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本間宗久

增加 1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本間宗久'''(享保九年(1724年)-享和三年(1803年))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大米商,也是日本傳統著名的相場師之一,相當於現在所稱的投資或投機大師。他眼光精準,擅長技術分析,傳說K線即是本間宗久所發明的。
k線的原始型式公認最初開始把日線的走勢整理歸納的的人是日本的「本間宗久」,乳名「加藤吉作」長大後為當時的德川幕府中興英主德川八代將軍吉宗時代的「本間」家族所收養,命名為「本間宗久」,當時位于 [[ 上川河口 ]] [[ 酒田港 ]] 出羽地區(現在的 [[ 山形縣酒田市]])是十七世紀米市的重要產地及商業交易中心,也是「本間宗久」的出生地,「本間宗久」全力研究稻米現貨買賣及定期交易的價格信息及走勢,並于1755年完成「三猿金泉錄」,裏面歸納出「本間宗久」在長期稻米交易的心得提到,雖然稻米的價格與供需有很大的關系,但價格也同時受交易者的心理所影響,所以,價格與商品的實體價值存在著某種差距,因此,他雖然對于季節性、天候變化、戰爭政治及投機心理狀況的掌握都有獨到的見解,靠著他研究的行情戰術及膽識過人所預估的行情無不神準,不但為他賺進巨額財富也在京都、大阪、江戶(現在的東京)地區引起很大的轟動,當時的人形容他為「出羽の天狗」,還有一句話形容他的富有"是"你可以像大名(封地的領主)一樣有錢,但不可能像本間的富有",這些都足證明「本間宗久」在當時的地位,之後還被當時的天皇聘為大藏省首席並被策封為武士,後來居住于江戶的根岸(現在 [[ 東京 ]] [[ 上野區]]),但最後卻突然出家學佛去了!于享和三年(1803年)去世!
因為「本間宗久」的記錄心得多把商場上的交易競爭套用于戰爭的法則之中故引用了很多戰法中的名詞,同時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大師的出生地,所以統稱為「酒田戰法」,另外,各位如果看到「本間宗久の秘錄」或是「三猿金泉錄」皆是他流傳下來的智慧型寶典!後人將他于交易實戰中的精髓,繪製成一百多種k線組合型態,西方的許多k線理論,相信都是以此為基礎而寫成!
在日本的技術分析先驅(即設法使用過去的價格來預測未來的價格變化的人)當中,最早的、同時也是最著名的,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名叫本間宗久。早在18世紀,他就通過在大米市場上的交易積聚了驚人的財富。在介紹本間宗久的事跡之前,先得大略地交代一下他發跡時所處的歷史經濟背景。下面的討論所覆蓋的時間,大概是從16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中。在這段歷史時期中,日本從數百個軍閥割據的小諸侯國相互吞並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商業活動也興旺發達起來。
大約從1500年到1600年,日本一直處在連綿不斷的戰亂之中,各家諸侯(稱為"大名",也就是封建藩主的意思)不斷地相互征伐,爭奪領地。這段歷史就是所謂"戰國時代"。在這一時期的最後40餘年裏,先後經過了三位傑出人物的努力,日本才終于在17世紀初得以統一。這三位不凡的人物分別是 [[ 織田信長 ]] [[ 豐臣秀吉 ]] [[ 德川家康 ]] 。他們的赫赫戰功和偉大成就,在日本歷史以及民間傳說中備受贊頌。日本流傳著這祥一句諺語:"織田信長辛勞,豐臣秀吉小康,德川家康享福。"如果說得更明白一點,那就是,雖然這個三人都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貢獻,但是隻有三位中的最後一位德川家康,才當上了幕府將軍。從1615年到1867年,德川家康及其家族一直統治著日本的江山,這一歷史時期就稱為德川幕府。
這場百年戰亂席卷了整個日本,因此,在蠟燭圖的技術術語中隨處可見它的影子。話說回來,如果我們仔細琢磨一下,那麽不難發現,在參與市場交易的過程中確實需要運用許多類似于軍事謀略的技巧和方法。在這些技巧中,包括了策略、心理、對抗、戰略撤退,甚至還有運氣(對,的確存在運氣好壞的問題)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因此毫不奇怪,在這本書中,您處處都能遇上原本出自戰場行話的蠟燭圖技術術語。在這樣的術語中,有所謂"拂曉襲擊和夜襲"有所謂"前進三兵形態",有所謂"反擊線",有所謂"墓碑線"等,不一而足。
在德川家康創立的封建中央集權系統的統治下,日本度過了一段相對穩定的和平年代,于是百廢俱興,到處都是機會。農業生產日益發展,而更重要的是,國內商業活動有了寬松的環境,更加發達起來。截止到17世紀,日本已經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市場體系,取代了過去那些相互隔絕的地方小市場。這個統一、集中的大市場的誕生,間接地孕育了日本的技術分析理論。
豐臣秀吉認定 [[ 大阪 ]] 是日本的首都,便大力扶持它的發展,使之成為一個商業活動中心。大阪具有優越的港口條件,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陸地運輸不僅緩慢,而且既不安全又需要極高的成本。如此一來,大阪就成了全國的物資集散地,漸漸演變成日本最大的商業和金融中心.大阪既擁有巨額財富,也擁有龐大的物資倉庫,名符其實地成為所謂"日本的大伙房"。當各地的物資供應出現不平衡時,大阪能夠即時地調劑餘缺,從而為市場價格的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大版的居民來說,生活就沉浸在追逐利潤的欲望之中。(與此同時,其它城市卻依然對商業漁利行為持傳統的鄙視態度,與大阪形成強烈的反差。)當時的日本社會由四種等級森嚴的階層所組成。由上而下,分別為武士、農民、工匠和商人。直到18世紀,商人階層才終于打破了種種社會壁壘。甚至到了今天,在大阪當地,人們傳統的問候語依然是"Mokarimakka",意思就是"發財了嗎,您哪?"
大阪市的淀握是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三位偉大的軍事家之一)軍需物資的代理商。淀渥在大米的運輸和分配方面,以及在製訂大米的價格方面具有非凡的才能。淀渥家的前院竟然重要到了如此程度,以致于日本的第一家大米交易所就是從這裏萌芽的。他本人也變得富可敵國,不過從結果看來,顯然是富過了頭。1705年,幕府(征夷大將軍領導下的軍閥政府)宣布,他所享受的窮奢極欲的豪華生活與他卑踐的社會地位不相稱,因此,將他的所有財產抄沒充公。隨著商人們手中財富的成長,他們中間有些人的勢力也日益膨脹,幕府對此心懷戒懼。早在1642年,就有官員與商人相互勾結,企圖操縱大米市場。當局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處罰,商人的子女被處死,商人本人遭流放,他們的財產全部被剝奪。
*[http://www.kabudream.com/technical/sakata.html 酒田五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4J10XkTEqI 本間宗久]
 
[[Category:日本]]
[[Category:K線]]
[[Category:股市]]
[[Category:技術分析]]
1,7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