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容妃

增加 3,917 位元組, 1 年前
add
== 人物简介 ==
 
[[崔遠]]祖上是[[北魏]]官員[[崔楷]],祖父[[崔璵 (唐)|崔璵]]是[[唐武宗]]宰相[[崔珙]]的弟弟;父親則是吏部侍郎[[崔澹]]<ref name=bio/>;崔遠曾封博陵縣開國男,官[[翰林學士]]承旨、[[銀青光祿大夫]]、行尚書、[[兵部侍郎]]、[[知制誥]]、[[上柱國]]<ref>《全唐文·卷九十·授崔胤崔遠平章事制》:……翰林學士承旨銀青光祿大夫行尚書兵部侍郎知制誥上柱國博陵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崔遠……遠可守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戶部,散官勳封如故</ref>。[[乾寧]]三年(896年)九月,朝廷同時任命他和武安軍節度使[[崔胤]]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首次擔任宰相<ref>《新唐書·卷十·本紀第十·昭宗、哀帝》:(乾寧三年)九月乙未,武安軍節度使[[崔胤]]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崔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ref>;次年(897年)判戶部、出任[[兵部尚書]]和[[中書侍郎]]<ref>《新唐書·卷六十三·表第三·宰相下》:(乾寧四年)三月,遠判戶部。四月,遠為兵部尚書。六月乙巳,遠為中書侍郎,胤兼戶部尚書。</ref>;[[光化]]元年(897年)兼任[[工部尚書]]<ref>《新唐書·卷六十三·表第三·宰相下》:(光化元年)正月,摶為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胤兼吏部尚書,遠兼工部尚書。</ref>,之後於光化三年(900年)兼任[[吏部尚書]]<ref>《新唐書·卷六十三·表第三·宰相下》:(光化三年)四月,遠兼吏部尚書。</ref>。擔任宰相期間,其爵位由開國男升為開國公<ref name=ba/>。
 
同年九月,他被罷為[[兵部尚書]]<ref name=ba>《[[舊唐書]]·卷二十上·本紀第二十上·昭宗》:(光化三年九月)丙午,制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判戶部事、博陵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崔遠罷知政事,守本官。</ref><ref>《新唐書·卷六十三·表第三·宰相下》:(光化三年九月)丙午,遠罷為兵部尚書。</ref>到[[天復 (唐朝)|天復]]四年(904年)正月,唐昭宗再次起用他為宰相<ref>《舊唐書·卷二十上·本紀第二十上·昭宗》:(天復四年正月)己亥,制以兵部尚書崔遠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ref>、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和[[集賢殿大學士]];閏四月改[[天祐 (唐朝)|天祐]]時再次兼官兵部尚書<ref>《新唐書·卷六十三·表第三·宰相下》:(天祐元年)閏四月乙卯,損為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遠兼兵部尚書,樞為尚書右僕射。</ref>。八月,[[朱全忠]]派人殺死唐昭宗,其子[[唐哀帝]]李柷即位,他隨即在次年(905年)三月罷為[[尚書僕射|尚書右僕射]]<ref>《[[新唐書]]·卷十·本紀第十·昭宗、哀帝》:(天祐二年三月)甲申,崔遠罷。</ref><ref>《舊唐書·卷二十下·本紀第二十下·哀帝》:(天祐二年三月甲申)以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上柱國、博陵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崔遠可守尚書右僕射。</ref>,之後被貶為萊州刺史,再貶為白州司戶<ref>《舊唐書·卷二十下·本紀第二十下·哀帝》:(天祐二年五月)辛巳,敕責授登州刺史裴樞可隴州司戶,責授棣州刺史獨孤損可瓊州司戶,責授萊州刺史崔遠可白州司戶。</ref>,赴任途中被[[朱全忠]]派人在[[滑州]][[白馬驛]]殺害,为[[白马驿之祸]]众多受害人之一<ref name=die/><ref>《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九》:明年(天祐二年)正月,(陸扆)責授濮州司戶,與[[裴樞]]、[[崔遠]]、[[獨孤損]]等被害於滑州白馬驛……</ref>。
 
{{copyedit|time=2019-09-08T01:09:57+00:00}}
{{orphan|time=2019-09-08T01:09:57+00:00}}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