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3
次編輯
變更
瓜子栱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瓜子栱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瓜子栱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0.itc.cn%2Fq_70%2Fimages03%2F20200706%2F47c8479be35442cfb0d68dd335a444bf.jpeg&refer=http%3A%2F%2Fp0.itc.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3829749&t=dab60f222f724fcc924400d0293bd6f3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0.itc.cn%2Fq_70%2Fimages03%2F20200706%2F47c8479be35442cfb0d68dd335a444bf.jpeg&refer=http%3A%2F%2Fp0.itc.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3829749&t=dab60f222f724fcc924400d0293bd6f3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斗栱,又作斗拱,别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斗栱
外文名称;
bracket set
常见别名;
斗拱,铺作,斗科
其他别名;
枓栱,枓拱,斗栱,欂栌
属性;
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
所属分类;
中国古典建筑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斗栱
拼音:dòu gǒng
注音:ㄉㄡˋ ㄍㄨㄙˇ
英文:bracket set
应用学科:建筑与园林及城市规划(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建筑及构造(二级学科)
基本解释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s in Chinese building;wooden square blocks inserted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引证解释
1、亦作" 斗拱 "、"枓拱"或"枓栱"。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礼记·礼器》"山节藻棁" 唐 孔颖达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2、亦作"斗拱"。即斗拱。 唐 元稹《连昌宫词》:"虵出燕窠盘斗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唐 卢纶《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斗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参见" 斗拱 "。
=='''基本含义'''==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 ,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它既起到了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也起着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斗拱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有着很强的抗震、抗压能力。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栱构件'''==
承托建筑物檐宇部分的构件。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每一组合称一攒。按安装部位分科,位于柱头上的称柱头科,位于屋角柱上的称角科,分布于柱间部位的称平身科。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展至清代,被作为建筑模数使用,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斗口为单位,长度同于最下坐斗的开口大小。 作为斗栱原始形态的栌栾,最晚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西周初年的"令殷",四足做成方形短柱,柱上置栌斗,两柱之间栌斗口内施横枋,枋上置二方块,类似散斗,和栌斗一起承载上部板形的座子。这些构件的形状和组合方法与后代檐柱上的结构大体相同。斗栱是用方形木块和前后左右挑出的臂形横木互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结构,它可传递荷载,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这承托的构架上,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斗栱发明后逐步成为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
安阳妇好王后墓中出土"偶方彝"的年代早于"令殷".它的盖顶下的栌斗似的结构,也是仿木斗栱结构的形象。此外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墓(时代可能为春秋战国之交)出土的一件漆器图案.也看到斗栱的形象。
=='''作用'''==
斗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模数"制)
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斗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拱在汉代普遍使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演变'''==
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如今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
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种类'''==
斗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
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
斗拱名称
宋代名称
清代名称
柱头斗拱
柱头铺作
柱头科
柱间斗拱
补间铺作
平身科
转角斗拱
转角铺作
角科
外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
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内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发展历史'''==
起源
斗栱起源于汉代崖墓、石室、石阙和明器;现存实物有四川省绵阳县平杨镇汉代石阙一斗三升斗拱,和四川雅安县后汉高颐墓阙一斗二升斗拱。这种形式的斗拱后传入日本,例如法隆寺。
北魏(386年-534年)
云岗石窟外廊中的斗拱,大体继承汉代形式,多为一斗三升,但多了人字形补间铺作,和一斗三升交错排列。拱呈上弯曲线,而人字补间铺作的两边作直线形,如云岗第9窟。北齐天龙山石窟中的斗拱,大体相似,但人字铺作的两边呈上弯曲线状,如同小屋顶轮廓。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
北齐时期斗栱形制主要见于当时的石雕仿木雕刻和墓葬壁画,比如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北朝石棺(线刻)、山西省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
云冈石窟与天龙山石窟的仿木结构雕刻中,补间铺作的位置都使用了人字形栱。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中的人字栱的斜边为直线,天龙山石窟中的人字栱斜边则为弧线型。 九原岗壁画以及国博所藏的北朝石棺中的人字栱也皆为弧线造型。这反映出北朝早期与晚期的风格差异。这种风格在唐代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682年-701年)的壁画中仍有体现。
唐代(618年-907年)
陕西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入口处有一块精细的黑大理石雕的佛殿浮雕,显示角柱上的二跳角科斗拱,补间斗拱则是人字形上托短柱。唐代实物在中国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鉴真法师建造的日本奈良招提寺。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吴越国斗拱实物,有浙江杭州保俶塔一斗三升斗拱,杭州灵隐寺石塔一斗三升斗拱,江苏省丹徒县甘露寺铁塔二跳一斗三升斗拱。
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
实物有辽宁省义县建造于开奉9年的大奉国寺大雄宝殿带尖下昂四跳斗拱,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佛殿斗拱,下华严寺薄伽教藏大殿斗拱。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将这种结构称为铺作,并将之标准化,成为大木作的一部分。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称之为斗栱,并对斗栱的形式、用材和比例定下严格的规范。从唐到清,斗栱的排布由疏到密,与立柱高度的比例,由大变小,斗栱的结构作用越来越小,装饰性越来越强。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斗栱结构也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
=='''部件'''==
斗栱由五种部件构成:
栱介绍
形如弓,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称为栱,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按长短分为三种:瓜栱、万栱、厢栱;按位置分为正心栱、外拽栱、里拽栱:
瓜栱
最短,安置在斗栱最底层。
正心瓜栱:《营造法式》称为泥道栱,在檐柱中心线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正心瓜栱与翘或昂相交,下为坐斗,上为两端槽升子、正心万栱。
外拽瓜栱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第二道翘或昂相交、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外端的十八斗,外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
里拽瓜栱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里端的十八斗,里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
万栱,中长,安置在瓜栱之上。
正心万栱
《营造法式》称为足材慢栱:在正心瓜栱之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清式斗栱中,在正心瓜栱之上,只有一层万栱,万栱之上承托一至六道重叠的正心枋,直到正心桁。
外拽万栱
《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万栱之下为外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外拽枋。
里拽万栱:《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万栱之下为里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里拽枋。
厢栱,只有外拽,里拽,没有正心。《营造法式》称为令栱。
外拽厢栱: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外端,由十八斗承托;外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外拽枋,垂直方向耍头。
里拽厢栱
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里端,由十八斗承托;里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里拽枋。
从栱长看,栱长最长的为万栱,其次为厢栱,最短为瓜栱。
翘
弓形木,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因此也和栱成直角的,称为翘。翘的形式和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与之垂直最底层的翘伸出最少,往上的翘,伸出逐层增加。《营造法式》称翘为华栱,无论长短。
搭角闹翘: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翘。
斜翘:角科中在45度角的翘。
昂
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营造法式》称为下昂,其功能与翘相同,形式不同。
搭角闹昂: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昂。
斜昂:角科中在45度角的昂。
斗
斗栱中承重的方形木块,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上开十字卯口。
坐斗,又名大斗:《营造法式》称为栌斗。坐斗在全攒斗栱最底层,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开十字卯口
十八斗:《营造法式》称为交互斗,在翘昂两端,承托上层栱昂交叉点、栱翘交叉点,十字卯口。
升
也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
槽升子:在正心栱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齐心斗。
三才升:在各种外拽栱、里拽栱的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散斗。
=='''斗口'''==
斗口是平身科坐斗的卯口,是清式建筑中的基本度量单位。例如正心瓜拱的长度为6.2斗口,高为2斗口,宽为1.25斗口,坐斗长宽各为3斗口,高2斗口。两组斗拱的间距为10-12斗口。
=='''形式'''==
按昂翘数目分类:
单昂斗栱
单翘单昂斗栱
单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三昂斗栱
按出踩的多少分类;
单翘(三踩)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一层。
五踩重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二层。
七踩三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三层。
九踩四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四层。<ref>[https://www.zdic.net/hant/%E7%93%9C%E5%AD%90 ],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瓜子栱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0.itc.cn%2Fq_70%2Fimages03%2F20200706%2F47c8479be35442cfb0d68dd335a444bf.jpeg&refer=http%3A%2F%2Fp0.itc.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3829749&t=dab60f222f724fcc924400d0293bd6f3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0.itc.cn%2Fq_70%2Fimages03%2F20200706%2F47c8479be35442cfb0d68dd335a444bf.jpeg&refer=http%3A%2F%2Fp0.itc.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3829749&t=dab60f222f724fcc924400d0293bd6f3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斗栱,又作斗拱,别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斗栱
外文名称;
bracket set
常见别名;
斗拱,铺作,斗科
其他别名;
枓栱,枓拱,斗栱,欂栌
属性;
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
所属分类;
中国古典建筑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斗栱
拼音:dòu gǒng
注音:ㄉㄡˋ ㄍㄨㄙˇ
英文:bracket set
应用学科:建筑与园林及城市规划(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建筑及构造(二级学科)
基本解释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s in Chinese building;wooden square blocks inserted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引证解释
1、亦作" 斗拱 "、"枓拱"或"枓栱"。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礼记·礼器》"山节藻棁" 唐 孔颖达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2、亦作"斗拱"。即斗拱。 唐 元稹《连昌宫词》:"虵出燕窠盘斗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唐 卢纶《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斗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参见" 斗拱 "。
=='''基本含义'''==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 ,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它既起到了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也起着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斗拱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有着很强的抗震、抗压能力。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栱构件'''==
承托建筑物檐宇部分的构件。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每一组合称一攒。按安装部位分科,位于柱头上的称柱头科,位于屋角柱上的称角科,分布于柱间部位的称平身科。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展至清代,被作为建筑模数使用,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斗口为单位,长度同于最下坐斗的开口大小。 作为斗栱原始形态的栌栾,最晚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西周初年的"令殷",四足做成方形短柱,柱上置栌斗,两柱之间栌斗口内施横枋,枋上置二方块,类似散斗,和栌斗一起承载上部板形的座子。这些构件的形状和组合方法与后代檐柱上的结构大体相同。斗栱是用方形木块和前后左右挑出的臂形横木互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结构,它可传递荷载,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这承托的构架上,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斗栱发明后逐步成为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
安阳妇好王后墓中出土"偶方彝"的年代早于"令殷".它的盖顶下的栌斗似的结构,也是仿木斗栱结构的形象。此外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墓(时代可能为春秋战国之交)出土的一件漆器图案.也看到斗栱的形象。
=='''作用'''==
斗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模数"制)
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斗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拱在汉代普遍使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演变'''==
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如今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
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种类'''==
斗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
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
斗拱名称
宋代名称
清代名称
柱头斗拱
柱头铺作
柱头科
柱间斗拱
补间铺作
平身科
转角斗拱
转角铺作
角科
外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
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内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发展历史'''==
起源
斗栱起源于汉代崖墓、石室、石阙和明器;现存实物有四川省绵阳县平杨镇汉代石阙一斗三升斗拱,和四川雅安县后汉高颐墓阙一斗二升斗拱。这种形式的斗拱后传入日本,例如法隆寺。
北魏(386年-534年)
云岗石窟外廊中的斗拱,大体继承汉代形式,多为一斗三升,但多了人字形补间铺作,和一斗三升交错排列。拱呈上弯曲线,而人字补间铺作的两边作直线形,如云岗第9窟。北齐天龙山石窟中的斗拱,大体相似,但人字铺作的两边呈上弯曲线状,如同小屋顶轮廓。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
北齐时期斗栱形制主要见于当时的石雕仿木雕刻和墓葬壁画,比如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北朝石棺(线刻)、山西省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
云冈石窟与天龙山石窟的仿木结构雕刻中,补间铺作的位置都使用了人字形栱。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中的人字栱的斜边为直线,天龙山石窟中的人字栱斜边则为弧线型。 九原岗壁画以及国博所藏的北朝石棺中的人字栱也皆为弧线造型。这反映出北朝早期与晚期的风格差异。这种风格在唐代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682年-701年)的壁画中仍有体现。
唐代(618年-907年)
陕西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入口处有一块精细的黑大理石雕的佛殿浮雕,显示角柱上的二跳角科斗拱,补间斗拱则是人字形上托短柱。唐代实物在中国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鉴真法师建造的日本奈良招提寺。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吴越国斗拱实物,有浙江杭州保俶塔一斗三升斗拱,杭州灵隐寺石塔一斗三升斗拱,江苏省丹徒县甘露寺铁塔二跳一斗三升斗拱。
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
实物有辽宁省义县建造于开奉9年的大奉国寺大雄宝殿带尖下昂四跳斗拱,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佛殿斗拱,下华严寺薄伽教藏大殿斗拱。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将这种结构称为铺作,并将之标准化,成为大木作的一部分。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称之为斗栱,并对斗栱的形式、用材和比例定下严格的规范。从唐到清,斗栱的排布由疏到密,与立柱高度的比例,由大变小,斗栱的结构作用越来越小,装饰性越来越强。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斗栱结构也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
=='''部件'''==
斗栱由五种部件构成:
栱介绍
形如弓,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称为栱,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按长短分为三种:瓜栱、万栱、厢栱;按位置分为正心栱、外拽栱、里拽栱:
瓜栱
最短,安置在斗栱最底层。
正心瓜栱:《营造法式》称为泥道栱,在檐柱中心线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正心瓜栱与翘或昂相交,下为坐斗,上为两端槽升子、正心万栱。
外拽瓜栱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第二道翘或昂相交、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外端的十八斗,外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
里拽瓜栱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里端的十八斗,里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
万栱,中长,安置在瓜栱之上。
正心万栱
《营造法式》称为足材慢栱:在正心瓜栱之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清式斗栱中,在正心瓜栱之上,只有一层万栱,万栱之上承托一至六道重叠的正心枋,直到正心桁。
外拽万栱
《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万栱之下为外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外拽枋。
里拽万栱:《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万栱之下为里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里拽枋。
厢栱,只有外拽,里拽,没有正心。《营造法式》称为令栱。
外拽厢栱: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外端,由十八斗承托;外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外拽枋,垂直方向耍头。
里拽厢栱
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里端,由十八斗承托;里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里拽枋。
从栱长看,栱长最长的为万栱,其次为厢栱,最短为瓜栱。
翘
弓形木,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因此也和栱成直角的,称为翘。翘的形式和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与之垂直最底层的翘伸出最少,往上的翘,伸出逐层增加。《营造法式》称翘为华栱,无论长短。
搭角闹翘: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翘。
斜翘:角科中在45度角的翘。
昂
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营造法式》称为下昂,其功能与翘相同,形式不同。
搭角闹昂: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昂。
斜昂:角科中在45度角的昂。
斗
斗栱中承重的方形木块,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上开十字卯口。
坐斗,又名大斗:《营造法式》称为栌斗。坐斗在全攒斗栱最底层,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开十字卯口
十八斗:《营造法式》称为交互斗,在翘昂两端,承托上层栱昂交叉点、栱翘交叉点,十字卯口。
升
也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
槽升子:在正心栱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齐心斗。
三才升:在各种外拽栱、里拽栱的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散斗。
=='''斗口'''==
斗口是平身科坐斗的卯口,是清式建筑中的基本度量单位。例如正心瓜拱的长度为6.2斗口,高为2斗口,宽为1.25斗口,坐斗长宽各为3斗口,高2斗口。两组斗拱的间距为10-12斗口。
=='''形式'''==
按昂翘数目分类:
单昂斗栱
单翘单昂斗栱
单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三昂斗栱
按出踩的多少分类;
单翘(三踩)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一层。
五踩重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二层。
七踩三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三层。
九踩四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四层。<ref>[https://www.zdic.net/hant/%E7%93%9C%E5%AD%90 ],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