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莱拉·约瑟芙维茨

增加 3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萊拉.約瑟芙維茨'''(Leila Josefowicz,1977年10月20日- )加拿大出生的美國小提琴家,並曾擔任模特兒。萊拉1977年在加拿大出生,不久便搬往美國洛杉磯。1994年〔17歲〕首次在 [[ 卡內基 ]] 音樂廳亮相,同年與 [[ 飛利浦 ]] 簽約,錄製了 [[ 柴可夫斯基 ]] [[ 西貝柳斯 ]] 的協奏曲。在此之前,她就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交響樂團演奏。<ref>http://www.tingall.com/d/artist/13940 Leila Josefowicz / 萊拉·約瑟芙維茨</ref>
=音樂神童之路=
萊拉於1977年10月20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Missis-saugga父母是來自波蘭與英國的科學家。她是長女,還有一位弟弟。當她三歲的時候,愛好小提琴的父親開始帶她去上鈴木教學法的小提琴課程,她從幼年就在音樂上嶄露天分。這個家庭很快就搬到了美國加州的洛杉磯,這個城市為嶄露頭角的音樂家提供了許多機會。萊拉將她的大部分成就歸功於她家人的支持和鼓勵。當她8歲結束了鈴木課程,她的父母為她找了私人教練,並且每週必須兩度開好幾個小時的車帶她上課。為了這樣的長時間通勤以及兼顧學校的課程,她安排在下午1:30離開學校以便於練習。十歲的時候她上了一個全球性的電視節目,她由一位著名的電視喜劇演員Lucille Ball介紹出場。他們全家於1990年搬遷到費城。從她13歲到18歲,萊拉在賓夕法尼亞州的Curtis學院,一所著名的小型音樂學校接受培訓,老師是 [[ 約瑟夫布羅德斯 基Joseph 基]]Joseph Brodsky和Jaime Laredo。畢業後她搬到紐約,1994年她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演,同年與飛利浦唱片簽約並於1995年發行第一張專輯。<ref>https://www.encyclopedia.com/education/news-wires-white-papers-and-books/josefowicz-leila</ref> [[ 香奈兒 ]] 在她二十歲時簽下了他作為兼職模特兒,她曾自述"他們想要一個來自古典樂界的人,而我就買單了。"<ref>https://www.telegraph.co.uk/culture/music/classicalmusic/3639854/I-needed-to-have-my-heart-broken.html I needed to have my heart broken</ref>
=一位非典型古典音樂表演家,連衣著風格都是=
萊拉的演奏會表演的幾乎都是當代的曲目,通常是仍在世的作曲家的作品,或是已過世的二十世紀大師的作品(例如 [[ 斯特拉文斯 基Stravinsky 基]]Stravinsky 或德國作曲家 [[ 貝爾德·阿洛伊斯·齊默爾曼 ]] Bernd Alois Zimmermann等)。她說她比較喜歡活生生的東西,而非博物館等級的經典古典劇目。指揮家兼作曲家Esa-Pekka Salonen第一次與萊拉合作演奏Knussen所寫的樂曲時,非常驚訝於萊拉的表現方式,雖說這是一件很好的樂曲,但是萊拉處理的方式像是在演奏[[布拉姆斯]]或[[西貝流士]]等古典大師的樂曲,於是這個現代作品昇華成了大師級作品,而萊拉的這種力量會感染給觀眾成為非常成功的演奏。會後他馬上詢問萊拉是否能為她譜作小提琴曲,萊拉的強勢也讓他印象深刻,萊拉說她可以把一個單純的音符表現得非常有感染力,請他不要在一個音節裡放入太多無謂的音符,這是當代作品為求華麗花俏的過度操縱。當作品完成時她強勢的要求改寫第三樂章結尾的某一段,Salonen表示,改寫後的確更好。Salonen為萊拉譜寫的小提琴協奏曲於2009年首演。
雖然有些古典音樂家也試圖在古典音樂以外加入新的東西,但基本上都還是在古典音樂演奏的範疇之中,很少像萊拉這樣。有人評論她喜歡的作曲家幾乎都是白人男性,她反應這並非選擇標準,而是這個曲子的確觸動她讓她覺得她必須要把它演奏出來。她也提到她想建立的是管理經營者、聽眾以及管絃樂團對她的信任感,當她想要介紹某個現代樂曲給大家,當然不表示所有人都會喜歡,但這個曲目一定有它很有趣的地方。
99,3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