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连文

移除 13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张连文1.jpg|缩略图
|center|[httpshttp://imageimage14.som1905.comcn/uploadfile/2012/0918/view?q=%E5%BC%A0%E8%BF%9E%E6%96%87&src=tab_www&correct=%E5%BC%A0%E8%BF%9E%E6%96%87&ancestor=list&cmsid=bf68aeacf1cd88431831f05e90723096&cmran=0&cmras=0&cn=0&gn=0&kn=41&fsn=121&adstar=1&clw=285#id=5cf4f95a0e4a7897bece8a660fb5c4f7&currsn=0&ps=70&pc=70 thumb_1_300_410_20120918013615482.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1905.com/mdb/star/3010935/ 来自电影频道]]]
| 图像说明 = 国家一级演员
| 出生日期 = 1945年2月
| 知名作品 = 《艳阳天》《挺立潮头》
}}
'''张连文''',男,1945年2月生,[[吉林省]] [[ 长春市 ]] 人。[[北京 ]] 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8268352746198931673029434935417716&wfr=spider&for=pc “国家一级演员”张连文:曾主演《创业》差点失明,74岁突然离世 ] , 搜狐百度, 20192020-0107-0524</ref>。1960年考入[[ 北京艺术学院]] 表演系科,学习话剧表演,开始了他的表演艺术生涯,经过两年的 表演专业学习,1963年到[[山西]]晋中文工团参加工作,1997年参加[[ 挺立潮头 ]] 影片摄制, 获1997年政府奖、中宣部优秀影片,现正在筹拍大型故事片[[ 忽必烈 ]] 的导演工作。
==人物历程==
1973年北影厂导演林农为拍《 [[ 艳阳天]](1973)》请他扮演萧长春,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在导演的热情鼓励下,他以朴实,细腻的表演风格使萧长春站立在银幕上,《艳阳天(1973)》的拍摄,成为他艺术生活的又一个新起点。在拍摄影片《 [[ 创业 ]] 》时,他反复研究剧本,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捕捉生活的感受,推敲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终于在银幕上创造出真挚感人、鲜明生动的石油工人代表周挺杉的光辉形象,这两部影片的拍摄成功,使他成为观众所熟悉的青年演员。
之后,他又在《沸腾的群山》中饰演焦昆,《巨澜》中饰钟远、《婚礼》中饰岳志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北京)》里饰郑百如等。
==参与影片==
[[File:张连文2.jpg|缩略图|张连文]]
挺立潮头 (1997)
那是1974年,张连文在电影《创业》中饰演男主角周挺杉。这部以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石油会战为背景、以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史实为依据的电影,谱写了一曲中国石油工业艰难而壮烈的创业颂歌,影片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堪称我国工业题材电影的代表作品。然而,比电影场面更加深入人心的,则是周挺杉的形象,这个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的石油钻井队长,被张连文演绎得真挚动人,自登上荧屏以来不仅成为鲜活地跃动在观众心中的经典人物,更以他火热的激情和干劲,成为一代中国人奋起精神的代名词。
[[File:张连文2.jpg|缩略图|张连文]]
==经典台词==
====血总是热的==== 1970年底,时任大庆油田文化局副局长的薛涛观看了阿尔巴尼亚影片《海岸风雷》,这个反映工程师为抢救轮船牺牲的故事使他想到要把战友王进喜的事迹也拍成电影。随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刚刚恢复创作的长春  电影制片厂。此时的长影厂正向全国各地派出队伍寻找电影创作题材,薛涛的提议正中大家心意。于是,长影厂当即组成创作班子,邀请薛涛担任写作组组长,将创作计划上报了文化部。随后的几年间,创作组搜集了大量素材,并草拟了剧本提纲,但由于种种原因,拍摄工作始终没能如期进行。直至1974年,时任石油部部长的余秋里受周恩来委托,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以反映大庆石油会战为题材的电影,原先的拍摄计划才又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长影厂很快组织由谢铁骊任组长的《创业》筹备小组,由导演了《芦笙恋歌》、《节振国》等影片的于彦夫执导,著名编剧张天民写作剧本。为不辱使命,张天民又数度深入大庆采访,最终从原先积累的大量资料及真实事迹中提炼出了《创业》的剧本。
剧本完成,选演员却成了一件令摄制组头痛的事情。在多次试镜未果的情况下,谢铁骊提出了一位候选人--张连文。"那时候我刚刚拍摄完《艳阳天》,人还正在长春。谢铁骊看过《艳阳天》之后,对我饰演的萧长春这个角色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推荐我去试戏。"张连文回忆:"看剧本的情形我至今难忘。试戏的头一天晚上我拿到剧本,上下两集的本子,我是一口气看完的,看完后兴奋得根本睡不着觉。好本子啊!光是看文字,我就已经感动得直落泪。"于是,边回味边兴奋,张连文记不清自己是怎样迷迷糊糊睡着的,但却清晰记得,因为过度兴奋而迟睡,致使第二天的试镜竟然迟到了。"记忆中我演了多少戏试镜从来没迟到过,只有这次迟到了。幸亏赶到时还来得及,迅速化妆、上镜头,拿胶片拍了一段后,剧组觉得我从造型气质各方面都还比较符合,很快就定下了由我饰演周挺杉。"
为了真实再现当年大庆工人创业的情景,电影拍摄前,全体演职员专程进驻大庆体验生活。"与石油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前前后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吧。"张连文说,"当时正是冰天雪地,零下20多度,他们一天十几个小时站在井台上,如果赶上起风的时候就更苦。大家这才真正体会到石油工人的不容易,才知道剧本里那些激情万丈的豪言壮语,不是嘴里喊出来的,都是在实践里干出来的。"而更令张连文触动的,还是听工人们讲王进喜的故事。"体验生活的时候,听了很多石油工人对'铁人'的描述,觉得他真是铁铮铮的汉子!据说当年运钻机时,从火车站运到井站还有一段距离,一台有几十吨重,即使拆开后一个零件也都有好几吨,但是运输设备有限,后来是靠王进喜组织工人们靠双手硬生生抬上井台的,没用一台机器,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想象的壮举。"钻井开钻后一直打不出油,王进喜守在井台上三天三夜都没合眼,事情传开后,当地一位大娘感叹:"这人真是个铁人啊!"就这样,王进喜有了"铁人"的称号。"就是这种'铁人'精神,后来为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50多年过去了,这第一口井至今还在出油。"张连文"啧啧"感叹。
====不争馒头争口气==== 
"不争馒头争口气",这是张连文记住的第一句周挺杉的台词,它既道出了戏里周挺杉打油井的决心,也呼应了戏外张连文乃至整个摄制组拍电影的信心。有了之前充分的生活体验作基础,摄制组对拍摄过程的艰苦也有了一定准备,但是开机后的实际情况还是超出了想象。在张连文的记忆中,隆冬里有零下三十多度的大雪天,酷夏里则有至今想来都令人"胆寒"的凶猛蚊子。"都说东北三个蚊子一盘菜,那次拍摄算真的领教了。所有的演员都要'特殊保护',但当时的条件不比现在,最特殊也就是每人一顶草帽,草帽上再挂块纱布把脸蒙上,否则脸上叮个大包,镜头就不能用了。"说到这里,张连文呵呵地笑起来。
从天气到设备,尽管先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大庆精神的鼓舞下,摄制组还是积极克服了重重困难,于年底完成了电影的拍摄任务。《创业》拍摄完成后,经由当时国务院文化组审查通过,确定为重点影片宣传,向国内外发行。影片在全国四届人大会议闭幕式上首映,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整版以"毛主席文艺路线胜利万岁"为标题进行了评价。随后,《创业》全国公映,并立即引起了轰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从文化到精神的贫瘠,使人们更加惊喜于《创业》的出世,影片里所折射出的精神好似一道曙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更鼓舞了人们的斗志。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公映后不久,《创业》很快遭到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极力打压,荒唐炮制了"十大罪状"指责并禁映该片。为了还《创业》以清白,编剧张天民冒死将一纸申辩信辗转交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由他转交给了毛泽东本人。亲自看过影片的毛泽东被电影情节感动落泪,批示道:"此片无大错。罪名达十条之多,太过分了!建议发行。"这一批示在当时的文艺界引起轩然大波,但并没能令《创业》直接复映,张连文等主创人员仍旧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直到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创业》才得以重见天日。
====人没精神轻飘飘==== 
"《创业》里有句台词,凡是看过的人都知道--'人没精神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出油',这句话最能说明精神对人的重要。"说到"精神"二字,张连文很是激昂:"《创业》之所以能够给一代又一代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就是因为电影里那种不怕万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穿越时代的。尤其是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对这个影片应该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体会,那个历经浩劫的时代,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精神信仰在何方,而《创业》的出现恰巧鼓舞了大家。人是需要精神支撑的,电影里说'一个国家要有民气,一个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志气',这三种'气'归根到底指什么?就是精神信仰。"
谈到同样以王进喜的故事为原型的电影《铁人》即将公映,张连文很激动。"在我们那个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创业》里不可避免地掺杂了很多阶级斗争方面的描写;另外,按照当时的规定,为了避免出现活着的真人真事,主人公的名字也从'周铁杉'改成了'周挺杉'--甚至连一个'铁'字都不能出现。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其实是很遗憾的,"张连文感慨万千地说,"现在同样的故事重拍,影片的名字直接就叫做《铁人》,这本身已经代表了一种进步。我期待看到重拍后的作品,尤其是对'铁人'这样的故事来说,重拍很重要也很必要,时代在进步,作品也要进步,只有不断更新的解读和创作才能更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将'铁人'精神更好地传扬下去。
====经典台词====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视频==
===满怀深情望北京,怀念昨天刚刚去世的“铁人” 张连文老师===
{{#ev:youku| XNDAwMjY3Njk2OA }}
 
==参考来源==
[[Category:媒體影視人物]]
[[Category:中國男演員]]
[[Category:导演]]
28,7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