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洲際彈道飛彈

移除 14,20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洲際彈道飛彈'''<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f/206/nBnauM3XycTNzEDO2QTOw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k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SS-11%E6%B4%B2%E9%9A%9B%E5%BD%88%E9%81%93%E9%A3%9B%E5%BD%88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縮寫]]为 '''ICBM''')是一種超远程[[彈道飛彈]]<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5%BD%88%E9%81%93%E9%A3%9B%E5%BD%88 彈道飛彈],聯合新聞網</ref> ,射程在5500公里以上,設計用途為投遞一枚或多枚的[[核彈頭]]。該種導彈的威力強大,常被設想成導致[[世界末日]]的[[核戰爭]]中使用的武器。洲際彈道飛彈具有比[[中程彈道飛彈]]、[[短程彈道飛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飛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然而以射程來區分飛彈種類總是帶有主觀性和一定的隨意性,所以目前並沒有普遍接受的定義嚴格地區分上述各種類型的導彈,所有定義都只在一定的學術群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R-7彈道導彈|R-7]](蘇軍的暱稱是Семёрка,意為「老七」),[[北約代號]]SS-6「警棍」。這枚導彈於1957年5月15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公里。
 
目前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潛射導彈)的國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朝鮮]]和[[印度]]。在2002年,美國和俄羅斯達成《[[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將各自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至不多於2200枚。
 
至於[[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以色列]]擁有[[中程彈道飛彈]],而且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
 
普遍相信[[朝鮮]]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4彈道飛彈]],該國在1998年和2006年進行的兩次飛彈試射未取得明顯的成功,但是2017年的試射已經達到洲際飛彈的理論水準,[[火星15彈道飛彈]]更達到了大國一萬公里以上的大飛彈標準,鑒於該武器的敏感性與技術難度,目前全球只有少量的國家具備建造能力,同時還要能運作這樣的飛彈,更是極少數。
 
== 發射後的各個飛行階段 ==
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後可以區分成下列三個飛行階段:
* '''推進加速階段'''——從[[火箭發動機]]點火開始,飛行時間3-5分鐘不等,燃料燃燒完的速度通常為4公里/秒([[固態火箭發動機|固態燃料火箭]]的推進加速階段短於[[液態火箭發動機|液態燃料火箭]]),本階段結束時導彈一般處於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選擇的彈道不同而變化)。
* '''中途階段(亞軌道飛行階段)'''——本階段約25分鐘,期間洲際彈道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外沿著[[橢圓軌道]]作[[亞軌道飛行]],軌道的[[遠地點]]距地面約1200公里,橢圓軌道的[[半長軸]]長度為0.5~1倍[[地球半徑]],飛行軌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圓線]](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於飛行期間地球本身[[自轉]]造成的偏移),在本階段攜帶[[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或者是[[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會釋放出攜帶的子彈頭,以及[[金屬氣球]]、[[干擾絲|鋁箔干擾絲]]和全尺寸[[誘餌彈頭]]等各種[[電子對抗]]裝置,以欺騙敵方[[雷達]]。
* '''[[再入大氣層]]階段''',從距地面100公里開始計算,飛行時間約2分鐘,撞擊地面時的速度可高達7公里/秒(早期的洲際彈道飛彈小於1公里/秒)。
 
== 發展歷史 ==
===二战时期===
洲際彈道導彈的設計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1940年代由[[德國]]著名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向[[納粹德國|納粹政府]]提議的[[Aggregat (火箭系列)]]系列。由於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德國戰敗,這些構想未能實現。最早的中程彈道導彈則是馮·布勞恩在二戰期間主持設計製造的[[V2火箭]](「V」取自[[德語]]詞''Vergeltung''的首字母,意為「復仇」)。V2上裝備的是液體燃料發動機和[[慣性導引]],從移動發射車上發射以避免遭受[[盟軍]]的空襲。
 
===冷战时期===
二戰結束後,馮·布勞恩和大批曾為納粹服務的德國科學家被俘,之後被秘密轉移到美國,加入了美國軍方發起的名為「[[迴紋針行動]]」(Operation Paperclip)的中程彈道飛彈研發計劃,在V2設計思想的基礎上研製了「[[紅石飛彈|紅石]]」和「[[丘比特飛彈|丘比特]]」中程彈道飛彈。依據《[[北大西洋公約]]》的規定,美國可以將這些飛彈部署在射程可覆蓋蘇聯[[東歐平原]]地區的[[歐洲]]國家。
 
而蘇聯在1950年代卻沒有控制到利用中程飛彈即可攻擊美國本土的地區,因此倍感威脅。在著名火箭專家[[謝爾蓋·科羅廖夫]]的主持下,蘇聯加快了她在二戰結束前就已經啟動的洲際彈道飛彈研發計劃。當時科羅廖夫掌握了一批從[[德國]]繳獲的V2火箭設計資料,但他對這一設計並不滿意,於是帶領自己的隊伍另行設計了[[R-7弹道导弹]],這就是在1957年5月15日人類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飛彈。1957年10月4日,蘇聯利用R-7火箭將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一號]]」送上[[太空]],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探索]]時代。
 
在同一時期的[[美國]],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發卻因軍方內部不同兵種之間的競爭與各自為政導致進度減緩(當時美國陸海空三軍都試圖讓自己先掌握所謂的「軍事太空權」)。1957年6月6日,美國成功試射第一枚「[[擎天神飛彈|擎天神]]」洲際彈道飛彈。但這種飛彈與蘇聯的R-7都有一個嚴重的弱點——需要龐大的固定發射裝置,這使得它們面對空襲防禦力很差。進入1960年代後,在國防部長[[羅拔·史杜蘭治·麥南馬拉]]主持下,美國先後成功研製了「[[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UGM-27北極星飛彈|北極星]]」,和「[[天空閃電飛彈|天空閃電]]」等使用固體燃料火箭推進的洲際彈道飛彈。與此同時英國也自行研發了「[[藍光火箭|藍光]]」火箭,但由於無法找到一處遠離人口稠密區作為發射場,一直沒能投入使用。
 
早期的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展為人類的太空探索提供了直接而堅實的基礎,[[空間技術]]史上許多著名的運載火箭,如「宇宙神」(Atlas,美國)、「紅石」(Redstone,美國)、「[[大力神運載火箭系列|大力神]]」系列,美國)、「[[衛星號運載火箭|衛星]]」(蘇聯)、「[[質子號運載火箭|質子]]」(蘇聯),「[[风暴一号火箭|风暴]]」(中国)都是從早期洲際彈道飛彈設計中移植過來的(這些設計最終都沒有在洲際飛彈中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洲際彈道飛彈的打擊精度已大為提高,不再需要攜帶破壞力巨大的彈頭即可摧毀預定目標,所以尺寸已比早期飛彈大為減小,彈頭也比原來更輕,推進劑則改為固體燃料(這使得它們的運載能力要低於[[運載火箭]]),但處在洲際彈道飛彈研發初期的各國一般仍採用液體燃料火箭,因為其構造比固體燃料火箭更為簡單。當今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的洲際彈道飛彈的部署一般遵循「[[相互保證毀滅]]」的戰略思想。
 
到了1970年代,美蘇都開始研製[[反彈道飛彈系統]],這使得上述「相互確保毀滅」原則的基礎受到威脅。為避免[[軍備競賽]]加劇,1972年5月26日,美蘇簽署了《[[反彈道飛彈條約]]》(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以保存現有洲際彈道飛彈的威脅力,保證[[冷戰]]雙方的平衡。然而這一平衡在1980年代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啟動[[星球大戰計劃]],發展新一代的「[[LGM-118A|和平衛士]]」和「[[MGM-134 Midgetman|侏儒]]」洲際彈道飛彈後再次受到威脅。這些舉動導致了後來的各次《[[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談判。
 
洲际导弹分代:
#液体燃料单弹头,1950年代末研制装备。包括苏联的[[SS-6]]系列,美国的“[[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宇宙神]]”、“[[大力神運載火箭系列|大力神]]”系列。发射前需要很长时间加注准备,使用低温液体燃料不易贮存。命中精度低,圆概率误差近10公里。采用地面塔架发射。
#固体燃料增程型,1960年代前期开始装备。包括美国的“[[大力神II型洲际导弹|大力神Ⅱ]]”、“[[民兵Ⅰ]]”、“[[民兵Ⅱ]]”导弹,苏联的[[SS-7]]、[[SS-8]]等。最大起飞重量减小至80吨,射程却增加至1.1万公里。命中精度提高到了百米级。采用地下发射井。
#集束式多弹头突防。由于1960年代后期美苏研发战略防御系统,为此各自的洲际导弹开始强调突防。包括苏联的[[SS-9]]系列、[[SS-11]]系列和美国的“[[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民兵Ⅲ]]”。
#分导式多弹头:1970年代开始,美苏开始研制。包括美国的“[[潘兴Ⅱ]]”,苏联的[[SS-17]]、[[SS-18]]、[[SS-19]]、[[SS-20]]等命中精度为数十米。
#小型化高机动部署。1980年代以后,地面洲际导弹更强调生存力与突防力。采用速燃发动机,红外和雷达隐身弹体和弹头,弹头独立携带的发动机的高超音速变轨。包括苏联/俄罗斯研制的“[[白杨-M]]”“[[亚尔斯]]”,潜射型的“[[布拉瓦]]”“[[蓝天潜射弹道导弹|蓝天]]”导弹。
 
===后冷战时期===
2009年,[[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都具有洲际弹道导弹系统:所有国家都有潜射导弹,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还有[[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此外,俄罗斯和中国还有[[移动式陆基导弹]]。
 
2012年4月19日,[[印度]]成功試射[[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烈火-5]]。印度傳媒更報道,印度成功加入了洲際彈道飛彈俱樂部。
 
== 現代洲際彈道導彈 ==
===多弹头===
現代洲際彈道導彈基本上都攜帶著[[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每個彈頭可各自攜帶一枚核彈,這樣便可以使用一枚導彈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分導式多彈頭的出現與兩個因素有關:
 
1、美蘇之間在1972年和1979年先後簽訂了兩個階段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其中對兩大國各自的戰略運載火箭(launch vehicle)數量作出了限制;顯然發展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就可以在不增加運載火箭總數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實際戰略打擊能力;
 
2、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對當時研製反彈道導彈系統的努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要研製一個能同時攔截數枚甚至數十枚彈頭的反導彈系統的難度是巨大的。事實上,MIRV的出現使當時世界範圍內正在研製中的絕大多數反導彈系統方案紛紛被廢棄。美國的第一個反導系統——位於[[北達科他州]]的「衛兵」反彈道導彈設施於1975年投入使用,但僅一年之後就被廢棄;蘇聯於1970年代建成的負責防衛[[莫斯科]]周邊地區的「橡皮套鞋」(Galosh)反彈道導彈系統則一直服役到今天。[[以色列]]建成的基於「天箭」(Arrow)導彈的ABM系統於1998年投入使用,但只能攔截短程的戰區彈道導彈,而不是洲際彈道導彈。直到2004年,美國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才具備初步的作戰能力。
 
===发射平台===
洲際彈道導彈可從下列發射平台發射:
* [[火箭固定架]]:當今絕大多數都不用固定架發射,而是已採取其他方式發射,較不容易被鎖定攔截,但唯有[[中国]][[火箭军]]的[[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B型]]還是以火箭固定架發射。
* [[導彈發射井]]:這是一種地下發射裝置,對敵人的襲擊具有一定的防禦力,並且可以保護飛彈不受到天候的影響,維修上也比較容易。當美國的核彈頭的精確度達到可以瞄準每一個發射井的時候,迫使蘇聯必須大幅強化發射井所能夠承受核戰爭中的第一波攻擊之後仍然有反擊的機會。美蘇兩國實際上都因為對方的核彈頭威力與精確度逐漸提升而必須對發射井進行加強的工程。這也促使蘇聯積極研發陸上機動發射載具。
* [[潛艇]]:當今絕大多數[[潛射彈道導彈]]都是洲際彈道導彈;
* 重型卡車:[[戰略火箭軍|俄羅斯戰略火箭軍]]裝備的[[白楊-M洲际弹道導彈|RT-2UTTH「白楊」-M]]和[[中国]][[火箭军]]装备的[[东风-31]]/[[东风-41]]洲際彈道導彈使用這一種發射方式,作為發射平台的[[移動發射車]]可以難以察覺地在各種地形上轉移與發射。美國曾經試圖研發一款利用大型卡車移動的洲際彈道飛彈,不過基於成本的關係而放棄,領土廣大的蘇聯則是十分適合使用此類陸上發射工具。
* 鐵路機車:使用這種平台的導彈如俄羅斯的РТ-23УТТХ «Молодец»(俄語Молодец意為「好樣的、太棒了」,[[基里爾字母科學拉丁轉寫法]]RT-23UTTX Molodets),這種導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命名為SS-24「手術刀」(Scalpel)。
 
後三種發射平台機動靈活,一般很難發現,尤其是潛射導彈。但是兩種路上型態的發射載具的操作成本遠比固定的發射井要高,潛艇更是如此,蘇聯在研發的過程當中也發現鐵路發射載具無法使用[[液態火箭發動機|液體燃料火箭]],因此迫使蘇聯必須加快腳步發展大型固態燃料火箭。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5,0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