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周

增加 32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馬周'''({{bd|601年||648年|2月7日|catIdx=M馬}}),[[表字|字]]賓王,[[博州]][[茌平]]人(今屬[[山東]]),[[中國]][[唐朝]]初年名臣。
 
[[File:马周1.jpg|250px|缩略图|右|[http://img0.ph.126.net/EJG_5Qv4iBUHFvsSaW93bQ==/6631340444586957861.jpg 原图链接]]]
== 簡介 ==
 
馬周幼時父母雙亡孤貧,,然熟讀[[詩經]]和[[春秋]]。[[武德]]年間,馬周一度出任州助教,但因不理政事而被[[刺史]][[達奚恕]]指責,遂辭官而去。後至[[州]],被浚義令[[崔賢]]羞辱,於是西入[[長安]],投入[[常何]]門下為[[門客]]<ref>《貞觀政要•君道第一》載:“馬周,博州茌平人也。貞觀五年,至京師,舍于中郎將常何之家。”</ref>。
== 毛澤東緣何贊賞馬周 ==
 
在[[毛澤東]]的筆下,初唐人馬周的才德,堪與[[姜太公]]、[[賈誼]]、[[蘇軾]]相媲美——
回頭看毛澤東對馬周上疏的評點。那是[[貞觀]]六年給[[唐太宗]]的一封奏折。該奏折不粉飾太平,直言各處“營造供奉器物,並諸王妃主服飾,皆過靡麗”﹔痛陳百姓所服的徭役太重,“兄去弟還,往來遠者五六千裡,春秋冬夏,略無休時”。后果就是在貞觀之治下,依然“百姓未安”,“自五六年來,百姓咸有怨言”。馬周總結歷史提出治國原則:“自古明王聖主,雖因人設教,而大要節儉於身,恩加於人,故其下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卜祚遐長,而禍亂不作也。”毛澤東在此段話語之上方畫了三個大圈,又特意在“節儉於身,恩加於人”邊上逐字加雙圓套圈。政治,仍是對現實政治的深刻悟性,令馬周文章遠逾一般書生氣十足的應試策論而臻“第一奇文”!毛澤東贊賞的是出身卑賤的馬周深諳社會病症,且能准確地提供矯正之道。
 
<ref>[https://news.pconline.com.cn/1024/10249541.html  马周], 资讯中心, </ref>
 
 
== 马周故里马庄村 ==
 
{{#iDisplay:z0743cqyk6h |640|400|qq}}
 
 
== 参考来源 ==
{{Reflist}}
4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