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戴世强

移除 15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戴世强1.jpg|缩略图
|center|[httpshttp://image5b0988e595225.socdn.sohucs.com/view?q=%E6%88%B4%E4%B8%96%E5%BC%BA&src=tab_www&correct=%E6%88%B4%E4%B8%96%E5%BC%BA&ancestor=list&cmsid=88bb1353d6e7bff60ae5844f1ebb686a&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5#id=be57da4d6fe8bffd548a05ed3bfe7c57&currsn=0&ps=56&pc=56 images/20181009/62ab31a54e4c4fd395c78feaa85bb253.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58371026_749928 来自搜狐图片]]]
| 图像说明 =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 出生日期 = 1941年1月
| 知名作品 = 水波动力学,流体力学
}}
'''戴世强''',男,1941年1月出生,定海城关镇人,[[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至1957年就学于舟山中学,1962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先后任职于七机部、中科院力学所、[[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现为中国力学研究学会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动力力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主编。<ref>[httphttps://blogwww.sciencenetdocin.cncom/blog-330732p-6624691629286030.html 科学网—学习漫谈(84):数学是安身立命之本- 戴世强的博 客上海大学教授 ],豆丁网,2016-06-08</ref>
==学术经历==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1966年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导师:郭永怀教授;专业:电磁流体力学);
曾在中科院力学所、七机部从事国防科研和基础研究;
曾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上海大学终身 [[ 教授 ]] [[ 博士生导师]]<ref>[https://www.sohu.com/a/258371026_749928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老师学术报告《和同学们谈谈如何做学问》 ],搜狐, 2018-10-09</ref>。
==研究方向==
 
多年来致力于流体力学、应用数学以及力学史和方法论的研究。早期提出的“修正的完全近似法”、“推广的KBM方法”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ref>[http://www.sohu.com/a/258067814_749928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老师学术报告《和同学们谈谈如何做学问》]</ref>
==获得奖励==
科研项目“奇异摄动理论及其在联系中的应用”和“非线性水波和非线性振动的渐近分析”分获1986年和1994年的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术论文《关于振荡型的界面孤立波》获1995年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任基金):“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的学术思想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任基金):“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的学术思想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课题):“城市行人和自行车交通流的建模和模拟”;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史和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第九、十届评审委员;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复旦大学]]、[[苏州大学]] 大学 、[[宁波]]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力学所兼职研究员;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副主任;
==代表性论著==
《水波动力学》;
 
《流体力学》;
==视频==
=== 上海大学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微记录—— 戴世强 老师与第子讨论英语 教授 2020年12月9日发布=== {{#eviDisplay:youkui3210jv9593| XNDI4MjY2MTAzNg 寬度|高度|qq}}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物理學家]][[Category:教授]][[Category: 中國人编辑]]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