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孟子

移除 665 位元組, 5 年前
性善與性惡
荀子針對孟子的性善論,第一次運用“性”與“偽”的範疇來說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會道德的關係,反對把人的自然屬性道德化,強調“性偽之分”,認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於生理機能而產生的物質生活的欲求,而社會道德規範是對這種欲求的限制和調節,二者是對立的。同時,二者又是統一的,“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聖人之名一”。意思是說,沒有自然本性,就用不会有社會道德的人為加工;沒有人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惡變善。聖人的作用就在於把“性”和“偽”很好的結合起來、統一起來。
 
荀子較全面的論述了“性”與“偽”的對立統一關係,並着重強調對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偽”、“塗之人可以為禹”等觀點,認為人都有改變本性,成為聖人的可能。荀子性惡論的觀點對[[法家]]影響甚大,{{fact|但始終未能成為儒家的正統觀念|2012-11-10}}。傅斯年認為荀子的說法與孔子相近,反而孔子與孟子對性的看法迥不相同,而這點差異「宋儒明知之,而非宋儒所敢明言也」。<ref>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152頁;收錄於《傅孟真先生集》第三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1952年。</ref>
=== 政治思想 ===
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