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华圣经公会

增加 3,201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中华圣经公会'''是基督教新教在华翻译、发行、出版汉语《圣经》机构。 新教,亦称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东…”


'''中华圣经公会'''是基督教新教在华翻译、发行、出版汉语《[[圣经]]》机构。

新教,亦称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ref>[https://www.sohu.com/a/286847119_609049 如何正确区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这个终于搞清楚了 ],搜狐,2019-01-05</ref>。包括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新宗派:[[路德宗]]<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812/308444.html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 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简介],趣历史,2018-12-09</ref>、加尔文宗、安立甘宗,以及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新教又称“更正教”、“抗罗宗”、“[[耶稣]]教”。新教目前的人数有近6亿左右,主要集中在[[欧洲]]北部、[[美国]]、中国部分地区以及拉美部分地区。

==简介==

早期在华分别有大英圣书公会、大美国圣经公会和苏格兰圣经公会。[[苏格]]兰圣经公会在[[上海]]设有机构。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大英圣书公会资助[[马礼逊]]从事汉语《圣经》的翻译和印刷;道光十六年(1836年),指派李太郭任驻华代理;1849年,资助《圣经》印刷,在上海设立机构。李太郭之后,历任大英圣书公会经理的有伟烈亚力、戴撒母耳、文显理、谢泼德等。大英圣书公会在全国各地设分会,协助推销散发《圣经》。大英圣书公会从开始在华活动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为止,共印发《圣经》全书或分卷本1300多万本。大美国圣经公会自从1833年资助裨治文翻译《圣经》起,开始在华圣经业务。1875年,该会正式派遣驻中国及日本的代表葛立克来华在上海设总会,并在广州、成都、汉口、北京等地设分会。葛立克之后的负责人有裴来尔、海格斯和力宣德等。

大美国圣经公会偏重美国传教士如[[裨治文]]、施约瑟所译汉文《圣经》以及一些地方方言《圣经》的印行业务。1913年统计,38年内大美国圣经公会共印刷并发行各种《圣经》近2000万本。

1932年7月,以上三会各自母会先在[[伦敦]]开会,促成在中国3个圣经公会合并事宜,成立专门委员会。1933年6月,在中国成立相应的合一委员会,全国协进会总干事诚静怡为该委员会主席。1937年5月3日,正式合并,定名“中华圣经公会”。会址设于上海市香港路18号。其第一任总干事为力宣德,1944年由幕天恩在[[重庆]]接任为第二任总干事。抗战胜利后,慕氏来上海接收中华圣经公会。1950年,慕氏回国,中华圣经公会请原之江大学校长李培恩为总干事。1956年,改组理事会,由毛克忠、江文汉、张之江等16人为新理事会成员,推举毛克忠、崔宪祥、江文汉等7人组成中华圣经公会会务小组。“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79年后,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负责《圣经》的出版业务。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249,7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