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3,56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魏 </big>''' |- |<center><img src=http://cdn.lsal.cn/art/8011/f/6c19dba5…”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魏 </big>'''
|-
|<center><img src=http://cdn.lsal.cn/art/8011/f/6c19dba5b.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yishuzi.com/font/2843f6.htm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魏,大多数情况下是指[[魏姓]]或朝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wèi

部首;


字码;
U+9B4F

五笔;
TVRC

仓颉;
HVHUI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数;
17

注音;
ㄨㄟˋ

四角号码;
26413

Unicode;
CJK

笔顺读写;
撇横竖撇捺撇横撇竖横横撇折折捺

笔画编号;
31234531325113554

汉字首尾分解;
委鬼

汉字部件分解;
委鬼
==汉字==
基本字义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

详细字义
〈名词〉

1. 阙宫门的台观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周礼·太宰》

魏阙之高。--《淮南子·本经》

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东汉·班固《典引》

〈形容词〉

高大。也作"巍" [tall and big]。如:[[魏然]](独立不动的样子);魏魏(高大的样子。同"巍巍")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鱼贵切《集韵》《韵会》虞贵切,ࠀ�音伪。《说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人省山,以为魏国之魏。《诗·魏风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注》象魏,阙也。

又《集韵》语韦切,音巍。《庄子·知北游》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

又《扬子·方言》魏,细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细而有容谓之魏。《注》魏魏,小成貌。

又《集韵》《正韵》ࠀ�吾回切,音嵬。义同。
==姓氏==
魏姓,此姓氏有出自姬姓、芈姓等多种说法。魏姓最早发源于魏(山西芮城县北),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地区,朝鲜、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都有其姓氏。

魏姓族人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郡望,据有关史料所载,主要有两个: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省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城郡: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邿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9%AD%8F 魏],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30,8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