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奥地利

增加 10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奥地利1.jpg|缩略图|奥地利:是一个位于 [[ 欧洲 ]] 中部的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东面是 [[ 匈牙利 ]] [[ 斯洛伐克 ]] ,南面是 [[ 意大利 ]] [[ 斯洛文尼亚 ]] ,西面是 [[ 列支敦士登 ]] [[ 瑞士 ]] ,北面是 [[ 德国 ]] [[ 捷克 ]] 。首都兼最大城市是 [[ 维也纳 ]] ,人口超过170万,国土面积83855平方千米。]]'''奥地利'''共和国( 德语:Republik Österreich,英语:The Republic of Austria),简称奥地利(Austria),是一个位于 [[ 欧洲 ]] 中部的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东面是 [[ 匈牙利 ]] [[ 斯洛伐克 ]] ,南面是 [[ 意大利 ]] [[ 斯洛文尼亚 ]] ,西面是 [[ 列支敦士登 ]] [[ 瑞士 ]] ,北面是 [[ 德国 ]] [[ 捷克 ]] 。首都兼最大城市是 [[ 维也纳 ]] ,人口超过170万,国土面积83855平方千米。
奥地利从中世纪开始到一战结束前曾是欧洲列强之一,更是统治中欧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其他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占总人口的1%。官方语言德语。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File:奥地利2.jpg|缩略图|左|奥地利:美丽的奥地利风光。]]
1526年奥地利取得了 [[ 波希米亚 ]] [[ 奥斯曼帝国 ]] 未有占领的匈牙利,两大帝国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年9月12日的维也纳之战中奥地利联合来自波兰的援军将围困维也纳两个月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击败。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向欧洲中西部扩张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随后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导致1699年卡尔洛夫奇条约的签订,奥地利获取匈牙利全境。从此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罗马帝国。
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奥地利开始了与普鲁士之间长期的争夺德意志地区霸权的斗争。同时奥地利也先后伙同普鲁士及俄罗斯两次参与瓜分波兰(第一次和第三次)。
1806年 [[ 神圣罗马帝国 ]] 解体,而在此两年前, [[ 弗兰茨一世 ]] (即神圣罗马帝国的 [[ 弗兰茨二世 ]] 皇帝)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1867年,为了化解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的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哈布斯堡王朝被迫对帝国内强大的匈牙利贵族做出妥协,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所谓共主邦联──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在理论上升级为奥匈帝国内部的一个王国,并拥有自己的国王(在奥匈帝国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匈牙利国王始终由奥匈帝国皇帝兼任),议会和海关系统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一战中战败的奥匈帝国被分割为多个小国家,其中原先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成为了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在1918年10月21日至1919年9月21日间的11个月称为“德意志奥地利”),并被禁止与德国(即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合并。1938年,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奥合并,奥地利到二战结束前的7年都受其统治。
纳粹德国于1945年战败后,奥地利被同盟国和苏军分别占领,直到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为止。在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之后,占领奥地利的各国军队陆续撤离,奥地利最终获得独立并成为今天的奥地利第二共和国。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政权解体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更多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元区。<ref>E.普里斯特尔著,陶梁、张傅译.:《奥地利简史》:三联书店,1972</ref>
== 行政区划 ==
区划
 
全国划为9个州,它们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泰尔马克、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州以下设市、区、镇(乡)。
== 地理环境 ==
位置
 
奥地利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
135,098
次編輯