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木下靜涯

增加 646 位元組, 5 年前
擴充
| occupation = 畫家
}}
'''木下靜涯'''({{BD|1887年|5月16日|1988年|8月27日}},本名'''木下源重郎''',號'''世外'''、'''龍涯'''、'''靜涯''',[[ 長野縣]][[伊那市]] 人,日本[[ 東洋畫]] 京都派畫畫家。日治時期曾在台灣近三十餘年,致力於台展、府展事務。
==生平==
1918年木下靜涯得知印度阿旃陀石窟發現壁畫的新聞,和友人小林蓬雨、鎮內松齡、瀨尾南海等人一同前往,途中有人提議暫訪台灣,在1919年2月時一行人在台灣的北鐵道旅館、台南公館舉行個展,但其中一人不幸染上傷寒,唯有木下靜涯留台陪著病人,由於醫療費用和生活費,使木下靜涯散盡旅費,只能暫且滯留台灣;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應第八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來台訪問,台南州台南市市尹(即市長)[[荒卷鐵之助]]特地委請木下靜涯繪製〈番界風景繪卷〉三卷呈獻裕仁,讓木下靜涯名噪一時。同年,木下靜涯將妻子與兩子自日本接至台灣,寄居淡水街三層厝二十六番地(今淡水區三民街二巷二號),名「世外莊」<ref>{{cite news | author = 黃議震| url =http://merit-times.net/2019/01/02/86910/ | title = 【海嶠人物萬象】木下靜涯的淡水夢(上)| publisher = 人間福報| date = 2019-01-02 }}</ref>。
木下靜涯居住淡水期間,創作不輟,除繪畫外,還喜歡打獵、釣魚、下[[ 圍棋]] 、喝酒,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他曾說他選擇淡水居住的原因是因為此處有山有水、是「理想的好遊地」<ref> {{Cite book | author = 白適銘 | title = 日盛·雨後 木下靜涯| publisher = 藝術家| date = 2017 | pages = 33 }} </ref>。1925年,他在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舉行個展,之後也陸續辦了幾次展覽,作品除膠彩花鳥畫以外,還有淡水風景的畫作,如〈風雨〉、〈霽レュク大屯〉、〈淡水雨後〉等。1927年,他加入了台灣日本畫會,並參與策劃了台灣美術展覽會的創設<ref> {{Cite book| title = 台灣人士鑑| publisher = 台灣新民報| date = 1934}} </ref>,並從第一屆連續擔任臺灣美術展覽會(台展)和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的東洋畫部審查委員達十六年,他以〈風雨〉、〈日盛〉兩作品入選第一屆台展,之後也每回展覽皆出品一至二件大作參展。
1930年與[[鄉原古統]]、[[林玉山]]、[[郭雪湖]]、[[陳進]]共組成立了「栴檀社」<ref> {{Cite book | author = 倪再沁 | title = 台灣當代美術通鑑: 藝術家雜誌30年版| publisher = 藝術家| date = 2005| pages = 425}} </ref>,進行東洋畫的交流與推廣,同年至中國福建寫生,並獲當時閩侯縣縣長歐陽英邀請與福建畫家舉辦畫展,包括了[[徐悲鴻]]、蕭夢馥、郭梁、郭東洲...等等,歐陽英之後還來台拜訪木下靜涯,木下靜涯也邀請當時的福建畫家陳子奮、張鏘二人於1933年來台辦展,展現了中、日、台的藝術交流<ref> {{Cite book | author = 白適銘 | title = 日盛·雨後 木下靜涯| publisher = 藝術家| date = 2017 | pages = 44-48}} </ref>。
此外,木下靜涯自1932年開始擔任淡水街協議員,歷經四到七屆<ref name="廖瑾瑗">{{Cite journal | author = 廖瑾瑗| title = 木下靜涯與臺灣近代畫壇| journal = 藝術家雜誌| year = 1996 | volume = 44卷 | issue = 6期}}</ref>,1934年以後,常畫臺灣山景,以[[ 觀音山 (新北市)|觀音山]] 甚多,他將「四條派」畫風逐漸「在地化」,將台灣的風土入畫,形塑木下靜涯在台時期的重要風格。
1946年,由於日僑強制遣返政策,木下返回日本,並將其大量畫稿與書籍留給私塾學生[[蔡雲巖]]<ref name="廖瑾瑗"/>。回日本後,三十年間,他四處漂泊、饔飧不飽,直至年屆九十,方才於[[ 北九州市]][[ 小倉 北區]] 終老,並依舊沿用淡水「世外莊」之名,他多半以教導業餘畫家或製作客戶訂購作品為主,林玉山、蔡雲巖等人,及曾獲木下靜涯幫助贖身、後於「世外莊」幫傭的洪許却,都曾來拜訪他<refname="下">{{cite news | author = 黃議震| url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40240| title = 【海嶠人物萬象】木下靜涯的淡水夢(下)| publisher = 人間福報| date = 2019-01-30 }}</ref>。
1988年102歲時,因肺炎去世,留下「好日好日又好日」、「天地無私春自來」的遺言<ref name="廖瑾瑗"/>。
== 木下靜涯介紹影片==
{{#ev: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6_UDVrzF4|70%|center|聲動美術館:木下靜涯|frame}}
*1989年,木下靜涯世世隔年,其遺作展於日本駒根市立博物館展出<ref> {{Cite book | author = 白適銘 | title = 日盛·雨後 木下靜涯| publisher = 藝術家| date = 2017 | pages = 159}} </ref>。
*[[ 創價學會]] 下的臺灣創價學會於2003年起便舉辦「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系列畫展,當2006年欲展出木下靜涯的畫作,向蔡雲巖其家屬蒐集相關資料,意外發現蔡家蒐藏當時[[ 臺展]] 與府展共16本圖錄;當[[ 東京富士美術館]] 館長[[野口滿成]]來台看到這些圖錄後,表示過去在台灣竟有那麼多活躍的日本藝術家,但日本藝術界卻因缺乏資料而無從得知,這16本圖錄恰好可補足了[[ 日本美術史]]<ref>{{cite news| author = 陳思嫻| url = https://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383507 | title = 台府展16本圖錄 珍貴面世 | publisher = 自由時報 | date = 2010-03-29}}</ref>。
*木下靜涯在淡水的故居曾荒廢多年,自2011年1月列入[[ 新北市歷史建築]] ,淡水區公所整理建物周邊空間為木下靜涯紀念公園,但建物殘破待修、閒置多年,2017年依文資法對北區分署開罰卅萬元罰鍰<ref>{{cite news| author = 陳心瑜、吳佳蓉| url =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62942 | title = 2011公告為歷史建築 國產署遲未修復 | publisher = 自由時報 | date = 2017-12-25}}</ref>,並在2018年積極爭取編列2,000萬預算修復古蹟外,也訂定國有古蹟維護要點,開放民間團體、個人提計畫書認養古蹟<ref>{{cite news| author =林昱均| url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912003539-260410?chdtv| title =淡水木下靜涯故居 國產署爭取2000萬修繕經費| publisher = 工商時報 | date = 2018-09-12}}</ref>。 == 影響 ==木下靜涯在台雖未擔任教職、並未正式收任何學生,但其「世外莊」亦成為文人、畫家及地方人士聚集之所,包括[[鄉原古統]]、[[鹽月桃甫]]、[[尾崎秀真]]、[[和田三造]]、[[宮田彌太郎]]、[[林玉山]]、[[郭雪湖]]、[[陳進]]、[[蔡雲巖]]等,皆曾是「世外莊」座上之賓<ref name="下"/>,此外他對台展、府展的策畫與審查,也影響了東洋畫的畫家,如蔡雲巖、林玉山在木下靜涯返日晚年時,仍會帶著自己作品前往拜訪木下靜涯,請他指點<ref> {{Cite book | author = 白適銘 | title = 日盛·雨後 木下靜涯| publisher = 藝術家| date = 2017 | pages = 128}}</ref>。
==參考文獻==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