实了。然而,清纲却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从他的身份来看,很难说这是贤政指派给他的,相反,其主动请缨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于是,贤政交给赤尾清纲五百人,同时交付给他的是此次美浓入侵战所有将士的命运。

汤浅常山编写的《常山纪谈》中有一则关于浅井军从美浓撤退时殿后部队击退斋藤追击军的逸话。当时浅井军只有五百人,而斋藤的追击军竟达一万人之多。浅井军在樽井一带的小川附近设立栅木严阵以待,当得知斋藤大军即将到来后以一百人走菩提小径迂回到敌后,另四百人则在正面抵抗。当夜,浅井军向斋藤大军发起夜袭战,同时菩提小径中的部队也出动呼应,造成很大的声势。斋藤方以为部队中有内应,故此不敢轻举妄动,不久向稻叶山城退却。这是浅井殿后军第一次击退斋藤氏的追击。随后浅井军趁斋藤氏主力退却后在大垣城一带纵火并发动佯攻,斋藤军闻讯再次出动前来追剿。浅井军见状便往本领方向后撤,同时以三十人伪装成樽井地方的土民躲入当地民夫家中。当疲惫的斋藤军前来休息准备军粮时,伪装的土民立刻纵火焚烧。斋藤军顿时大乱,浅井军趁势出击,再度将追击军击退。浅井军待斋藤军退却后并没有随即撤离,他们登上南宫山以观察斋藤军动向。已经失败了两次的斋藤军变得较为谨慎,他们发现浅井军在山上后便四面包围发起猛攻。浅井军将士见此九死一生之状,[[个个奋]]勇,以一当百,且利用地形优势顽强抵抗。斋藤氏久攻不下,且觉得无利可图,后来便退回了稻叶山城。于是浅井氏殿后军三退斋藤,成功完成了掩护主力返回北近江的任务。(美浓殿后战大致地形图如下)

逸话就只是逸话而已,自然不能作为信史来承认。这里说斋藤军的追兵人数达一万人左右,按当时的情况及斋藤家的实力来看,这个数量并非没有可能。毕竟追击的兵力一般不会少于被追方的绝对兵力,更何况从各方面考虑,美浓方面都是希望能将贤政永远留在美浓而不是放他回去。因此,追击的兵力纵然不足一万,有数千人还是极为可能的。所以,清纲以区区五百之众,成功的在大垣城一带抵御了斋藤家大军的数次攻击,这简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了!赤尾清纲在殿后的战斗中既反复多次地抵抗住了斋藤军的进攻,又全身率队返回了近江,此等功绩恐怕也不得不让人们把他归结到名将的行列之中吧。

正是由于清纲的出色表现,贤政才能及时赶回近江,击溃了来犯的六角军。可以说,浅井军能够取得此次大捷,首要的功臣非清纲莫属了。同年五月,贤政废弃了六角家的赐字“贤”字,正是定名为长政。<ref>[https://www.100chui.com/article/184737.html 赤尾清纲 锤子简历网] </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军政人物]]
11,5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