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芝加哥大中央車站

增加 9,19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大中央車站 (芝加哥)'''<br><img src=" https://chicagology.c…”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大中央車站 (芝加哥)'''<br><img src=" https://chicagology.com/wp-content/themes/revolution-20/chicagoimages/grandcentralarchitectural.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hicagology.com/goldenage/goldenage022/ 圖片來自chicagology.com]</small>
|}
'''芝加哥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Station''')是歷史上位於[[美國]][[芝加哥]]市區的一座大型客運終點站,原址位於[[芝加哥河]]河畔[[盧普區]]南側,緊鄰[[哈里森街]]、[[韋爾斯街]]和[[波克街]]。車站最初由[[威斯康星中央鐵路]]建設,由[[建築師]]Solon Spencer Beman設計車站主體建築。車站其後數度易手,1890年由[[芝加哥和北太平洋鐵路]]完工及啟用,後來易手予[[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作為其在芝加哥的總站,直至1969年11月8日關閉,最終於1971年被拆除。

歷史上有多家鐵路公司使用大中央車站作為其線路在芝加哥的總站:[[蘇線鐵路]](威斯康星中央鐵路的後繼者)、[[芝加哥大西方鐵路]]及[[佩雷·馬凱特鐵路]]。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經營的著名列車,例如開往[[華盛頓特區]]的[[首都特快]]列車停靠該站。

== 車站建築構造歷史沿革 ==

1889年10月,[[威斯康星中央鐵路]]的一家子公司決定在芝加哥市區哈里森街和韋爾斯街(當時稱第五大道)路口的西南側新建一座車站,以替代其附近的臨時停車場。新站位置緊鄰[[芝加哥河]]南支行船道,以方便和[[五大湖]]發達的水系貨運相接駁。

車站的主樓風格為羅馬文藝復興式,由當時因為設計[[普爾曼機車廠生活區]]而聲名狼藉的建築師Solon S. Beman擔綱。車站主體由磚,褐沙石和[[花崗岩]]建造,哈里森街側長228英尺(70米),韋爾斯街側長482英尺(147米)。面向哈里森街正面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拱門,主樓外牆上有類似城堡的垛口和塔樓。主樓的東北角有一座高達247英尺(75米)的大型鐘樓。Beman較早將浮筏系統(Floating raft system)運用在建築上,以應對芝加哥市區鬆軟的土質。

鐘樓的[[樁柱]]地基深55英尺(16.8米)。鐘樓頂部有一座巨大的四面鐘(錶盤直徑13英尺(4米),曾經一度是美國最大的四面鐘),並懸掛一座巨大的座鐘,重達11,000磅(4,990千克),每小時敲響報時。後大鐘被移除但四面鐘被保留直至建築被拆毀。

大中央車站內部亦裝飾豪華精美。主候車室地盤鋪設以大理石,並由[[科林斯柱式]]支撐天花板。窗戶玻璃為染色玻璃,並擁有一個餐廳,一個大理石鋪設的壁爐。車站主樓內部亦經營有旅館,能提供100個房間的住宿。旅館於1901年歇業後,此後再未開放。

大中央車站主樓之後為月台區,一座大型拱式鋼筋玻璃結構停車棚籠罩在月台區之上,長555英尺(169米),寬156英尺(48米),高78英尺(24米),建成時為世界上最大的鐵路車站停車棚,為鐵路建築史上的傑作。

大中央車站共有4座[[港灣式月台]],6條到發線,可收納列車編組最長為15節車廂以上。車站最終完成時造價逾一百萬美元。

1890年12月8日,大中央車站正式啟用,芝加哥和北太平洋鐵路([[北太平洋鐵路]]的子公司)為車站的擁有者和第一個使用者。在此之前,有誌於打入芝加哥鐵路市場的北太平洋鐵路從威斯康星中央鐵路手中購下了尚在建設中的大中央車站和路軌。威斯康星中央鐵路亦使用本站,其線路在森林公園村借道北太平洋鐵路的路軌進入車站。在此地借道北太平洋鐵路的還有明尼蘇達和西北鐵路。1891年12月起,[[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開始使用本站,1903年,佩雷·馬凱特鐵路亦加入。

1893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北太平洋鐵路於該年10月破產,被迫[[拍賣]]大中央車站和其所屬軌道。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於1910年將其買下,並將芝加哥和北太平洋鐵路改頭換面為“巴爾的摩和俄亥俄終點鐵路”繼續經營車站及路軌。

== 主要列車 ==

從建成啟用起,大中央車站就是全芝加哥七大總站中最小和客流最少的,甚至在鐵路運輸的鼎盛年代亦如此。大中央車站從未成為長途城際旅客的主要集散地,亦沒有大量通勤列車使用。1912年,大中央車站全年客流量僅為3,175人次,每日收發列車38次(包括了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運營的4次通勤列車),佔芝加哥市鐵路運輸總客運量的4.5%。

造成大中央車站列車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怪異的路軌佈局,使得其他鐵路公司望而卻步。開往必須兜一個大圈子,向西繞道西南芝加哥工業區,再折向東。雖然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專注於城際客運事業,將其旗下著名的列車如[[首都特快號]]在本站首發,大中央車站的其他使用者,如蘇線鐵路,芝加哥和大西方鐵路,和佩雷·馬凱特鐵路對客運事業興致缺缺,導致大中央車站一致無法如其他總站一般興盛。

=== 城際列車 ===

大中央車站曾作為以下列車的終點站:<ref>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12073225/http://home.aol.com/chirailfan/rpassgcs.html Chicago's passenger trains of the past: Grand Central Station] home.aol.com 2013.02.22</ref>

*[[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

*[[芝加哥和大西部鐵路]](至1956年)

*[[蘇線鐵路]](1912-1965,之前和之後使用[[中央車站]])

*[[佩雷·馬凱特鐵路]]

*在1900年12月至1903年7月[[拉塞爾街車站]]改造期間,[[紐約中央鐵路]]和[[芝加哥,岩島和太平洋鐵路]]亦臨時使用本站。

=== 通勤列車 ===

除城際列車外,本站亦曾有一系列[[通勤列車]]以服務芝加哥市内的民眾。

為了迎接1893年[[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開行了從大中央車站至[[傑克遜公園]]的通勤列車,中途停靠霍爾斯特德街,藍島大道,阿什蘭大道和奧格登大道。

此外還有至少兩條平時通勤線路以大中央車站作為總站。一條由威斯康星中央鐵路經營,從大中央車站開往哈勒姆。

另一條線路由[[芝加哥終點轉運鐵路]]從1900年開始經營(1910年被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收購),從大中央車站開往芝加哥高地,途徑藍島,哈維,桑頓和格倫伍德。該條線路並未獲得商業上成功,1915年就宣布停運。
此外其他鐵路公司並未在大中央車站開設通勤路線。

== 停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原本就人流稀少的車站更加冷清,日收發列車數量從最繁忙的40次降低到26次。

1940年代時,芝加哥和大西部鐵路日收發列車6次,1956年終於無以為繼宣布退出車站。

到1963年,車站日收發列車僅剩10次,其中6次為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鐵路的城際列車。隨著列車數目減少,旅客數量也隨之下降。1969年車站關閉時,日均客流僅210人次。

由於大中央車站規模小,年代久遠,客流幾稀,在不斷有人要求芝加哥市政當局將南盧普區的幾個車站合併的呼聲下,最終市政府實施了合併的政策,並最終導致了大中央車站在1969年走向了其“可悲的被廢棄的命運”。

大中央車站在原址廢棄了兩年,最後市區地皮和重新開發的價值還是壓倒了車站本身作為時代代表和建築傑作保留的價值。1971年,車站站房及路軌,月台全部被拆毀。

== 車站現狀 ==

大中央車站關閉並拆毀後,其土地重新開發利用狀況一直不佳,直至現在,哈里森街,波克街,韋爾斯街和芝加哥河東岸的土地仍然是一片空白,為芝加哥市區少有的未開發之地,昔日月台的殘跡依稀可見。

在該片土地以南新建了一座17層高的公寓樓以及被稱為“河城”的大型建築(由Bertrand Goldberg設計,此人同樣設計了芝加哥河畔傳奇建築[[馬里納城]]),起位置位於原車站軌道區和附屬調車場。“河城”計劃原本為從哈里森街至羅斯福公路的數個大型建築,包含了一座68層的辦公樓和公寓樓,但最後僅完成了一座較小的公寓樓。<ref>[http://www.emporis.com/en/wm/bu/?id=117125 River City] emporis.com 2006.05.03 </ref>

=== 車站傳奇 ===

大中央車站被拆毀30年後,從芝加哥的城市記憶中迅速消失,如今只有當地歷史學家,建築學家和[[鐵道迷]]賦予其“芝加哥市舊鐵路車站的皇后”的稱號。歷史學家Carl W. Condit稱其為“一座被遺忘的芝加哥重要建築”。建築學家Harry Weese惋惜的把大中央車站的拆毀稱為“荒唐的毀滅”。在車站拆除時惋惜的說到:“芝加哥市拆除了一個銘記這個城市如何發達的豐碑:鐵路”。


== 參考文獻 ==
{{reflist}}
2,3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