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府井

增加 4,538 位元組, 2 年前
add
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侧,现今的大甜水井胡同)而称王府井大街了。后来,逐渐用王府井称呼整条街了。
== 历史文化 ==
== 校舍质量问题==
 
有關學校質量問題受到輿論強烈關注。其中工程抗震專家、中國科學院[[周錫元]]院士解释,校舍房间大窗子大,建築抗震能力差是世界性的普遍問題。有专家指出砖混结构是在地震中非常脆弱的。香港学者在考察[[綿竹市]]五福鎮富新小學及[[都江堰]]聚源中學后指出校舍结构松散,抗震能力极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亦承認不排除有偷工減料,5月16日住建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四川省国家规定的抗震建设标准是按照7度烈度来设防的。而地震的烈度达到10-11度,大大超出了规定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震中的房屋绝大部分都会倒塌,而对于确实有质量问题的房屋会严肃处理。而日本地震學者亦認為中国建筑抗震标准偏低、中国一般建筑物的支柱较细、混凝土质量较差、钢筋数量较少、建筑技术过旧。
 
有当地民众认为,教育投入经费不足是重要的原因,2000年之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金主要由乡镇自己投入,而贫困的乡村常常连民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更别提校舍建设。90年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达标工程,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有标准的教学楼,财力不足也得上,比如聚源中学修建当时只有一万多元教学经费,建筑价格在400元/平方米,极度压低成本建筑质量可想而知。这种搞“普九”欠账低价建校舍的情况,在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均不鲜见。
 
5月20日绵阳教育局副局长姚定也说过去因国家给拔款建校的标准只有400元/平方米,而最近几年才调到500元/平方米,都是国家办教育,建造时考虑的抗震度很低,而这次又是百年难遇的高强度地震。姚定称,从掌握的情况看,地震灾区倒塌的教学楼没有超高,只是建造的年限较久,存在豆腐渣工程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2008年5月25日,綿竹市因地震失去子女的五福镇富新二小學生家長遊行抗議學校[[豆腐渣工程]]。
 
5月26日,教育部发言人分析校舍倒塌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各种原因。5月28日, 四川省教育厅将倒塌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1,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2,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3,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4,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5,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因为教育厅非专业建筑机构,此结论引起质疑。
 
6月3日,上百名都江堰死难学生的家长到当地法院外示威控訴校舍質量問題並要求法院接受訴訟,但受警方阻挠并架走。公安稱法院不會受理有關訴訟,並扣留兩名日本共同社記者一小時和阻止美聯社記者採訪。
 
9月4日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些地区的房屋正好处在强地震活动的断裂带上,是抵抗不住地震的近来建设学校房子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建筑上的问题。针对这些房子建设的问题建设部门专门派出了两千多位专家到灾区进行考察。
 
2009年,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参加[[两会]]时,就“四川灾后重建”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称四川省政府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及省内的一些权威部门,对学校和其他重要设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认为地震灾害带来的实际破坏烈度普遍大于当时所有灾区学校设防烈度的1到2度。地震级别高强度大,是造成学校受损和其他一些设施受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震害调查组撰写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论文报告,指出地震校舍损毁严重不是地震设防目标和手段的问题,问题在于设防目标和手段在具体地区的应用,受国情国力限制,很多地区的设防烈度实际上偏低0.5度-1度,应该+1.5度甚至2度。倒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教室开间大墙少抗震能力比较差,二是和建设年代有关。此外,工程质量也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
 
=== 历史渊源 ===
据清[[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数1258个,大多水质咸苦,只有极少数甘甜,能饮用的不多,而十王府井则在甘冽可用之中。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