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别样人生(鄢列才)

增加 6,01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别样人生'''<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8485…”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别样人生'''<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8485081/pexels-photo-8485081.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别样人生》'''是[[中国]]当代作家鄢列才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别样人生===

事情是这样的。

8月下旬同学袁庆晖博士自豫来鄂参加几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多年没有“face to face”了,见面是必须的;见面后自然是找个地方小酌,随之而来的是无话不谈,聊社会,聊工作,聊家庭,聊许多的人和事。这其中就聊到一个非常奇特的人,此君姓李名常生,台湾籍人士,今年70岁,正在念第三个博士。

十几年前我去北京师范大学念了个硕士,跟袁庆晖“同居”过一年——住同一间寝室,当时40岁,后来也曾做过博士梦,可是梦一直就止步于梦而没有变成现实。自己没有什么学问,但一直崇拜有学问的人。当听到袁庆晖谈到李常生先生70岁还在念第三个博士时,我心中那团好奇的火便熊熊燃烧起来。

李常生先生在南京师范大学念第二个博士时和袁庆晖是同学,他们是老熟人,正如我跟袁庆晖一样熟。

我本来计划8月28日上午从武汉回仙桃的,听袁庆晖说下午要去看望李常生先生,我便决定同去。

按照预约的时间我们去了武汉大学的樱园宿舍4栋,那栋楼是保存完好的老派建筑,古朴而典雅。因为年龄大的缘故,李常生先生被照顾住108室,108室属单间,十来个平方,非常整洁,一桌,两椅,一床,还有就是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有些书是台湾运过来的,光运费就花了一万多。李先生个子不高,上身一件红色T恤,下身一条蓝色牛仔,脚上一双黑色平底布鞋,身体瘦而弱,但很健谈。

交谈中,我们得知了李先生的一些情况。

李先生1949年生于大陆常州,后来生长于台湾台北。李先生的父亲是22岁去世的,那时李先生还不满周岁。可想而知,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初到台湾时的艰辛,住茅草屋、到街头乞讨、熬通宵做针线活贴补家用……这些都是不幸的记忆。值得庆幸的是,李先生的母亲是一位善良而又明白事理的人,以至于李先生处于困顿时候的教育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我想,正是教育让李先生知道了中国历史上有苏轼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喜欢上了苏轼。



于个人而言,人生有的时候是不可选择的,像李先生的出生、李先生的童年……

可能是穷怕了,李先生1972年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到2002年就拼命挣钱,所做工作多与房地产有关,工作的地方有:台湾各地,大陆的连云港、上海、厦门、武汉,马来西亚沙巴,泰国曼谷,美国洛杉矶。

李先生并没有沿光顾着挣钱的路一直走下去。

于个人而言,人生有的时候又是可以选择的。

2002年9月,李先生进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市政暨环境规划研究所读硕士,2004年7月硕士毕业。2004年9月来大陆南京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后来多参与中国[[建筑]]、[[园林]]、[[庙宇]]的规划、策划工作。除了挣钱,这一时期李先生更注重的是在建设工程方面创造自己的优秀作品,将自己的优秀作品奉献给社会。

做自己专业的同时,李先生没有忘记他喜欢的苏轼。

2013年9月,李先生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历史博士学位(专门研究北宋史、苏轼史),2017年6月毕业。2017年9月至今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攻读文学博士学位(专门研究宋代文学、苏轼文学)。这一时期苏轼占据了李先生生命的全部。

李先生研究苏轼,准备出两本专著——一本偏重于历史,一本偏重于文学。除了查阅海量的数据,李先生还自费行走了万里路——重走苏轼生前走过的路,有些地方往返多次。现在已完成偏重于历史的专著《苏轼行踪考》,一共写了117万字,绘制了近700张彩色地图,李先生读工学博士时练就的绘图本领在《苏轼行踪考》这部著作的地图绘制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事研究的过程中,要自掏300多万元的研究经费,李先生没有因此而放弃研究;患[[低血糖]]晕倒在地多次,李先生没有因此放弃研究;只要生命一息尚存,李先生就不会放弃研究。这样研究[[苏轼]],李先生当属今世第一人。李先生讲,他的专著今后将会以电子版的形式挂到互联网上,供全球所有喜欢苏轼的华人们免费查阅;以这样的方式奉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不谋求半个铜子儿,李先生当属今世第一人。作为一名[[台湾]]籍人士,在大陆花多年时间攻读三个博士,潜心学术而罔顾其他,李先生当属今世第一人。

都云李君痴,谁解其中味。

人生在世,人生有别。有人追求名,有人追求利,有人追求天下所有。

李先生追求的不一样,他追求的是[[纯净]]的[[学术]],他追求的是服务于全球所有喜欢苏轼的华人们。

确实,于[[个人而言]],人生有的时候是可以选择的。

李先生的[[别样人生]],令人敬,令人赞。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鄢列才,男,生于1963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仙桃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15,4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