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丘逢甲

增加 189 位元組, 5 年前
加入影片
他八歲即能賦詩,且博學強記,曾在光緒十三年(1886年)以吟詠台灣歷史與風土為主題,在三天內作〈竹枝詞〉百首。光緒十八年(1891年),曾參與編纂《台灣通志》,志各地訪談鄉土故事,創作不少有關民間疾苦的詩歌,如〈老蕃行〉、〈大甲溪歌〉、〈諸羅雜詠〉。1898年結識黃遵憲後,有意識地走入詩界革命詩壇,兩人常作詩歌唱和往來。他一生勤於作詩,他弟弟丘瑞甲曾說其兄詩作各體累積達於數萬首;丘逢甲將自己在1892年的創作編輯成《柏莊詩草》,包含酬唱、抒情,以及描繪台灣風土民情的詩作;1911年,則將千餘首作品編成《嶺雲海日樓詩鈔》,多為詠史、評論之作<ref> {{Cite book | author = 龔顯宗 | title =台灣文學家列傳| publisher =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 date = 1997 | pages = 121 }} </ref>。
他曾寫下「自有千秋诗史在,任人成败论英雄」, 有「重开诗史作雄谈」的抱负,因此他的創作多反映現實,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ref> {{Cite book | author = 徐学 | title = 台湾研究新跨越.文学探索| publisher = 九州社 | date = 2010 | pages = 31 }} </ref>。
==評價==
==爭議==
有人推舉他為「愛國詩人」,但也有人認為他在日軍攻台不久後便棄台內渡<ref>{{cite news | author = 趙芷菱 | url =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457/15854.htm | title = 10日總統唐景崧與短暫的臺灣民主國 | publisher = 新紀元 | date = 2015-12-03 }}</ref>,《臺灣通史》《列傳八》甚至寫著“十三日,日軍迫獅球嶺,景崧未戰而走,文武多逃,逢甲亦挾款而去,或言近十萬云。連橫曰:逢甲既去,居於嘉應,字號倉海君,慨然有報秦之志,觀其為詩、辭多激越,似不忍以書生老也。成敗論人,吾所不喜,讀惜其為吳湯興、徐驤所笑爾。”認為丘逢甲挾款而逃。
 
==影片==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6LLKpRb1U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國寶檔案:嶺南尋客 丘逢甲的心願
}}
==參考文獻==
*臺灣先賢先烈專輯《丘逢甲傳》isbn:9570097655,楊護源,國史館臺灣省文獻館,1997年6月出版
== 參考資料 ==
{{reflist|2}}
[[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教育学家]][[Category:清朝人物]]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