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洪棄生

增加 1,086 位元組, 5 年前
擴充
==生平概況==
洪棄生是[[鹿港人]],年少從學於[[白沙書院]]。秀才三試不第,直到[[清朝]][[光緒]]十五年(1884年)才以第一名成績考取秀才,四次赴福州應舉,則接連不第<ref> {{Cite book | author = 陳光瑩 | title = 台灣古典詩家洪棄生 | location = | publisher = 晨星出版 | date = 2009}} </ref>。在臺灣割日後,卻是絕意仕進。其人一生忠於清朝,堅於華夷之別,抗日意識極其強烈。除了自己不講日語外 ,堅持不剪辮、拒穿洋服 ,也拒讓兒子[[洪炎秋]]接受日本教育 ;日本警察慈趁其不被,從她背後剪斷髮辮,他竟從此披著長髮,甚至做〈痛斷髮〉一詩 <ref> {{Cite book | author = 龔顯宗 | title = 台灣文學家列傳 | location =  | publisher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 date = 1997| pages =135-136 }} </ref>。 洪棄生具有強烈的遺民氣節,在很多文章裡對異族殖民的批判不遺餘力,這些作品可以在〈入市書所見〉、〈檢疫行〉一窺究竟 。平日除了論述外,他也曾經開班授課,學生包括[[蔡子昭]]、許逸漁、許文葵、葉熊祈,重心放在學生與兒子身上,他的二兒子[[洪炎秋|洪锬楸]](炎秋)日後成為台灣大學教授、國語日報社的社長。但長子洪锬材卻在洪棄生62歲時虧空公款、潛逃到中國大陸,洪棄生因是擔保人被捕入獄,在1928年出獄<ref> {{Cite book | author =賴佳慧 | title = 在野台灣人 | location = | publisher = 遠流出版社 | date = 2001 | pages = 18}} </ref>,但他從此意欲悲憤,一病不起,在63歲時便撒手人寰<ref> {{Cite book | author = 龔顯宗 | title = 台灣文學家列傳 | location =  | publisher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 date = 1997| pages =143}} </ref>
==文學內容及成就==
洪棄生以詩文留下乙未割臺後的歷史見證,體見臺灣的棄民論述,而被譽為「臺灣詩史」。詩作多半涉及清末至日治時期的臺灣典故,關心民生疾苦、天災人禍、政府暴政、政治實況等等。他的詩將當時的景況化為意象,一幕一幕地浮現在讀者眼前。<ref name="臺灣古典文學瑰寶—洪棄生"/>其名作〈鹿港乘桴記〉則被選入台灣高中國文推薦選文。<ref>{{cite news |title=「鹿港乘桴記」台灣詩史洪棄生之作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url=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47509 |accessdate=2018-11-01}}</ref>
 
==著作==
*《寄鶴齋詩話》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