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70
次編輯
變更
辞通
,add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参考文献=={{reflist}} [[Category:900_藝術總論]]==内容简介==
本书共24卷,分上下两册。采[[古籍]]中双声叠韵的双音词语约4万条,300万字。其体例按双音节词的音义关系,把一些音义相关的词,也就是同一词的各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聚在一起,且把较常见的一种书写形式放在最前,其他按经史子集的次序排在其后,成为一组,作为编纂的单位。各编纂单位的排列,则取词的尾字韵,按平上去入四声106韵部分别编次。每一组词中,在第一词下先用反切和直音注音,简释其义;再博举例证,加以说明;词组最后加按语,指出某词是某词的假借,某词与某词通用,某词是某词的字形讹误等。注音一般只限于不常见、难识难解之字,释义注在每一组词的第一词下。常见、易识、易解的字,不注音,也不释义。所举例证多是唐以前的古书用例,用例的排列也以经史子集为序,并一一注明所引书名、篇名、卷次。例“&xeb0c;稺”一词,其后注以“稺音治去声、○○犹言群小也。《诗·鄘风·载驰》许人尤之,○○且狂”。其后又列出“&xeb0c;彘”、“&xeb0c;豕”两个音同(或音近)、义同而形异的词,并列举多个例证加以说明,最后按语:“稺、彘同音通假;豕、彘古亦通,狗彘又作狗豕,是其证也”。卷首有《辞通检韵》,按韵寻检,卷末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划索引。本书资料丰富,对假借字的搜罗详尽,论断精确,体例严谨,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辞书发展史上有其重要作用,是阅读古籍的重要参考[[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