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臺江內海

增加 2,590 位元組, 1 年前
add
「臺江」一詞的出現,最早則可追溯到康熙年間[[藍鼎元]]〈鯤身西港連戰大捷遂克府治露布〉一文中。而後清代文人的作品中,也多有出現「臺江」一詞。而關於「臺江」一詞的由來,有學者[[石萬壽]]認為是從「大港」的諧音轉變而來。另有學者[[翁佳音]]認為「大員」一詞所指稱的即是臺江內海,而大員又是從「大灣」轉變而來。王懷緗則認為「臺江」一詞在史料上皆明確出現在文人官員筆下,是文人從「臺灣之江海」而轉化成的便稱。
 
==作者生平==
 
萨都剌,一说是阿拉伯语Sa’dal—Allāh 的音译,意为“[[真主之福]]”,与其字“天锡”意合。号直斋,回回人。祖父思兰不花、父阿鲁赤曾镇守云、代。萨都剌生于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一说生于镇江(今属江苏)。早年家境清贫,但资质超拔颖敏。泰定四年(1327)登进士第。天历元年(1328)七月以将仕郎资历,任镇江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任间多以风教为先,他亲书录事司堂匾为“善教”,用以自勤自勉。至顺二年(1331)七月,调任江南行御史台掾史,前后三年。在职期间,他南至吴楚,西抵荆楚,北达幽燕、上都等地,并与张雨、倪瓒、马九皋等人诗文唱和,写出《[[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登北固城楼》、《[[鬻女谣]]》等名作。
 
元统二年(1334)八月,调任燕南肃政廉访司照磨(治所真定,今河北正定)。次年初又调职。他曾作为监礼官陪集贤学士只儿合舟祭祀拖雷在真定的影堂,又先后赴河间、沧州审察刑狱。后至元二年(1336)春,他南行入闽,就任闽海福建道肃政廉访司(治福州)知事,途经徐州、扬州、平江、杭州、桐庐、兰溪、仙霞岭、崇安、建溪等山水胜地,均留下诗篇。
 
后至元三年(1337)八月,他再迁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升入从七品,该年冬季到职。至此他一生创作了四百余首诗词。可能他因体弱多病而较早去世。关于萨都剌的晚年,尚有隐居武林(杭州)、寄情山水而莫知所终之说,还有充任方国珍幕僚以及终于太湖司空山、太白山下之说等。萨都剌自称“名在儒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为官清廉,宦绩亦可称道,他生性好游,善写楷书,主要成就在诗词创作。由于官职低微,元人将他与贯云石、马祖常、余阙等并列,但后人备极推崇,列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因宦游南北,故胸中包纳万里名胜风情,又以北人气质,涵融前代各家之长而不蹈袭前人。诗作诸体皆备,文词雄健,音律锵然,具有一种清朗寥廓之气。诗词编有《雁门集》(有三卷、六卷、八卷、二十卷本)、《[[萨天锡诗集]]》十卷、《集外诗》一卷(毛晋刻)、《[[萨天锡逸诗]]》(日本刻本)及《西湖十景词》。<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a3039ca28a1c.aspx 萨都剌],古诗文网</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